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孙中山先生的故事
1879年(光绪五年),孙中山随母亲前往檀香山。他的长兄孙梅资助孙中山在檀香山、广州和香港接受西式的现代教育。1883年(光绪九年),孙中山从檀香山归来。
他对祖国的贫穷落后相当不满。在翠亨期间,在他的倡议下,村里采取了一些促进乡村政治的措施,“如教育、防盗、路灯、清路、防病等,都是准备工作”。
为了破除封建迷信,他和他的村友鲁一起捣毁了北帝庙的神像。这种亵渎受到了村民的指责,他被迫去了香港。年底,孙中山在香港成为基督徒。
1883年至1885年中法战争期间,孙中山目睹了清政府的背叛、专制和腐败,开始产生以资产阶级政治纲领反清改造中国的思想。他经常发表反清言论,同时与早期维新派何启、郑有交往。
1892年(光绪十八年),孙中山从香港西医书院毕业,后在澳门、广州等地行医,同时招募反清秘密社团,准备建立革命团体。
扩展数据:
孙中山早期曾努力争取日、英、法、美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援助,但一无所获。他在斗争中认识到,为了争取中国的独立和繁荣,他必须努力推翻帝国主义。晚年,他坚决反对帝国主义。
1924(民国十三年)10,军阀张和直系大将冯玉祥共同推翻曹锟的直系军阀政权,任大总统。
冯玉祥、段、张邀孙中山共商北境。孙中山接受邀请,提出废除不平等条约,召开国民会议,作为解决时局的办法。165438+10月,离开广州北上,先到上海,再绕过日本到天津。65438+二月底,符兵到达北京。
1925(民国十四年),12年3月因肝癌在北京病逝。他去世前夕签署的遗嘱包括三份文件:国家遗嘱、家庭遗嘱和给俄罗斯的信。
在他的国家遗嘱中,他总结了四十年的革命经验,得出结论说:“我们必须唤起人民,团结世界上平等对待我的民族,共同战斗。”它发出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号召。
百度百科-孙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