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两次改革的知识点

改革是促进社会进步的一种方式。与革命以暴力推翻原有政权以改变现状相比,改革是指在现有政治体制内实施变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俄罗斯两次改革的一些知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俄罗斯两次改革的知识点1

彼得一世改革

1,俄罗斯的发展:

9世纪后期:东斯拉夫人建立基辅罗斯13世纪前半叶:基辅罗斯被蒙古人征服14世纪:莫斯科公国建立15世纪:莫斯科公国统一俄罗斯16世纪: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登基,被称为“沙皇”。

2.彼得一世改革的背景:俄国农奴制盛行,封闭落后。农业和手工业主要使用农奴劳动,工商业发展极其缓慢。目标:巩固封建专制,摆脱落后,使强兵成为富国。方法:号召学习西方,颁布一系列法令,全面推行改革。

时间:18世纪初领袖:彼得一世。

材料一:“鼓励建立手工业作坊,允许作坊主向全村购买农奴。”到彼得一世去世时,俄罗斯已经建成了240多个手工作坊。俄罗斯生产的铁和亚麻布已经出口到英国市场。然而,作坊里的劳动力仍然以农奴为主。是一场自上而下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封建改革。

影响:材料二:教材P7《俄罗斯领土扩张图》,P8《建设新首都圣彼得堡》。

材料3:现代骑兵、海军、炮兵和科学院

材料四:农奴生活环境恶劣。

利好:①俄罗斯经济军事实力大幅增强,俄罗斯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②彼得一世的改革以强兵为目标,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开启了俄国现代化的进程。局限性:封建农奴制进一步加强,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俄罗斯两次改革的知识点2

废除农奴制

1,背景:

可以看出,19世纪中叶,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落后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可见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农奴暴动频发。

封建农奴制(俄国)VS资本主义工业文明(英国、法国、土耳其)“克里米亚战争的特点是一个使用原始生产形式的民族和几个拥有现代化生产的民族之间的殊死斗争。”——恩格斯可以看到克里米亚战争灾难性,俄国国际地位下降,国内矛盾激化。

2.目的:

材料一:“与其等农奴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废除农奴制,解放农奴。”-亚历山大二世1861年3月

材料二:你会确信所有能维护房东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做了。

-亚历山大二世

(1)直接目的:缓和阶级矛盾。

(2)根本目的:巩固统治。

(3)其他目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增强抵御西欧国家侵略扩张的能力。

3.开工标志:1861年,废除农奴制的法令颁布。

4.内容:(1)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变换职业;(自由)(2)农奴“解放”后,可以得到一块土地,但必须付出(高价)购买。(陆地)

5.性质:是沙皇实行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6.影响:材料1: 1860-1890,俄罗斯生铁产量增长2倍,钢产量和棉纺织业增长3倍,而煤炭产量增长19倍,石油产量增长200多倍。在此期间,俄罗斯工业总产值增长了6倍,铁路线增长了35倍以上。

——《俄罗斯社会经济史》

俄罗斯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2)废除了农奴制,把俄国推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材料二:亚历山大二世:“请确信,所有能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做了。”列宁:“农民自由了,就完全被剥夺了。”(3)农奴制残余依然存在,影响着俄罗斯经济社会的发展。知识总结:

异同比较:比较彼得一世改革与1861 (1)年改革的异同,相似之处有:①方法相同:都是沙皇自上而下的改革;②影响是相同的:都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2)差异:①背景不同:彼得一世的改革是为了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1861年的改革是俄国农奴制的严重危机。②内容不同:彼得一世的改革主要集中在加强中央集权、扩大军事力量、发展经济、促进学校教育和改革社会风俗等方面,完全没有触及农奴制;1861年的改革主要是废除农奴制。③性质不同:彼得一世的改革是对封建地主阶级的改革;1861的改革是资产阶级的。④不同影响:彼得一世的改革加强了俄国的农奴制和国力,使俄国走上了扩张侵略的道路;1861年的改革虽然不彻底,但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这是俄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

学好初中历史的技巧

一、“连篇”法。

就是把那些跨越时空,看似互不相关的知识点,总结链接成一块进行记忆。举个例子,如果把中国古代史上的各个朝代都按顺序排列,那么简单的记住就没那么容易了。如果把它们以顺口溜的形式组合成一首,就会朗朗上口,妙趣横生。很容易背诵和掌握,自然会事半功倍。

再来看以下知识点的链接:尧舜周/春秋战国/秦刘/东汉三国争霸/晋南北朝对峙/隋文帝起兵讨隋/李渊起兵反/五代十国破/宋辽西夏多战/金元不太平/明朝以后建立了清国。

第二,“分兵合击”法。

这种方法就像战斗中使用的战略战术一样,把每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分解成一个个部分,分别学习和记忆,然后再整合。

比如,在回顾“陈胜与光武起义”这一历史事件时,可以分三步来记忆:第一步,掌握起义的背景;第二步,掌握起义的过程;第三步,把握事件的历史意义。在分别把握的基础上,根据事件的内在联系,整体把握,全面记忆,才不至于欺世。

第三,“联想扩展”法。

也就是说,在复习和掌握相关知识时,要从一个向另一个拓展联想,把类似的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做的好处往往可以得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比如回顾中国近代史上《辛丑条约》的内容,可以想到中英《南京条约》和中日《马关条约》。这三个条约的共性是一个屈辱国家的条约,影响一个比一个严重。一是使中国“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二是“加深”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三是彻底把中国变成半殖民地半封闭的国家。这种联想拓展,在复习和掌握这三个条约时,既生动又省力,更不用说混淆三个条约中的相关问题了。

第四,“异同比较”法。

就是比较两个历史问题,找出它们的异同,然后复习掌握。

比如回顾“美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这两个部分,在比较的基础上,你会发现这两个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有一个共同点:原因相同,都是在封建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背景下爆发的。领导阶级基本相同,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革命动力是一样的,人民在革命中起了推动作用。影响是一样的,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其他国家的革命也有很大的影响。不同的是,领导阶层并不完全一样,英国的新贵族也起了领导作用。不同的特点。英国革命经历了反复曲折的过程,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法国大革命成为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最大、最彻底、最典型的革命。意义不一样。英国革命拉开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开启了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法国大革命扫除了国内外的封建势力,动摇了欧洲其他国家封建制度的基础。

第五,结构梳理法。

这种方法就像用梳子梳理凌乱的头发,也就是梳理看似凌乱的知识,使其有一定的线索。也就是说,抓住每一个题目的历史知识大纲,进行高度的归纳和概括,这样在系统地学习和掌握这部分内容之前,它脑海中就会有一个清晰的知识结构轮廓,给人一种一目了然的感觉,这样它在学习中就会抓住根本,同时消除对困难的恐惧和担心。那么,只要本着不离开原始宗教的原则去学习,一切具体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比如八年级世界史第一册第二十课“俄罗斯与日本的历史转折”的知识结构,可以整理为:俄国废除农奴制:农奴制在俄国盛行,资本主义发展缓慢,农奴暴动频繁,农奴成为法律上的自由人,不再允许地主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解放”时可以得到成片的土地,但要为此付出代价。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它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却加速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成为俄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六、集中分类方法。

这种方法是将性质相同或相近的相关历史知识,按照一定的顺序和规律进行归类总结,然后分门别类地进行学习和记忆。

俄罗斯两次改革的知识点文章;

★高二历史俄罗斯农奴制改革试题及参考答案。

★回顾历史上重大改革的知识点。

★高中历史世界中资产阶级的67个知识点

★高二历史俄罗斯(苏联)知识点

★必修1历史课19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知识点

★高一历史知识点的改革与改革

★整理常规考试中历史的知识点。

★苏联历史知识点总结苏联历史知识点

★九年级世界史知识点汇总2020

★高中历史北魏孝文帝改革知识点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