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妮娜现象?

纳尼娜指的是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海表温度持续异常寒冷的现象。它来源于西班牙语音译,是20世纪80年代气象界和海洋界使用的新词,意为“小女孩”,正好与厄尔尼诺相反,意为“厄尔尼诺”(上帝之子),也称为“反厄尔尼诺”或“冷事件”。根据1950以来的记录,厄尔尼诺发生的频率高于拉尼娜,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拉尼娜发生的频率趋于减少,强度趋于减弱。年,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减少,西太平洋海温偏高,东亚夏季风偏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北移,使我国夏季主季风雨带北移,往往位于黄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所以华北到河北一带多雨,江淮盆地雨水较少的可能性较大。拉尼娜年,我国容易出现冬冷夏热,即冬季气温较常年偏低,夏季气温偏高。在1951以来的拉尼娜事件中,70%以上的年份都是冷冬。然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气候一直在变暖。1988虽然出现了较强的拉尼娜事件,但没有出现明显的寒冬现象。拉尼娜年,西太平洋海水温度高,对流活动异常活跃。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生成和登陆我国的台风数量较常年偏多。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全年有29个台风生成,拉尼娜年平均值为31。7~8人常年登陆中国,9人登陆拉尼娜。历史上台风数量最多的年份有40年之多,登陆数量最多的台风有12个,都发生在拉尼娜年。纳尼娜指的是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海表温度持续异常寒冷的现象。它来源于西班牙语音译,是20世纪80年代气象界和海洋界使用的新词,意为“小女孩”,正好与厄尔尼诺相反,意为“厄尔尼诺”(上帝之子),也称为“反厄尔尼诺”或“冷事件”。根据1950以来的记录,厄尔尼诺发生的频率高于拉尼娜,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拉尼娜发生的频率趋于减少,强度趋于减弱。Nina年赤道东太平洋海温降低,西太平洋海温偏高,东亚夏季风偏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北移,使我国夏季主季风雨带偏北,往往位于黄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所以华北到河北一带多雨,江淮盆地雨水较少的可能性较大。拉尼娜年,我国容易出现冬冷夏热,即冬季气温较常年偏低,夏季气温偏高。在1951以来的拉尼娜事件中,70%以上的年份都是冷冬。然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气候一直在变暖。1988虽然出现了较强的拉尼娜事件,但没有出现明显的寒冬现象。拉尼娜年,西太平洋海水温度高,对流活动异常活跃。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生成和登陆我国的台风数量较常年偏多。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全年有29个台风生成,拉尼娜年平均值为31。7~8人常年登陆中国,9人登陆拉尼娜。历史上台风数量最多的年份有40年之多,登陆数量最多的台风有12个,都发生在拉尼娜年。用于女性名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