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积极参军对我国国防建设的作用和意义
回顾历史会发现,从春秋末期开始,从中原到元朝,诸侯相互角逐,蒙古铁骑盛行于欧亚,士兵在很大程度上壮大了马庄,保证了政权的巩固和朝代的繁荣。后来宋朝重文轻武,积贫积弱。明末清初,政治颓废,国防空虚。在内忧外患中,中华帝国朝贡割地赔款。庞大的中华帝国在面对“蛮族”时连自卫的力量都没有,更谈不上反击的力量了!百年耻辱深深烙在中国历史上,警示每一个后人:弱国无外交!正所谓“国不可无防,民不可防。”中华民族要跻身于世界优秀民族之列,中国要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就必须加快国防建设,增强国防实力。
今天,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发展趋势之一。政治多极化保持了世界大国之间斗争与合作的微妙平衡。发展经济和科技实力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国策的核心。旧的世界格局已经崩溃,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中国面临着挑战和机遇。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但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因素依然存在: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顽固不化,恐怖主义气焰嚣张,日本极右势力层出不穷,宗教矛盾和地区冲突此起彼伏,贩毒、走私等跨国犯罪屡禁不止。对此我们必须保持高度警惕。为了保护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必须振兴国防!青年是国家的希望。“青年使国家繁荣,青年使国家强大”。大学生是我国青年的优秀群体,他们应该承担起推进国防现代化的历史使命。国防教育可以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培养我们勇敢顽强、坚忍不拔、艰苦奋斗、不怕困难的优秀品质。所以,积极参加祖国的国防建设,既是我们报效祖国的一种方式,也是我们提高自身素质,实现人生价值的一种正确方式。因此,大学生入伍对国防教育意义重大。
第一,当代大学生入伍是贯彻兵役法规的具体体现。大学生是中华民族优秀青年的代表,是巩固我国国防、抵御外来侵略、捍卫祖国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要后备力量。因此,依法履行兵役义务,在校期间接受军事训练,学习和掌握基本的军事理论知识和技能,是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国兵役法第三条规定:“中国人民和中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都有依照本法规定服兵役的义务。”作为大学生,也有义务履行兵役义务。过去,由于我国军事资源丰富,大量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的青年新兵满足了当时征兵工作的需要。因此,长期以来,除了少数直接招收的军官或文职干部外,我国大部分大学生没有履行兵役义务。随着我国教育的发展,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大学生人数逐年增加,特别是一些民办高校也被纳入国家招生计划。这样一来,越来越多的适龄青年可以进入大学,没有考上高中的人数相对减少,对征兵任务的完成有一定影响。
鉴于这种情况,招募大学生履行兵役义务拓宽了新兵招募范围,纳入了更多立志献身国防的有志青年。大学生普遍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和国防意识,他们中的许多人早就有了用笔从军、报效祖国的志向;同时,依法招收大学生入伍,可以让大学生更早地了解军队,接受系统的国防教育,对大学生乃至全民的国防意识产生深远影响。从长远来看,招收大学生参军是我国经济发展和军队建设的必然趋势。
第二,当代大学生入伍是我军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要。新中国成立以来,作为军队主体的士兵主要由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人组成。在上个世纪,他们可以称得上是一支有文化的军队。但是21世纪,世界科技突飞猛进,现代战争都是高技术远距离作战。操作现代化武器的士兵还是高中以下的群体,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的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只有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和现代化水平,增强国防实力,才能捍卫国家发展的胜利。军队战斗力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如果停留在高中文化程度低于五六十年代的人员结构上,是不可能实现的。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祖国统一,是我军的根本宗旨。新时期我军的战略方针是打赢现代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为此,必须实现两个转变,即从集约型向科技型转变,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核心是对抗科技。那么,要实现两个转变,确保胜利,关键在人才。人才从哪里来?仅仅依靠军校培养人才已经不能满足层次和数量的需要,所以大学生入伍对推进国防现代化大有裨益。同样,当一个大学生士兵和一个高中生士兵去军事院校接受训练时,大学生士兵的知识面必须比高中生士兵更广,这样才能更快、更深地掌握军事知识和技能。培养出来的干部,知识结构高,在军队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我军正在逐步加强质量建设和科技强军。随着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大量新型武器装备部队不仅需要高素质的军官,更需要文化素质更高的士兵来操作和维护。因此,大学生参军对优化部队文化结构,适应部队知识密集型和先进技术需求,加快我军科技强军,走精兵之路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当代大学生入伍是顺应世界潮流的表现。纵观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大学生军训,并将其作为加强国防建设的重要举措。美国制定了国防教育法,同时还制定了专门针对青壮年的全民军事训练和兵役法,要求公民在规定年龄参加军事训练,履行兵役义务。据统计,美国陆军现役校级和司令级军官中,30%的将军和40%的军官是预备役训练团学校的大学毕业生。随着军事高技术的飞速发展,战争形态和作战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未来战争是技术和人才的竞争。大学生要自觉融入部队建设体系,确保部队整体建设水平不断提高。
第四,当代大学生入伍是推进全民国防教育的客观需要。青年学生是当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生动、最具活力的群体。他们的素质和国防观念会对社会产生很大的辐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牢牢把握青年学生这一基础,以增强他们的民族精神来辐射和促进全社会国防观念的增强。大学生参军入伍是实施国防教育的一种极好形式,既能使学生学到一定的军事知识和技能,又能培养他们的组织纪律性和吃苦耐劳精神。通过系统的国防知识和国际安全教育,增强他们的忧患意识,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报国志向,增强他们建设和保卫祖国的政治责任感,自觉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多年的实践证明,大学生入伍是落实国防教育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国防观念的一项根本良策,也是推进全民国防教育的客观需要的明智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