中国有多少种茶?说出产地。好吧,我加分了。

中国产茶历史悠久,茶叶品种繁多。

根据茶叶的制作方法和品质,可分为红茶、绿茶、乌龙茶、花茶、紧压茶(茶砖)五大类。

红茶:完全发酵的茶,成品细致,其特点是:红汤、红叶;冲泡后,汤色红亮,晶莹剔透,清香纯正。主要品种有:祁宏(安徽祁门)、滇红(云南凤庆)、洪敏(福建福安)、弘毅(湖北宜昌)、宁红(江西修水)、洪虎(湖南安化)、岳红(浙江绍兴),其中以祁宏、垫江、弘毅的品质最好。

绿茶:为未发酵茶,采用高温杀青,保持原有的绿色。主要品种有:龙井(浙江。杭州)、大方、碧螺春等。

乌龙茶:又名绿茶,属于半发酵茶。成品茶浓淡、松散、紫褐色,既有绿茶的清新,又有红茶的甘甜。主要品种有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和台湾省乌龙茶。

花茶:是在坏茶中放入芬芳的花朵制成的。高级花茶香气馥郁,滋味浓郁,汤色清澈。主要品种有:茉莉花茶、桂花茶、玫瑰花茶、柚子茶等。花茶的主要产地有:福州、苏州、南昌、杭州。

紧压茶(茶砖):以红茶、晒青绿茶和红茶的辅助茶为原料,将茶叶蒸熟、成型、压制而成的茶叶。除了以上五类,还有白茶、红茶、黄茶、袋泡茶。

按颜色划分

按颜色(或制作工艺)可分为绿茶、黄茶、白茶、绿茶、红茶、黑茶。

绿茶为非发酵茶(发酵度为零),黄茶为微发酵茶(发酵度为10-20%),白茶为微发酵茶(发酵度为20-30%),绿茶为半发酵茶(发酵度为30-60%),红茶为全发酵茶(发酵度为80-90)

按季节

按季节分为春茶、夏茶、秋茶、冬茶。

春茶是指当年3月下旬至5月中旬采摘的茶叶。春季气温适中,雨量充沛,再加上茶树冬季长达半年的休养生息,使得春季的茶芽饱满,色泽翠绿,叶质柔软,富含维生素,尤其是氨基酸。不仅使春茶的味道清新健康,还具有保健功能。

夏茶是指5月初至7月初采摘的茶叶。夏季炎热的天气使茶树的芽和叶迅速生长,使能溶解茶汤的水浸出物含量相对增多,尤其是氨基酸,使茶汤的滋味和香气比春茶更加浓郁。因为苦味的花青素、咖啡因、茶多酚的含量比春茶多,所以紫芽和叶不仅颜色增加,而且味道也苦。

秋茶是8月中旬以后采摘的茶叶。秋天的气候条件介于春夏之间。茶树在春夏生长后,新梢和芽的内含物大小相对不同,叶底脆,叶色黄,滋味和香气相对平和。

10六月下旬收获冬茶。秋茶收获后,气候逐渐转冷,冬天就来了。由于冬麦茶新芽生长缓慢,内含物逐渐增多,故滋味醇厚,气浓。

根据生长环境

根据其生长环境,可分为扁形茶和高山茶。

扁形茶芽叶小,叶底硬而薄,叶扁平,叶黄绿色,不光滑。加工出来的茶条更细,骨更轻,香气更少,口感更差。

高山茶之所以说比好茶高,是因为环境适合茶树喜温、喜湿、喜荫的习性。随着海拔的不同,造成了独特的高山环境特征。从温度、降雨、湿度、土壤到生长在山上的树木,这些环境为茶树和茶芽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与平地茶相比,高山山茶芽叶丰满,色泽翠绿,绒毛较多。加工后的欧身叶紧密打结,肥硕,有白毛外露,结实耐冲泡。

一般来说,一般的分类方法是将中国茶分为基础茶和再加工茶。基本茶分为六大类,分别是绿茶、黄茶、红茶、白茶、绿茶、红茶。以这些基础茶为原料加工的产品统称为再加工茶,主要包括花茶、紧压茶、萃取茶、果味茶、药用保健茶和茶饮料。

一西湖龙井

“西湖之泉,以虎跑为最,两山之茶,龙井更佳。”(明·郜琏《四季赏》)“龙井茶,老虎流水”是杭州西湖的双重奇观,杭州西湖是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宋代诗人苏东坡曾经写过一首诗:“我要把西湖比作西湖”“我从来没有美人好”。前一句说的是西湖之美,后一句说的是茶之美。西湖龙井茶产于杭州西湖的群山之中,历史悠久。

清朝康熙帝在杭州设立“行官”,将龙井茶列为“贡茶”。另一个传说是,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到龙井石峰山下的公户寺喝龙井茶。他喝后赞不绝口,激动不已,将殿前18棵茶树命名为“御茶”,至今仍生机勃勃,供游人观赏。

西湖龙井茶集中在石峰山、梅家坞、翁家山、云起、虎跑、灵隐等地,这里森林茂密,竹林密布,茶园云雾缭绕,绿荫蔽日。这里生态条件得天独厚,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6℃,年降水量约1500mm,尤其是春茶季节,细雨绵绵,溪流频繁。土壤很深,大部分是沙壤土。龙井茶区的茶叶品种,叶嫩而微,富含氨基酸和维生素。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优良的品种为龙井茶优良品质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先天条件。

龙井茶的采摘和加工技术相当精湛。采摘有三个特点:一是早,二是嫩,三是勤。早摘龙井茶向来贵。茶农常说,“早摘三天是宝,晚摘三天成草。”高级龙井茶一直强调要早采。通常清明前采摘的龙井茶品质最好,称为钱明茶,而谷雨前采摘的品质尚好,称为于谦茶。此外,龙井茶的采摘强调细腻和完整。只有一个芽叫“莲心”;采一芽一叶,叶似旗,芽似枪,称“旗枪”;挑一芽两片先展开的叶子,叶形如雀舌,称为“雀舌”。通常制作1kg特级龙井茶需要7-8万片娇嫩芽叶。采摘标准是一个完整的芽和一片叶,芽叶总长度约为1.5cm。长期以来,适时分批采摘制度代代相传,习惯于按标准采摘大叶种。春茶一般前期每天或隔天采摘,中后期必须隔几天采摘一次。

采集的鲜叶需要在室内摊薄,厚度在3 cm左右,中下原料可以略厚。摊放8-10小时后,叶片失水,重量减少15-20%,鲜叶含水量达到70%左右。目的是散发草香,增强茶香,减少苦味,增加氨基酸含量,提高鲜度。还能使炒出来的龙井茶外观光洁,色泽翠绿,无结块,提高茶叶品质。

摊开的鲜叶需要筛选,分为大中小三个等级,分别油炸。所以不同等级的原料,用不同的锅温,不同的手势来炒,才能恰到好处。

高级龙井茶是用光滑的特制铁壶手工炒制而成,没有太多变化。炒菜手势有摇、拿、握、甩、抓、推、扣、按、磨等。,被称为“十大技术”。炒制是根据鲜叶的大小,嫩度,茶坯在锅里的成型程度,非常巧妙。只有掌握了熟练技能的人,才能炒出香、味、形俱佳的龙井茶。而且因为是手工在火锅里操作,劳动强度很大。难怪乾隆皇帝在杭州看炒龙井茶时,也感叹劳动之大,技艺之精。

龙井茶的炒制分为青壶、回潮、回壶三个工序。

绿锅:即定水和初步造型的过程。当锅温达到120℃左右时,抹一点油脂使锅面更光滑,放入约100g的摊叶,开始做抓摇手势。射出一定水量后,逐渐用拍、按、抖、掷等手进行初步造型,压力由轻及重,达到合理的效果。

出壶后摊薄润:摊凉后过筛,筛底茶叶单独蒸,摊润时间一般为40-60分钟。

郭辉:目的是进一步重塑和油炸干。通常四盆绿叶合为一盆,叶子的量在250克左右。锅温60-70℃,需要煎20-25分钟。锅温分低、高、低三个过程控制。手势压力逐渐增大,主要是抓、扣、磨、按、推。出发点是手不离茶,茶不离壶。翻炒至绒毛脱落,平整光滑,茶香显露,破碎。含水量达到5-6%时,即可出锅,摊凉,簸去黄片,筛去茶粉。

炒好的龙井茶易受潮变质,必须及时用纸包好,0.5斤一包,放入底部有块状石灰(未吸潮风化的石灰)的罐子中密封收藏。储存得当,约15-30天后,龙井茶的香气更香,滋味更鲜、醇、爽。干龙井茶存放一年后仍能保持色泽翠绿、香气浓郁、滋味醇厚的品质。

西湖山区的龙井茶因生态条件和炒制工艺的不同,分为狮、龙、云、虎四大类。狮牌名产于龙井村狮峰地区,龙牌名产于龙井、翁家山地区,云牌名产于云起、梅家坞地区,虎牌名产于虎润、四眼井地区。后来根据生产的发展和品种、风格的实际差异进行了调整,分为石峰龙井、梅坞龙井、西湖龙井三大类。“石峰龙井”香气浓郁持久,滋味鲜醇,色泽微黄,素有“糙米色”之称。“梅坞龙井”外形美观,平整光滑,色泽翠绿。“西湖龙井”叶丰满细嫩,但香味不如时风、梅坞产的好。三类中,“石峰龙井”品质最好。

高档龙井茶色泽翠绿,外形扁滑,形似“碗钉”,色泽鲜艳,芳香如兰,滋味甘甜清新,有“色绿、味醇、形美”之美誉。

品尝高级龙井茶时,用玻璃茶杯和85℃左右的开水冲泡。冲泡后芽叶一旗一枪,错落在竖杯里。芽叶挺立,起伏,栩栩如生,就像兰花的盛开,竹子的盛开。享受饮酒,齿颊留香,让人感触颇深。龙井茶的特点是香味浓郁,口感醇厚,不浓烈。要慢慢品,不努力是体会不到它的香味特征的。清代茶人陆机曾赞道:“龙井茶真甜而不香,呷之似无味。喝了之后感觉牙齿和脸颊有一种和谐,无味,甚至无味。以利人,不浅所以能治病,贵如珍宝。”

二皇山毛峰

“天下名山,必产曹玲,江南地暖,所以才宜茶。.....如凤梨,吴虎丘,钱塘龙井,芳香馥郁,能雁过飞来,相濡以沫。去郭辞赋,称黄山……”(徐明词书《茶疏》)。据《徽州府志》记载:“黄山产茶始于宋代嘉祐,盛于明代隆庆。”可见黄山茶历史悠久,黄山茶在明代中期就已闻名。

清代蒋承云《苏湖辨录》记载:“黄山有云茶,山中极高,烟波荡漾,露珠荡漾。已有百年历史,气息高雅,无俗味,应该是茶品之首。还有一种崔玉茶,也产于黄山。它更绿,味道更浓。香气略少于云气,亦显凤梨头。”另《黄山枝》载:“茶养于莲花寺旁石隙,清香寒凉,名黄山云。.....山僧在石缝微土上培育的吴韵茶,微香微寒,远胜匡庐。”据考证,黄山云是黄山毛峰的前身。

黄山毛峰为清代光绪年间谢裕泰茶庄所创(徽州商会资料)。这家茶馆的创始人何是歙县草溪人。他以茶为业,不仅经营茶馆,还精通采茶技术。1875后,为满足市场需求,每年清明节,在黄山汤口、崇州等地,爬名山园,采肥嫩芽,精心煎烤,名曰“黄山毛峰”,分布于东北、华北等地。抗战前,高档黄山毛峰年产量已达100多吨。

中国东部最高峰黄山以其苍劲多彩的奇松、嶙峋奇妙的岩石、变幻莫测的云海和美丽的温泉而闻名。明代徐霞客高度评价黄山,写道:“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山。”。把黄山推到中国名山之巅。黄山风景区海拔700-800米的桃花峰、紫云峰、云谷寺、松谷寺、吊桥寺、慈光阁是黄山特产毛峰的主要产地。景区周边的汤口、岗村、杨村、芳村也是黄山毛峰的重要产地,历史上曾被称为黄山“四大名艺人”。目前,黄山毛峰的生产已扩展到黄山南麓和北麓的徽州区、黄山区、歙县、乾县等地。这里山高谷深,峰峦叠翠,溪流纵横,森林茂密。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5-16℃,年平均降水量1800-2000毫米。土壤属山地黄壤,土层深厚,质地疏松,透水性好,富含有机质和鳞片钾肥,呈酸性(pH 4.5-5.5),适宜茶树生长。优越的生态环境为黄山毛峰自然品质和风貌的形成创造了优越的条件。

黄山毛峰细腻,特级黄山毛峰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1-3级黄山毛峰采摘标准分别为一芽一叶和一芽两叶。一个芽,一两片叶;一个芽,两片或三片叶子开始出现。超级黄山毛峰是清明前后开采的,1-3黄山毛峰是谷雨前后开采的。鲜叶进厂后要采摘,冻伤叶、病虫害叶要剔除,不符合标准要求的叶、茎、茶果要挑出,保证芽叶质量均匀。然后将嫩度不同的鲜叶分开摊放,使水分流失一些。为了保质保鲜,要求上午采摘,下午制作;下午,晚上。

黄山毛峰的制作分为杀青、揉捻、烘焙三个工序。

灭活:使用直径50 cm左右的桶锅,锅温应先高后低,即150-130℃左右。每盆叶量200-250克,一级以下可增加到500-700克。鲜叶入锅后,炒芝麻的香味说明温度适中。单手翻炒,手势轻点,快速翻炒(每分钟50-60次),举高(叶子离厨面20厘米左右),摊开,抓干净。杀青程度要求适当陈化,即芽叶质地松软,表面失去光泽,绿气消失,茶香显露。

揉捻:当特级、一级原料杀青达到中等程度时,继续在锅内刮几下皮带,起到轻轻揉捻整理的作用。二三级原料出锅后,及时散失热量,轻轻揉搓1-2分钟,使其微微卷曲成条状。揉捏时速度要慢,压力要轻,边揉边摇芽,以保持芽体完整,白浩外露,色泽翠绿为度。

烘焙:初级烘焙和完全烘焙。初烘时,每个杀青锅配四个烘笼,火温先高后低。第一个烘笼燃烧炭火,烘顶温度在90℃以上,然后三个烘笼温度依次降低到80℃、70℃、60℃左右。边烤边翻面,依次移动烤面。初烘结束时,茶叶的含水率约为65438±05%。初烤过程中,勤翻叶,摊叶均匀,轻操作,保持火候稳定。初步干燥后,将茶叶放在簸箕中冷却30分钟,以促进茶叶中水分的重新分布。初叶在8-10烘干时,一次烘干,烘干充分。烘烤温度在60℃左右,用文火慢慢烘烤至干。采摘去杂后,将茶叶重新加热,以促进茶叶的香味,然后趁热放入铁桶中,密封储存。

黄山毛峰分为特级和1-3级。黄山的毛峰有上、中、下三个等级,1-3有两个等级。

超级黄山毛峰堪称中国毛峰之最。它看起来像一个麻雀舌头,统一和强大的,有暴露的山峰,象牙色和金黄色的鱼叶。香味高远绵长,汤色清澈,滋味鲜浓醇甜,叶淡黄丰满。其中,“金黄色薄膜”和“象牙色”是超级黄山毛峰区别于其他毛峰的两个明显特征。

三洞庭碧螺春

洞庭碧螺春是我国名茶中的瑰宝,以其外形美观、色泽鲜艳、香气浓郁、滋味醇厚而闻名中外。“碧螺春”始于何时,其名称从何而来,众说纷纭。据清代《野史大观》(卷一)“洞庭东山罗比峰石壁上有数株野茶,土人称之为‘瘆香’。康熙已经...请大臣宋浑买茶入关...其实是被它的名字驯服了,书名是碧螺春。当地既然有部门,18岁就购买服役。”相传明朝宰相王奥是东后山陆巷人,“碧螺春”是他的封号。据《随记》:“洞庭山有茶,略细腻,甚甘甜,俗称‘吓人杀’,产碧螺峰者尤佳,名曰‘碧螺春’”。如果这是真的,碧螺春茶应该是从明朝开始的,在乾隆下江南之前就有名气了。有人认为“碧螺春”因其卷曲的形状像蜗牛,颜色碧绿而得名,是在早春采摘的。不管碧螺春名字的由来,这种茶历史悠久,所以毫无疑问,它是一种贡茶。

碧螺春产于江苏吴县太湖洞庭山。洞庭山分为东、西山。洞庭东山是一个半岛,像一艘巨轮伸入太湖,洞庭西山是一个岛,矗立在湖中。两山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5.5—16.5℃,年降雨量1200—1500毫米。太湖表面水汽上升,雾长,空气湿润,土壤微酸性。另外质地疏松,非常适合茶树生长。

洞庭碧螺春产区是我国著名的茶果间作区。茶树与桃、李、杏、李、柿、橙、银杏、石榴等果树交替种植。一排排绿茶遮阳棚像绿色的屏风,一片片果树像遮阳伞一样遮阴,被霜雪覆盖,被秋日的阳光遮挡。果树的茶枝数相连,根脉相连。茶果香馥郁,陶冶了“碧螺春”的天然品质。正如明代《茶解》所言,“茶园不可杂有邪树,惟桂、梅、玉兰、蔷薇、松竹可遮霜雪、秋阳。”

碧螺春采摘技艺高超,它有三个特点:一是采摘早,二是采摘嫩,三是采摘净。每年春分前后开采,谷雨前后结束。春分至清明采制的明前茶品质最为珍贵。通常以一芽一叶为原料,芽长1.6-2.0 cm,叶形似雀舌,称为“雀舌”。炒500克高档碧螺春大约需要68-74,000个芽。历史上有500种干茶,芽数约9万个,可见茶叶之嫩,采摘功夫之深。嫩芽叶富含氨基酸和茶多酚。优越的环境,加上优质的鲜叶原料,为碧螺春品质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

采集的芽叶一定要及时仔细采摘,剔除鱼叶和不合格的芽叶,保持芽叶均匀一致。通常采摘一公斤芽叶需要2-4个小时。其实采摘芽叶的过程也是鲜叶摊放的过程,可以促进内含物的轻微氧化,有利于品质的形成。一般5-9点采摘,9-15点采摘,15点夜炒,做到当天采摘当天炒,不炒隔夜茶。

“碧螺春”炒制的特点是:不离茶,揉中炒,炒中揉,连续操作,出锅即成。主要工序有:杀青、揉面、揉面、烘干。

灭活:在平罐或斜罐中进行。锅温190-200℃时,抛叶500克左右,以抖为主,双手翻炒,达到捞净、抖净、杀匀、杀透、红叶无红梗、无烟焦叶,持续3-5分钟。

揉面:锅温70-75℃,交替使用摇、煎、揉三种方法。边摇边炒边揉,随着茶叶水分的减少,逐渐形成条状。炒制时,握茶叶的松紧要适中。太松不利于紧条,太紧茶汁溢出,容易在壶面形成“脆皮锅”,产生焦味。有时茶叶颜色发黑,茶条断裂,绒毛酥脆。当茶叶的干燥度达到60%到70%时,时间约为10分钟,壶温不断降低到揉和显示细度的过程。历时约12—15分钟。

形成像蜗牛一样卷曲,充满丝绒感的形状是关键工序。锅温50-60℃。炒制时,双手用力将所有茶叶揉成几个小球,不时摇动,反复多次,直至条索卷曲,露出毛丝。八成干左右,就进入烘干程序。历时13—15分钟。

干燥:采用轻轻摩擦、油炸的方法,达到定型、继续显发、蒸发水分的目的。九成干左右时,取壶将茶叶铺在桑纸上,将纸放在壶上用文火烤至足够干。锅温30-40℃左右,干叶含水量7%左右,持续6-8分钟。全程约40分钟。

碧螺春品质优良。据清末甄君(1857-1918)所著《茶论》中说:“碧螺春为上茶,不易得之,故为苏联天池,次为龙井;这茶有点浓...六安的青年。“可见碧螺春是历史上的冠军。其品质特点是:绳细长,卷曲成螺,浑身有毛,银白隐绿,香气浓郁,滋味鲜醇,汤色绿清,叶底光亮。素有“一嫩(芽叶)、三鲜”(色、香、味)之称。当地茶农形容碧螺春为“铜丝条,螺旋状,披发,清香果味,清新爽口。"

品尝高级碧螺春还挺有意思的。饮用时,用无色透明的玻璃杯,先倒开水,再奉茶。或者用70-80%的开水冲泡。“碧螺春”放入杯中,茶沉底,瞬间“白云翻滚,雪花飞舞”,清香袭人。杯中茶,观其形,可赏雪浪喷珠、春染杯底、绿水晶宫三绝。饮其味,头轻、香、雅;二是绿,香,醇;三个动作清、香、甜,真的很珍贵,就像高级工艺品一样。

碧螺春茶区每到采茶季,春意盎然,山青水秀,茶香四溢。真是“山中处处飞,碧螺春香醉。”

四太平猴魁

煎茶是安徽省的特产,产于太平、泾县、宁国一带。除了普通的剑茶,还有太平魁剑和景县特剑。近年来,宁国又创造了一种新的尖茶产品——黄花云剑。各种尖茶在外形上与茶叶相似,但品质不同。太平猴魁是煎茶中的极品,久负盛名。

太平县(今黄山市黄山区)产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以前。清末,南京太平春、江南春、叶长春等茶庄在太平产区设立茶店,收购加工茶叶,远销南京等地。江南春茶庄从尖茶中挑出嫩芽和嫩叶作为优质尖茶来迎接市场,一举成功。后来猴坑茶农王(王奎成)在凤凰涧茶园中,挑选肥嫩的芽叶,制成王奎建,即现在的“奎建”。由于猴坑出产的魁剑风格独特,品质上乘,其他产区的魁剑很难做到“鱼目混珠”,所以因猴坑的地名而被称为“猴魁”。1912在南京南洋劝业场和农林部展出,获得优秀奖。1915在美国举办的巴拿马世博会上获得一等金质奖章和证书。从此,太平猴王名扬海内外。

太平猴魁产于黄山市黄山区太平湖周边的猴坑。境内最高峰凤凰峰海拔750米,是黄山北麓仅存的矿脉。这里依山傍水,林、湖、山美不胜收,交融辉映,流光溢彩。茶园多分布在25-40度的山坡上,生态环境得天独厚。吊、黄、黄梅塔、九龙岗、猴坑狮子头;后港的凤凰尖、半山培、新庄科、胡家龙;产于颜佳四方子、青龙山、黄檀等地块的鲜叶,茶叶品质最好。这里年平均气温14-15℃,年平均降水量1650-2000毫米。土壤多为千枚岩、花岗岩风化形成的黑色沙土,pH值4.5-6.5。土层深厚肥沃,通风透水性好,茶树长势好,芽肥,嫩度强。当地90%以上的茶叶品种都是柿子茶。该品种枝细、节间短、叶大、色绿、毛多,是适合制作猴头的优良品种资源。

太平猴魁的鲜叶采摘尤为讲究。谷雨前后,20%的芽长到一芽三叶时,即可开园。之后3-4天收一批,长夏收完就停了。经过漫长的夏天,它被改造成尖茶。采摘标准为一芽三叶首展,严格做到“四采摘”:一采摘山、采摘山、背阴山、云雾缭绕的茶山;二、采摘灌木,采摘树木茂盛的柿子茶品种的茶灌木;第三,采摘枝条,采摘粗直的嫩枝;摘尖四次,所采鲜叶要“摘”,即一芽两叶的“尖”要掰下来作为制作猴头的原料。“尖”要求芽叶肥美,修剪均匀,嫩滑适中,叶缘后卷,芽尖与梢长一致,以保证成品茶能形成“两叶抱一芽”的形状。“摘尖”时,芽叶过大、过小、过薄、弯曲、色淡、发紫、夹叶、病虫害叶(即“八不”)。“摘尖”时,被淘汰的芽、单片全部做成“首席片”。一般是早上摘,中午摘,当天吃完。

太平猴头的采摘应在晴天进行,雨天一般不采摘。“摘尖”的过程,也是鲜叶播撒的过程。短暂的摊放其实是一种温和的萎凋,使少量水分流失,便于酶的固定,也有利于内含物的转化,对猴头菇香气和口感的形成有一定的作用。

太平猴魁的制作分为杀青、晒毛、足量供应、复烤四道工序。

杀青:用直径70 cm的桶锅,锅壁要光滑干净。以木炭为燃料,保证锅温稳定。锅温110℃左右,每锅叶片量75-100g。炒菜需要“轻拿轻放,抓干净,抖开”,持续2-3分钟。在比赛结束之前,要妥善管理好规则。保水叶要求叶尖完整,茎叶相连,自然平直,叶展。

羊毛烘干:一个杀青锅配四个烘干笼,火温依次为100℃,90℃,80℃,70℃。将保水叶铺在烤面上后,轻轻拍打烤面,使叶子均匀铺开。适当脱水后,转入第二次烘焙,先将芽叶摊平,最后用手轻轻按压茶叶,使叶片平整抱芽,形状顺直,需要边烘焙边按压。第三次烘烤温度略有下降。还得烤着压着。当我转到第四次烤的时候,叶质已经压不动了。等六七成干了,再晾干,摊凉。

充分烘干:放叶量250g左右,火温70℃左右。茶叶的形状应该在用锦缎垫子烘干时通过压制来固定。经过5-6遍的烘烤,大概九成干,再进行烘烤摊平。

复烤:又称打老火,投叶量约1900克。火温60℃左右,边烤边翻。不要退缩。等脚干了,趁热放进筒里,筒里放叶子,提高猴头的香气。所以有“茶为草,糯米珍贵”的说法。茶叶冷却后,用焊接封口盖好。

太平猴魁的产地仅限于猴坑地区,产量很少,其他地区的产量统称为魁剑;制作方法与猴头基本相同,外观与猴头相似,甚至达到了“以假乱真”的目的,但质量和款式“有高有低”,不堪比较。过去按品质分类,以“猴魁”名确定为上品,其次是“魁尖”,再依次是龚建、田健、地尖、任剑、和县、袁剑、横尖。现在按品质分,“猴魁”最好,分为1-3,其次是“魁剑”,也分为1-3,称为上魁、终葵、分魁。

太平猴头外观为两片叶芽,扁平笔直,自然舒展,白毛隐现。被誉为“猴头有两个尖尖的头,不会散,不会翘,不会卷”。叶淡绿均匀,叶脉青绿隐红,俗称“红丝线”。花香为高爽,滋味醇厚,香味有独特的“猴韵”,汤色清绿,叶淡绿,芽叶丰满。喝的时候可以体会到“一泡香,二泡浓,三泡四泡还香。”

陆吾安瓜片

“唐宋编年史都在云寿州产茶,当时的盛唐、霍山李寿州、李安风郡都在云寿州境内。今天的土人说:寿州也产茶,名云最好,能化郁结,洗去重莲……”(清道光《寿州志》)。唐生县就是现在的六安县,这说明六安茶是自唐代以来就知道的名茶之一。

六安瓜片的历史渊源没有考证,很多茶工作者多年追根溯源,略有收获。还有两个比较可信的传说。第一,1905左右,六安市茶叶公司对制茶工进行鉴定,将收购的绿茶采摘嫩叶、去梗,作为新产品成功。消息不胫而走,金寨马寨的茶铺闻风而动,聘请茶工,如法采茶,取名“蜂翼”(意为蜂翼)。这启发了当地的一家茶店,把从铜头山后山采集的鲜叶去掉茎和芽,把嫩叶和老叶分开炒。这样一来,成品茶的色、香、味、形都让“峰翅”相形见绌。于是附近的茶农争相学习,纷纷模仿。这种片状的茶叶看起来像葵花籽,所以叫“瓜子”。后来就叫“瓜片”。

第二,马步附近朱家楼的财主和袁世凯有关系。用土特产祝家人孝顺。袁迷上了茶,茶是必不可少的礼物。但当时的土茶、菊花茶、毛尖茶都不能让袁满意。1905左右,为了讨好袁,在后冲聘请了当地有经验的茶工,专门采摘春茶的1-2嫩叶,用笤帚细细炒熟,用炭火烘烤。新茶的形状和质量都很好,赢得了袁的赞赏。当地的茶店也在出高价促使茶农模仿。新茶上市后,远近闻名,连峰翼都不如。丰翅虽然品质比大茶好,但采收技术和大茶一样。而瓜片却鹤立鸡群,色、香、味、形各具特色,因此越来越受到饮者的青睐,逐渐发展成为全国名茶。

时过境迁,真假难辨。不过,以上两个传说有三点是一致的。第一,六安瓜片1905左右出;其次,六安瓜片的产地在金寨县马步的岐头山附近的后冲,马步随着响洪店水库的建成已经消失。但在过去,这里曾是六安瓜片的主要集散地;第三,六安的瓜片采摘加工技术,以大茶为基础,吸收了兰花茶和毛尖制造技术的精华,逐步创造成功。目前制茶工具和工艺还存在很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