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告的进步史

中国广告发展简史

一、奴隶社会及其之前的广告发展。

社会第一次大的生产分工发生在大约4000-10000年前的原始社会晚期新石器时代。考古证明,中国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已由母系社会转变为父系社会,而龙山文化则出现了农业、制陶、畜牧、手工业等经济生产部门的分工和显著发展,并展出了一种新的产业——酿酒。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使剩余产品出现,从而奠定了私有制的基础。同时,由于劳动者的技术专业化倾向,各种劳动者在生产活动中生产的产品的品种和数量是不同的,劳动者总是倾向于从事其熟练的技术生产。因此,为了满足个人需求,产品交换开始出现。随着分工的深化,生产资料的种类逐渐增多,剩余产品也在增加,物质交换活动越来越频繁,交换产品的种类和地区也在扩大。黄帝时代出现了货币交换的形式,以牲畜、青铜器、布匹、贵重饰品等实物货币作为等价交换,取代了原来的易货交换形式。

为了交换交换的产品,就要在市场上展示产品,同时为了吸引别人,就要喊话等等。实物展示和呼喊是最早的广告形式。这种广告形式至今仍在流传,而其他广告形式一般都是由这种广告形式演变而来,只是采用了新的手段和工具,注入了新的内容。

奴隶社会时期,在夏朝(约公元前21-公元前16世纪),中国出现了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分工,商人阶级开始出现。随着商业的发展,商品交换日益频繁和广泛,城市和市场开始出现。据传说,中国最早的城市出现在于霞时期。在夏商时期(公元前16年-公元前11世纪)和西周时期(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0年),根据著名历史学家吴晗的考证,“周朝商人中有一部分是殷遗民”,他们被迫集中在洛阳。他们受到特别的尊重。他们没有政治权利,失去了土地。为了谋生,他们不得不四处奔波做生意。由于社会的需要,这种为贵族所耻而为庶民所不能的行业成为殷遗民从事的主要行业。某种程度上,这是中国历史遗留下来的重商轻商的根源。

从中国的古典文学作品,尤其是《诗经》中,也可以看到对商业活动的零碎描述。《易经》载:“神农著作列国,日中为市,为天下之人,集天下之物,交易后退守,各得其所。”诗经《赖贝风》用“吾德若堵,贾不卖”的比喻来描述被拒后的感受。在《自保冯伟》中,甚至有一首诗对商业活动进行了直观的描述,如“自保之保,贸易之保丝”。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原始社会晚期和奴隶社会的商业发展和商品销售的原始形式——以图像展示商品和销售广告。

第二,封建社会广告发展的相对繁荣

春秋时期,即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我国开始并完成了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这一时期商人阶层开始分化为商贾和商贾,从《庄子》中频繁出现的“桂花鱼种的地方”和“宰羊的地方”的表述可见一斑。尚虹是一个商人,他从一个村庄走到另一个村庄,沿途买卖东西,而左佳是一个商人,他有一个特定的地方,并吸引其他人来买卖东西。《白虎通》中对商贾的划分有这样的描述:“商贾为言章,章有远近,度有死,四通八达,故称商贾。”贾志的话是扎实的,有用的东西是扎实的,等着百姓来造福。所以说,公事公办,还不如买。“也就是在这个时期,人们开始把集市上陈列的物件挂在摊位上招人。就这样,在实物展示的基础上,演变发展成了招牌、蝎子等广告形式。《晏子春秋》中有这样的描述:“君使衣服于内,犹挂牛头于门,卖马肉于内。“这句话足以证明当时至少有这样一种广告形式作为封面。同时,河南登封县高贤镇出土的东周陶器上盖有“阳城”二字篆书陶文,这是公认的?美丽的夜晚?听到这个消息我很难过。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的秦朝至隋朝(公元前221年-公元618年)的800年间,由于封建统治阶级的土地改革和新税收政策的实施,社会生产力较春秋战国时期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秦始皇的中央集权和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的措施,以及汉代长期“休养生息”政策的实施,客观上为商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西汉的“文化山水之治”以政治清明、太平盛世著称,商业发展的规模和范围无疑大于春秋时期。在此期间,城市进一步发展。几百年间,洛阳已经成为世界闻名的大都市,店铺林立。那时候店铺叫“城楼”,门口有一个人接待顾客。采用的广告形式有口头广告和实物展示。尤其是封面,此时已被固定店铺所采用,如酒旗、龙等。“銮”作为铺盖的原始形式,出现于汉代,对以后的店铺装饰起到了开拓性的作用。《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中有一段关于西汉司马相如的记载:“似设酒家卖酒,使文君为僧。”东汉诗人辛延年也曾写下“胡姬生十五周年,春是独时”的诗句。据信,当时(东汉)已经有外国侨民居住在中国,从事商业活动。

公元400年后,北魏开始提倡民政,商业有一段繁荣时期。据史书记载,当时洛阳在城东有“交易”和“达货”两里市场,“到处都是商贩。”否则,在盐池、直卷二里,“村里人多以酿酒为业”,“河东人白柳,善酿酒,夏末月在暑,以贩储酒,午饮为美。”在这里,刘百多晒酒无疑是实物示范广告,让“京城出县送礼远在千里之外”。良好的广告效应使这种酒远近闻名。

公元581年,隋朝统一中国,城市商业已初具规模。《史记》记载杨迪皇帝时,“天下舟楫,集于通济桥东,常有万余船,满江道。商人交易车马,充斥市场。入朝的好酋长经常邀请他们去东方市场交易,杨迪皇帝答应他们先整顿市场。屋檐如一,设纬帐,财宝满,人物满货。卖菜的,以龙须肉为主,被请到一家酒楼后,一直请坐,醉得七零八落,不取直。”这说明当时的商品交易市场规模大,涉及面广。东市是杨迪批准对外开放的城市,并要求在开放前整顿市容,丰富珍贵精品的陈列,让菜贩把陈方摆上龙须菜桌。外宾用餐是免费的。杨迪皇帝的措施是为了表示他的尊重,但客观上,他们是一个国际商业展览和广告。

公元618年,唐朝建立,中国封建社会达到顶峰。农业上实行的均田法和地租、地租调整法,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工商业日益繁荣,商业空前繁荣。广州、扬州、泉州、首都长安成为“万国相连”的国际贸易中心。特别是丝绸之路的发展,包括海上贸易的发展,使这些大都市“市场繁华,中外客商众多,城内店铺各有专营”,出现了肉铺、金银玉器店、服装店、糠铺、秤铺、丝铺、药铺、渔铺等商业行业,同时也发展了为商业流通服务的金融银行——钱庄。随着手工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商品种类日益丰富。唐朝有长安、西京两城,各城212线。东京洛阳有130线,3000多家“店铺”。与此同时,一些地区还形成了专业市场,如米市、草市、丝市、药市等。

唐朝对市场有严格的管理制度,所有的市场都是由官员设置的。市场是分区的,四周有围墙,各个方向都有门,每隔一段时间就关一次。将城市分为四个店铺,市场上交易的商品遇到同一品类,分别在指定的店铺销售。商品价格由政府评估,挂牌经营。《唐律》规定:“凡有赃物者,均按现价与作案时丝绸价格估算,作案时丝绸价格按序确定。”即违反当时价格规定的,要给予必要的处理。同时也说明悬挂招牌不仅起到广告的作用,也成为政府管理商贩的一种手段。

在唐代的商业活动中,广告的形式多种多样。(1)口头叫卖:比如《唐人笔记》中就有“当时卖瓶之人,吹笛自尽”的记载。诗人元稹在《估客乐》中写道“我游遍天下,却到了长安,城中的东西城,第一次受到客人的问候。“迎客说客,赚多钱为势”这句诗形象地描述了当时口头广告的内容。(2)招牌广告:市场交易分部门进行,规定必须挂牌经营。所以招牌广告很受欢迎。(3)商品集市:《旧唐书·魏健传》记载,天宝年间,魏健在宫墙外设置了从渭水到长安的曹州,供皇帝浏览各地所载商品。当时他“坚定地打算在东京拿三两百只小木船,放在池塘边,所有的船都做了记号。如果是广灵郡船,那就是傅回来了。“丹阳郡船,即京口丝衫缎;金陵郡船,即折尾绣;惠济郡船,即青铜号、罗号、武陵号、绛纱号;南海郡船,即玳瑁、珍珠、象牙、沉香;张羽郡船,即著名的瓷器、酒器、茶壶、茶壶和茶碗;宣城郡船,即空青石、纸、笔和黄连;安县初有船,即蕉菖蒲、蝮蛇、翡翠。可见当时货收面广,形势繁荣。(4)旗帜: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韩非子就有“高挂旗帜”的描述。在唐代,它也被用于酒店。唐代著名诗人杜牧写过一首著名的诗“水乡山国酒旗风”。在一些唐代书法中,有时可以看到餐厅旗帜的样子。《元曲·后院花》中有两句:“酒店门前三尺布,快来寻客。“既说明了酒旗的大小,也说明了酒旗的作用。北宋政权采取了一系列稳定农村、鼓励生产的政策。经过几十年的战争,社会经济得到了休养生息的机会,经济再次回升,商业迅速发展。由于宋代改革了自古以来的市场广场制度,取消了“日中为市”的限制,市场交换的地域和时间不再受政府的限制,而是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使商业活动的活动范围更加广泛,出现了极为活跃的局面。宋朝的首都不仅是政治经济中心,也是商品集散地,各国商人在这里穿梭往来,导致了门面宽阔的大店铺的出现。同时,由于禁止夜市,商业贸易分为日本市场、黎明市场和夜市,小商贩昼夜不停地忙着交易。”生意没日没夜的进行着,晚上交友的游客稀稀拉拉,五更又响了。“这个时候,因为允许小商小贩在街上做生意,城里到处叫卖的声音不绝于耳。宋梦圆《东京梦中国》对此有详细记载:“...有一个小儿子,穿着白衬衫,披着蓝白相间的毛巾,提着一个白瓷坛子,卖麻辣烫。”“城里人卖于梅、夜蛾科、蜜蜂、雪柳、菩提叶、椰子和锤子。只有焦锤从青伞里出来,架着竹架,用梅花金缕的小灯笼装饰。灯笼也设置在框架的前面和后面。你们要敲锣打鼓,成群结队地走来走去,这叫‘打锣’,满街都是。还有“玫瑰的春天,花儿的盛开,牡丹和芍药,以及汤涤的木本植物”,所有这些都被列出来了。卖花人用竹篮插花,歌声奇异可闻。“因为小贩叫卖,大声喊,要费很大力气,声音传不了多远,所以他们从口头广告中衍生出各种具有专业特色的音频广告,用不同的乐器摇、打、划、吹,发出不同的声音来表达不同的行业,比如小贩的拨浪鼓,理发师的铁剪刀。

商业活动的增加也导致了一些服务行业的出现,从业人员突然增多。茶馆、饭店、餐馆、客栈遍布大街小巷,生意兴隆。在这种经济背景下,广告可以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招牌、封面、酒旗、灯笼都各显其能,而随着大店铺的出现,一种新的广告形式——门匾也开始出现。从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刘画坛点香"、"赵泰成家"、"杨氏综合症"、"王罗店"等招牌。

最初的广告形式——口头呼叫、音响、招牌、封面、灯笼和门牌、门楼、酒旗等商店广告——在宋代发展到相当繁荣。同时,由于科技的进步,发明了印刷术。隋代发明的雕版印刷在宋代已经发展成为活字印刷。印刷技术的发明为广告提供了一种新的媒介——印刷品。史料证明,印刷广告始于宋代,上海博物馆现存的“刘进安贾公府针行”铜版是宋代广告印刷的一份非常珍贵的史料。

宋以后的元明清时期,商品经济也有不同程度的发展。由于人口的增加和日益广泛的对外交流,城市发展极为迅速,在全国各地形成了不同的区域性商业中心。然而,在这一时期,广告的应用虽然无疑非常活跃,但广告形式并无创新,仍然是口头广告、原始音频广告和店铺招牌广告的应用——旗帜、招牌、门牌、标牌、门楼、彩灯。散见于各类史书、笔记、小说、歌本中的相关记载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1.口头广告

南宋诗人范成大在他的《范石湖集》中写道“墙外卖药人九年未误一日,吟声甚宜”,而明代汤显祖写的《牡丹亭·闺阁》中则有“你听卖花频,读书声穷”的描写。明代冯梦龙的《花本》、《仿本》集宋、元、明《玉堂春寻夫难》,甚至有广告叫卖词的记载“寺外街上有一个姓云的少年:‘本京瓜子,各一桶,高邮鸭蛋,各一半’”。抛售的声音一直在持续。清乾隆年间,李记《扬州画谱》记载,当时扬州平山塘一带的众多画商中,“苏州人用五色粉使人形似人,谓之捏。

有“人如市井,手不停”的记载,而元曲中则有“货郎”的曲牌,最初是货郎为招徕顾客而唱,后演变成民歌,最后成为艺人的曲目。

2.酒旗广告

唐宋以后的诗人、词人多谈酒旗,元明清的文学作品中也有很多关于酒旗的描写,这里就不赘述了。

掩盖

元曲中有“满城三十旅馆,他挂醉仙,排酒器”的歌词。当时一些卖小商品的店铺还把商品做成“夸张的剪刀”和大瓶药酒,陈列在店铺门口或柜台头吸引顾客。在明清小说中,关于封面的记载数不胜数。

4.招牌

招牌自唐代作为市场管理手段以来,千百年来一直是横跨唐、宋、元、明、清五代的广告形式之一。清明上河图可以看到各种标牌的图像。宋代白话小说《京本通俗小说卷玉观音》中有这样一段描写:“一日不到潭州,便走远。就在潭州城里,我要了一套房子,挂了个招牌,上面写着‘走在赵磨玉命’。”在《元古杭州杂记》中,李友引用张仁国的《六早青》中“挂上招牌,欢呼开老店”来描述老店复业的情景。由于商业竞争,在清代的北京,甚至用招牌来骂同行,比如“雨衣、纸、油都是家里卖的,

但征兆只有一个,你也是窦,我也是窦。妓女和小偷只在他身边。“早期的招牌一般都很简单,但后来为了在商业竞争中获得广告优势,就请名人来写,出现了店中堂,比如酒店的‘太白遗风’,米店的‘民食’。同时,在招牌的装饰上,艺术图案和金红画也开始演变。

5.商店装饰

自宋代大店铺发展以来,店铺的门面装饰也成为广告竞争的主要形式。清明上河图可以看到一家“总店”,它的店面装修一直很有讲究。宋代鼎盛时期的丰乐楼,“三层楼高,对面五楼,各有飞桥槛,光影相连,珠帘绣花,灯火烛照。”在同一时期,孟良·鲁详细地描写了杭州。“如今杭城的茶店也是这样,四季有花,名人有画,门面有装修”,可见当时对店面装修的重视,而在随后的元明清时期,这种店面装修更是“争胜于奢”。

6.平面广告

雕版印刷在元明时期有很大发展。除了官方印刷书籍,民间也用它来印刷白话小说和戏曲。尤其是明中叶以后,银坊出版的小说、戏曲大多配有绣像插图,作为书商推销其出版物的宣传手段。弘治五五年(1498)出版的《西厢记奇幻全息图》一书的末尾,有一条来自出版社金泰岳家书店的出版说明:“...我们愿按经典改写画图,参与大字编撰,与画面和谐唱和。让我们住在客堂里,走在船上,闲坐着,这样我们就能一直感受到这一点,唱得清楚,使人心情愉快。”从这里可以看出当时书商广告的基本功。

从各个历史朝代商业和广告的发展中,我们可以看到从口头广告、店铺广告到印刷广告的历史变迁,从而可以看到中国封建社会广告的相对鼎盛时期及其与当时商业经济的关系。

三。1840 —— 1949:中国近代史上的广告

19世纪上半叶,很多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了工业革命,生产的快速发展让资本家感受到了市场的压力。为了积累巨额资本,开辟新的商品市场,掠夺劳动力和廉价原材料,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中国成为他们的猎物之一。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是这场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入侵的开始。资本主义的入侵,一方面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性质,封闭的封建社会开始解体,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解体,我国社会逐渐成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另一方面,外国资本和商品的涌入也为中国的商品生产提供了动力,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特别是民族工商业和海外资本对市场的争夺,刺激了广告业的发展。

鸦片战争后,在帝国主义列强的操纵下,中国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大城市为通商口岸,允许中国商人将外国货物从上述口岸运往全国各地销售,从而使资本主义的贸易侵略合法化。此后,洋货大量涌入内地,中国出现了买办商人,为外国家庭服务。由于外资涌入带来的商业发展,现代广告业在这些通商口岸城市得到了迅速发展。

在各种进口产品中,药品和香烟是使用最广泛的广告。在五个通商口岸中,广告最发达的是上海,这当然与上海腹地广阔,长江水上交通便利有关。当时广告主要靠路牌和海报。路牌画在墙上,蓝底白字,很简单。海报多在国外印刷,带回国内张贴。这些路牌广告和海报广告一度从城市扩展到广大农村。这一时期,中国开始出现现代报刊。

1853年,英国人在五大通商口岸出售出版物《远离家乡》。这本杂志从事广告业务,为中外企业的交流服务。1854,杂志刊登广告,求广告主:“如商家或租船人等。,你得用这本书来表达你的钱。比起满街贴,造谣更远,受益最多。”历史学家认为,这本期刊是中国最早的出版物之一。

历史证明,以报刊杂志为标志的现代广告是由外商引进的。1858年,外商首次在香港创办《巴沙报》,1861年后,成为专做船期价格的广告报纸。在此期间,外国人不仅创办了一些综合性报纸,还创办了一些专业的广告报纸,如《东方广告》、《福州广告》、《中国广告》等。当时的广告业务主要以海运日期和商品价格为主,这与五口通商后外国商船往来频繁,货物大量进出不无关系。3月23日,1872,《申报》创刊,是中国历史最悠久、最负盛名的中文报纸。同时,《上海新报》和《中国教会新报》创刊。这些报纸都刊登了大量的广告,几乎占了三分之二的版面。在这个时期,机械设备的广告开始出现。这表明中国已经建立了现代工业制造厂。

早在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就已经孕育了资本主义的种子。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的入侵,促进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分化,导致了中国自然经济体系的解体,加速了城乡手工业的衰落,刺激了工业生产,加强了工业品对世界市场的依赖和农产品的商品化。商品经济的发展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自19世纪中叶以来,我国的一些商人、地主和官僚开始采用机器,招募雇员,开办新工业。到1895,出现了70多家中资工厂。1894年,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导致《马关条约》签订,中国被迫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并允许日本商人在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马关条约》适应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利益,从而将其商业势力从沿海城市扩展到内地,并使外国在华设厂合法化。日本商人通过在内陆港口做广告,在中国掠夺大量猪鬃、桐油、棉花、生丝等农副产品,或设厂生产或从事转口贸易,对中国农村经济和民族工业起到了严重的破坏作用。《马关条约》还刺激了民族工业的发展和农产品的进一步商品化。很多爱国人士办厂自救,以应对日本商人的掠夺。自1912-1919以来,我国近代工业新建厂矿数量增加到470多个。在与洋商洋货的对抗竞争中,民族工业逐渐将广告作为竞争工具。

19年底,中国报纸陆续创刊,在1895到1898的三四年间,创办了32家大报。由于资本竞争的加剧,报纸数量和广告版面迅速增加。从65438到0899的通俗报纸的6个版面中,广告占了4个半版面。到1922,中国的中外报纸已经超过1100种。报纸广告的广泛出现标志着中国现代广告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报纸广告的发展在中国创造了一个新的行业——广告代理。

广告代理由报纸广告代理演变而来。中国早期的报纸广告代理公司从事广告业务,销售报纸,后来逐渐演变为专业代理,单纯依靠为报刊杂志做广告。1872,在《申报》的广告栏里,有“想在苏杭等地发布广告的。,就是跟这个报社的店长解释...并且尽快把价格送过来,再加一半给卖报的吃饭”。这里所谓的广告就是广告,“卖报人”就是原来的广告代理商,“餐费”就是广告代理费。一开始广告代理商只是跑来跑去,给报社承包广告业务,从中收取佣金。后来报纸的广告业务不断扩大,在报社设立了广告部。广告代理商演变为报社广告部的正式员工,于是出现了专门从事广告制作的广告代理公司和广告公司。

20世纪30年代,广告公司的兴起是中国广告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在这一时期,广告媒体开始变得多样化,多种广告形式出现。在抗日战争之前,许多大企业为了推销他们生产的外国商品,都设有广告部。比如英美烟草公司的广告部和画室,从国内外四面八方请画师画广告。在激烈的商战中,民族工业也开始投入广告,在企业中设立广告部。同时,由于市场竞争的需要,广告业务日益增多,专业广告公司应运而生。30年代初,上海大大小小的广告公司有10、20家。广告公司的主要业务是报纸广告,而其他形式的广告,如路牌、橱窗展示、霓虹灯、电影和幻灯片,一般都有自己的特许经营公司。

在这一时期,报纸是主要的广告媒体。最大的报纸是《新闻》,作为吸引广告的号召,在1923一天已经卖出了150000份。另外,杂志的发行量也不低。比如邹韬奋主编的《生活周刊》,每期销量超过1923份。一些主要杂志,如生活周刊、东方杂志、女性杂志也有大幅广告。路牌广告在早期是广告的主要形式,后来让位于报纸,但在整个广告业务中仍占有相当大的份额。由于大城市人们墙上画的简单的路牌广告不再引人注目,一些广告公司开始在桌子上贴彩色的印刷海报,后来改为用木架、铅皮装置支撑,用油漆粉刷的广告。很多公司,如兴业、克劳、邓美玲、华商、通信等,都把路牌广告作为主要收入来源。

广播广告是在1922之后引入的。美国奥斯本在上海建了一个50瓦的电台,拉开了中国广播广告的序幕,但电台正式开始做广告是在1927,新新公司成立了一个50瓦的电台,播放新闻、时事、音乐。同年,天津和北京也相继开办了广播电台。到1936,上海有36家民营中资电台,4家外资电台,1家国家政府电台,1家交通部电台,都是以广告为主要支撑。

上海最早的霓虹灯广告是1926年推出的。后来外商在上海开办霓虹灯厂,连电器公司、中资电器公司相继出现,为广告公司做霓虹灯广告。此外,新的广告形式还包括车身广告、橱窗广告等。同期,印刷广告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出现了产品样本、内部刊物(免费)、企业赞助的专业刊物、月卡、日历等形式的印刷广告。

1936全运会期间,上海新闻借机推出了航拍广告,用气球将写有“报纸发行量最大,欢迎嘉宾选择”的广告横幅放入空中。这是国内第一个空中广告,对扩大新闻影响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同年在上海举办了全国商业美术展览,对提高广告艺术水平,充分发挥广告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与此同时,国民政府也开始管理广告。当时民法、刑法、交通法、出版法中都有与广告相关的条款,并开始征收广告税。广告行业也出现了行业协会。中国广告协会于1927在上海成立,是广告业最早的组织。于1933更名为上海市广告行业协会。

抗日战争爆发后,广告业受到战争的严重影响。上海沦陷后,各大广告公司相继倒闭,剩下的广告业务大多是介绍日货的广告,虽然后期广告业务和广告公司相安无事。健康的

抗日战争期间,国民政府迁至重庆。当时南京、上海、汉口、天津等地的多家报纸陆续迁入。1937除了原来的商报,还有新华日报、中央日报、扫报、大公报、新民日报等等,刊登各种广告。同时,在解放区创办的* *报纸也有少量的广告业务。

抗战胜利后,各类报纸等媒体单位纷纷搬回原地复刊,广告公司也重新活跃起来。当时很多广告都是“找你”。另外,市场上充斥着美国货,广告业务量非常大。因为美国货对中国的民族工业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当时,国内机器工厂联合会在其主办者的倡导下,发起了旨在抵制洋货、挽救民族工业的宣传运动。当时,设计了一个标志,在当地和外国报纸和街道标志上做广告,呼吁人们使用国产产品。但1947之后,由于连年内战,经济崩溃,中国广告业再次陷入低谷。

第四,建国后中国广告发展的曲折历程

194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由于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原因,新中国的广告业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才得以迅速恢复和发展。

解放前夕,一部分工商业者对中国的政策不清楚,携款出逃,国民党政府后期采取的经济政策又对工商业造成了伤害,中国工商业处于极其困难的状态。建国初期,资金和原材料的短缺严重影响了工商业的稳定和发展。为了稳定经济形势,促使工商企业恢复生产,新人民政府采取了各种有效措施。支持工商企业的原材料和资金供应,同时也加强对企业的管理措施,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