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兵器时代的水战武器漫谈
冷兵器时代,人类世界爆发了无数次水战。当时为了在水战中取得优势,各路部队也在全力研究水战中使用的各种武器。
一、横冲直撞——船头撞击角度:
在最早的水上战争中,战舰只是充当一个平台,水上作战方式和陆上作战方式的区别极其有限。当时,来自四面八方的士兵手持各种武器,如弓、箭和矛。当他们远离敌方战船时,用弓箭、标枪等武器射击,当他们靠近时,用爪、矛等武器攻击。这种作战模式被称为“对接战”。这是因为当时的人们还没有想到如何在军舰上安装武器,而且由于设计的原因,当时的军舰没有龙骨、水密舱室等部件,强度较低,只能这样作战。
后来随着造船技术的提高,龙骨、水密舱等部件被引入军舰,军舰的强度大大提高,使得在军舰上安装武器在技术上成为可能。于是随着战舰坚固性的提高,以撞击为攻击方式的武器被安装在战舰上,这就是著名的舰首撞击角。
船艏的碰撞角度有一个明显的例子,在公元前535年发生的一场海战中有记载。战争的双方是希腊城邦福西亚和迦太基与伊特鲁里亚的联军。在这场海战中,双方都使用了桨式战船,但不同的是,伏羲的桨式战船的船首装有撞敌船的撞角。这些装备了撞角的战船,在伏夏人经验丰富的水兵操作下,成功迂回到敌舰队后方,成功击沉大量带撞角的敌战船,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其实从现有的研究来看,这并不是这种武器在水上作战中最早的应用,而只是最早的明确记录。
撞角在设计上分为两种:一种是尖撞角,主要是利用其锋利来破坏敌军舰舰体,或者高速从敌军舰一侧经过,折断敌军舰桨,使其失去机动性而进行攻击;另一种是“攻城锤”式的拐角冲击。它的主要攻击方式是利用战舰的冲击力打翻敌舰,使其倾覆。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让他们很快失去战斗力,而且战后还有取之为己用的可能。前者在电影《斯巴达300勇士:帝国崛起》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撞角直到19世纪还作为战舰装备存在,在美国内战中依然发挥着强大的作用。1862年3月8日,美国南方军的装甲战列舰弗吉尼亚号在与北方军的一次遭遇战中,用船头碰撞角击沉了北方军的一艘木质战舰,证明了这种武器直到19世纪才完全过时。但在远程武器越来越发达的时代,撞击攻击注定会被淘汰。
二、堪比“碰瓷”——勾拒与“乌鸦”:
除了冲击的攻击模式,还有一种堪比“碰瓷”的战斗模式。它的大意是,你敢靠近我,我就粘着你!具体来说,就是把敌舰和我方战舰连接起来,让我方士兵有更多机会杀死敌舰上的人,或者干脆派我方士兵登上敌舰占领。这种思想是对接战的自然延伸,而为了完成这种战术理念,当时的军事技术专家也研制了各种武器,安装在军舰上以达到目的。
在中国历史上,这种武器是在春秋末期发明的。相传是春秋末期著名发明家鲁班受楚国委托发明的。与很多人印象中的民间工匠不同,历史上的鲁班其实是一个善于制造军事装备的大发明家,设计了很多军事装备。
楚国之所以投靠鲁班,是因为它的地理位置。楚国处于上游,导致楚国战船撤退困难,战局不利时往往难以撤退,导致惨败。岳则相反,因为岳的水军往往位于下游。虽然它进攻时需要逆流而上,但撤退时可以顺流而下,占据主动。
于是,为了解决这种不利的局面,鲁班受楚国的委托,制作了一种叫钩拒的武器,安装在战船上。敌船靠近时,钩拒支架可以起到阻挡作用,阻止敌船靠近。当敌舰撤退时,钩子还可以钩住敌舰,使其无法逃脱。“退者钩之,进者拒之。”楚国水师在战船上安装了这种武器后,转败为胜,多次击败越国水师,从而重振了国家局势。
在西罗马帝国,也发明了类似的武器作为战争的利器。这种武器被称为“乌鸦”。与生活在海上的希腊人不同,罗马人是一个起源于意大利半岛的农耕民族,因此不善于操纵船只,他们的战船往往笨拙而不灵活。为了弥补这个缺点,罗马人发明了“乌鸦”。
“乌鸦”是一座木桥,前端有钩子和爪子。海战中接近敌舰后,战列舰上的罗马士兵操纵“乌鸦”木桥登上敌舰,上面的利爪会用力抓住敌舰。然后战舰上的罗马士兵通过“乌鸦”冲向敌舰,利用罗马人擅长的战斗优势占领敌舰,取得胜利。这个设计有点类似于中国古代的“天梯”,只不过天梯是用来登上敌城的,“乌鸦”是用来登上敌船的。在公元前260年的米莱海战中,罗马海军依靠“乌鸦”号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俘获了31艘迦太基战舰,其中包括迦太基旗舰。
三、千禧年的力量——极点:
在水上战争中,古代中国人还发明了一种非常有特色的水上战争武器——拍杆。扁担的原理来源于取水工具——橘,出现于春秋时期。它的原理是利用杠杆原理,减少人们抽取井水时的体力消耗。经过一位军事家的改良,这种橘子一端可以装上巨石等重物,另一端用绳子系住。战前装备巨石的异教徒被高高举起,用绳子固定,战斗时松开绳子让巨石自然落下。重力加速度下的巨石有着致命的力量,可以严重损伤甚至直接摧毁逼近的敌方战舰。最早的球拍杆直接来源于橘子皮,呈T型。后来,军事家们对它进行了改进,创造了一种更强大、更灵活的V形球拍杆,进一步增加了它的威力。
在隋朝消灭陈楠、统一中国的战争中,隋军专门制造安装了六杆“五齿”战船,在荆门水战中击碎了十余艘带杆的陈楠战船,打赢了陈朝水军。此外,隋军还将利用这根杆子来攻击这座城市。在隋军攻打绵州的过程中,恰逢雨水涌动,隋军的战船可以靠近绵州城。于是隋军将军心血来潮,开着战船进城用篙打塔,很快就攻克了绵州。
到了宋代,兵家对拍杆进行了新的改进。宋朝时期,洞庭湖区爆发钟祥、杨幺叛乱,叛军一水之隔,一度成为宋廷的一大心病。为了对抗政府军的围剿,叛军制造了大量的先进战船,包括配备改良桨的“舟船”。与传统的桨相比,舰船上的桨在下部装有转轴,可以改变攻击方向,比传统的不能改变攻击方向的桨更具威胁性。据记载,起义军的船舰“有官船靠近,用反手竿将其击碎,官军失之”。直到南宋派大将岳飞平叛,洞庭湖区的叛乱才最终被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