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吉鱼塘的历史回顾
三角塘养殖最早记载于公元9世纪的唐代,有养殖鳜鱼的历史。西江下游一带有鱼苗,这是池塘鱼发展的重要条件。明代初期,鳙鱼、鲢鱼、鳙鱼和鲥鱼已经成为池塘养殖的常见鱼种。池塘养殖面积也逐渐扩大,逐渐发展成为以南海九江和三角洲顺德陈村为中心的池塘养鱼区。但当时并未发现基面用于栽桑养蚕。
1522年(明嘉元年),福建泉州和浙江宁波被明朝关闭,广州成为生丝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生丝通过广州输出世界各地。随后,1553年葡萄牙入侵澳门,外国商船陆续进入,澳门成为对外贸易的转运港,促进了广东生丝更好地销往国外。
当时生丝的普及促进了养蚕业的迅速发展。在九江、南海县,顺德县的龙山、龙江,高河县的破山(古劳地区),养蚕业发展迅速。池塘底子种桑葚的地方很多,著名的桑园尾、古老尾就在这一带。这个地区的农民经过长期的栽桑养蚕,后来发现蚕沙(蚕沙)可以养鱼,逐渐认识到蚕沙是池塘鱼的好饲料。当时由于需要更多的生丝,更多的栽桑养蚕,更多的蚕沙,更多的塘鱼饲料,淡水鱼业同时大量发展。养殖户逐渐明确,桑、蚕、蚕沙、塘鱼多了。于是,桑吉鱼塘这种特殊的生产方式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渐形成,并很快传播到三角洲各地。
1759年(乾隆二十四年),满清关闭了福建漳州、浙江定海、江苏云台山等对外贸易口岸,广州成为中国唯一的生丝出口口岸。外国商人都聚集在广州购买生丝和丝绸制品。广东丝绸大量对外销售,需要大量增加生丝和丝制品,从而促进了三角洲各地养蚕业和桑鱼塘的发展。很快就会在三角洲西北部的南海县九江乡、顺德县龙山乡、龙江乡、高河县坡山乡(今古劳)形成一片广阔的桑园鱼塘区。其中,以南海县九江为中心,各地纷纷弃田筑塘,弃稻弃桑,掀起了三角洲桑基鱼塘开发的第一次高潮。
鸦片战争后,新的缫丝技术逐渐传入。1866年(同治五年),南海陈启元从国外引进新的缫丝技术,在南海县宏村建立了三角洲第一家现代化缫丝厂。不久,新缫丝业之风逐渐从南海县吹向三角洲各地。顺德在北良建立有500-600名女工的义和昌机缫丝厂,是顺德县缫丝业大发展的开端。自此,顺德的缫丝业逐渐取代南海县,位居三角洲第一。由于新缫丝业的迅速发展,促进了蚕桑业的发展。再次掀起了“弃田筑塘,废米栽桑”之风,桑鱼塘面积再次扩大,形成了三角洲桑鱼塘开发的第二次高潮。
桑吉鱼塘兴起于17世纪明末清初,20世纪初开始发展。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于欧洲各国忙于战后恢复,中国生丝在国际市场上畅销,促进了当地蚕桑业的畸形发展。桑园鱼塘在三角洲随处可见,桑园鱼塘面积估计约为654.38+0.2万亩,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这是三角洲桑吉鱼塘发展的第三次高潮。
当时养蚕价格很高,每吨桑(100斤,50斤)的价值等于一吨大米,而一年每亩桑产量七八吨,价值20吨左右(1910年)。养蚕的一份收入可以养活三四个人。
养蚕兴盛时,顺德容奇镇每天有“丝船”将生丝运出广州,返回白银。所以有“一船生丝,一船银子”的说法。从1905到1906,广东的生丝产量约为4000万元,占顺德县的3/4。当时广州、佛山、顺德有外汇银行66家,顺德县有44家,占总数的65%,可见当时顺德人是富裕的。
自1866年陈启元引进新式缫丝机以来,长三角各县陆续新增丝厂,到19147工厂建成,每年增加大量生丝出口。顺德县占了珠三角一半以上的丝厂和丝车。1922顺德生产的生丝占整个三角洲的97%,占全省出口生丝的80%。
随着蚕桑、缫丝业的发展,遍布三角洲的丝厂、丝市、桑市、蚕市、茧栈都位于蚕桑区。集中在以顺德为中心的各县。当时主要的蚕茧市场有:顺德:容奇、桂洲、刘乐、龙江、乐从、陈村、大良、甘竹。南海:关山、吉利、平洲和九江。中山:小栲,古镇。新会:北街。三水:西南。东莞:石龙。
主要茧栈有:顺德:贵州71;25容奇;刘乐12;10陈村;8大良;乐从6;②龙江;***134.南海:关山5。三水:西南25。
1929年期间,世界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经济危机,工商业凋敝,市场停滞,丝制品销量锐减,生丝价格暴跌,对外销售持续下降。生丝在1938的国外销量只有1922的五分之一。以桑树为主的鱼塘面积大幅减少,逐渐被以甘蔗为主的鱼塘取代。解放初期,桑吉鱼塘仍占有一定的地位。市场经济兴起以来,桑吉鱼塘由于劳动相对密集,生产周期长,风险大,面积逐渐缩小,产值也没有社队企业高。1995以后,长三角的桑吉鱼塘基本消失,有的发展到了三角洲外围地区,有的改成了水果基地、花卉基地、甘蔗基地、鱼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