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史导论

第一,关于中国近代史学习板块。

(一)确定中国近代史学习主题的基本原则。

中国近代史作为初中历史课程的学习板块,遵循把握整体内容、确定学习主题的基本原则,在把握中国近代史发展基本线索的基础上,突出历史发展的时代主题。

改变《标准》中“难、繁、偏、旧”的课程内容目标和学习主题的呈现方式,是本次历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至于中国近代史的内容标准,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确定学习主题。我们在研究分析以往初中历史课程的内容时,感觉到以往初中历史课程的特点是学科体系严密,内容繁杂,涉及面广。几乎是高中甚至大学类似历史学习内容的缩略版。其优点是有助于拓展学生的历史知识,但这种高容量的知识内容必然会导致学生死记硬背、被动接受的现象。因此,需要打破原有的中国近代史学科体系,根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和标准的要求,以学习主题的形式重构中国近代史的学习内容,这也有赖于对近代中国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整体把握。

第一次中英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发展因突发的外部因素而中断。为了寻求更广阔的市场,掠夺更多的资源,获取更丰厚的利润,西方列强纷纷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受到严重损害。列强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控制和干预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国实际上被纳入了不平等条约体系。这种情况使中国逐渐变成了半殖民地国家。另一方面,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也引起了中国社会形态的变化,表现为资本主义经济因素从封建经济的裂缝中逐渐壮大。虽然资本主义经济在汪洋中只是封建经济的一小部分,但它是与封建经济完全不同的经济形态,是中国现代化的开端。于是,资本主义成为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方向。可以说,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客观上迫使中国社会摆脱了封建王朝的历史发展模式,脱离了自然经济发展的轨道,向现代化和资本主义方向发展。

近代中国一百多年的历史发展有两条鲜明的主线:一条是外国列强侵略和中国人民反抗的主线;二是中国现代化的主线。在中国人民的艰苦奋斗中,强国梦是无数仁人志士矢志不渝的志向。反帝反封建的最终目的是振兴中华民族,使之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这里,反帝反封建与中国的现代化是互为表里的。如果以反帝反封建为前提,现代化应该是反帝反封建的必然结果。

历史的发展有其内在的逻辑。虽然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两条主线,既有外在的,也有内在的,但它们是交织在一起的。但在不同时期,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发展和阶级力量的对比变化,历史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因此,在考虑到历史发展的时间序列和阶段特点的基础上,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学习内容和学术研究成果,我们设置了中国近代史内容标准的七个学习主题,即外国列强入侵和中国人民的斗争、现代化的开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经济和社会生活、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同时,设置这七个学习主题也有助于突出学习重点,便于学生把握历史发展的时间性特征,从而有助于改变原有中国近现代史课程内容线索多、涵盖面广的现象。

需要提出的是,为了便于教师把握中国近现代史学习主题的思路,在《中国近现代史内容标准》的开头,我们用斜体来描述中国近现代史学习主题的基本框架。这部分内容的阅读对象是教师,超出了学生掌握的范围。

(二)中国近代史的学习目标

在确定了设置中国近现代史学习主题的基本原则后,根据《标准》课程目标的要求,从知识教育、能力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三个维度对中国近现代史总体学习目标作出了规定。

对于中国近现代史基础知识教育的目标,标准的要求是:“了解中国近现代重要的历史人物、事件和现象,了解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它包含两个要求,即学生通过学习中国近代史,不仅能够了解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些重要人物、事件和历史现象,而且能够在理解这些内容的基础上,把握中国近代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如果说前者指的是孤立的、单一的具体历史事实和历史上的一个点,那么后者指的是历史上的一条线。需要强调的是,对于广大初中学生来说,了解中国近现代重要的历史人物、事件和现象,应该是这一时期历史学习的重点和基础,而了解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是在前者基础上的结果和升华,是学生能力培养的内涵之一。基础知识教育目标中的这个层次的要求,不是只教一节课或者一个学习主题就能完成的。它要求教师在对内容标准中提到的重要历史人物、事件和现象进行清晰的解释的前提下,注意引导学生对历史过程中的这些重要历史人物、事件和现象进行观察和考察,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观念,描述和解释历史变迁,初步了解不同的历史发展。

对于培养中国学习近代史能力的目标,标准要求:“能够阅读、理解和概括一些基本的史料,能够从不同角度思考和解释历史问题。”能力目标的培养包括两个层面:一是“阅读、理解、概括基本史料”是历史学科的基本功之一,相当于历史能力目标的第二个层面,即“理解”的层面,实际上要求学生学会阅读和整理史料。史料包括历史文献、文物、图片、音像等原始文献,以及历史教科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区分历史事实和历史判断,了解二者的区别和联系;要引导学生学会一些处理历史信息的基本方法,学会在适应自身认知特点的基础上收集、阅读和理解一些基本的史料,能够总结一些基本的历史事实,比较历史现象。第二,“从不同角度思考和解释历史问题”的能力属于历史思维能力的层面,是一种通过对历史问题的探究而发展的能力。历史思维能力是用客观的历史观去理解、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是人文素质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是《标准》强调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初中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历史思维能力有多个层次。“从不同角度思考和解释历史问题”强调学生对历史问题的探索和独立思考。它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发现、探索并得出结论的过程,其重点是个性化的探索过程和知识能力的应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探索和评价历史问题的方式方法,既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历史,又要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和自己的知识迁移能力得到“为什么”。要给学生留有独立思考的空间,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对近现代历史问题的不同看法,尊重学生表达意见的权利。同时要注意防止“历史探究=科学研究”的成人专业化倾向。

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要求是:“认识外国列强的入侵、封建专制制度的衰落和综合国力的削弱是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抵抗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树立民族自尊自信,进一步增强爱国情怀,深知没有中国就没有新中国,坚定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信念。”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不应该是孤立的、枯燥的、生硬的,而应该是一个融合历史事实、充满历史激情的过程,必须贯穿历史基础知识和能力的教学过程。

与中国古代史的内容标准相比,中国近现代史的学习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目标有所提高。如果说中国古代史在能力培养目标上更强调历史学习的基本功,那么历史意识的培养在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中已经初步提出。同时,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目标也与这一时期的历史研究内容密切相关。教师在把握历史课程标准时要注意这一点。

在明确总体学习目标的基础上。《标准》还规定了学生学习中国近代史内容的具体目标。有三个级别的学习要求:

首先是识记水平的学习要求。内容标准声明中列举、知道、理解、说、告诉、简述、重复等行为动词的内容是记忆水平所要求的。对于这部分内容,只要求学生了解相关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理解其主要内容,并能够通过学生的动作表达出来。以第三个学习主题“列强入侵与中国人民的斗争”为例,“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通过老师的教学, 学生只需要明白两点:英法联军在1860年烧毁了中国最著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俄国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强行占领了中国的东北和西北。 至于与这两个史实相关的内容,如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背景和具体过程,中英两国签订的《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及其具体条款,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的劫掠,以及强迫清政府签订《中俄爱辉条约》、《北京条约》、划定西北边界等详细史实,历史教科书都可以进行。换句话说,考察一个初中生是否符合标准的要求,我们只需要看他是否能表明他已经真正了解火烧圆明园和俄国占领中国大片领土的史实。通过这两个史实,相信同学们自然能理解一个国家的首都被侵略者占领,最大的皇家花园被焚毁,近十分之一的领土被侵略者强行占领,对于一个主权国家意味着什么,从而引发同学们的历史思考。在中国近现代史的内容标准中,背诵水平要求的内容占总内容的70%左右。

二是了解不同层次的学习内容。在内容标准的表述中使用“概述”、“理解”、“解释”、“澄清”、“归纳”、“认知”等行为动词的地方,就是理解水平的要求。对于这部分内容,要求学生对所学内容和概念所体现的内在含义进行简单的归纳和演绎推理。比如《现代化的开端》第二个学习主题是“认识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和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对于学生来说,本文的内容标准是了解“戊戌变法”颁布了哪些重大改革措施,通过这些改革措施,了解戊戌变法的目的是什么(注意戊戌变法与戊戌变法的概念差异),对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又如“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二个学习主题是“认识Xi事变的概况和和平解决Xi事变的历史作用”。这个内容标准的要求,就是要知道Xi安事件是关于什么的,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当时强敌入侵、民族危机日益加剧的国内形势,说明和平解决Xi安事件对全国抗战的作用和意义。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理解的层次并不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相关的历史内容和知识,而是着眼于联系当时的历史背景,对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进行考察,从而了解和体会中国人民为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而艰辛探索的艰难历程,培养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科学素养。在中国近现代史的内容标准中,属于认识水平的内容约占总内容的20%。

三是分层次使用学习内容。在内容标准声明中使用“分析”、“评价”、“比较”、“讨论”、“讨论”等行为动词的地方,是应用层面的要求。这里所说的应用层面,不仅仅是我们过去说的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原理、方法完成作业,更强调的是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开放性,是学生理性能力发展与情感体验、知识建构、解题方法相融合的学习目标。比如《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七个学习主题就是“探寻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在这一内容标准中,学生应了解抗日战争胜利和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标志,并能初步了解收集史料和事实的方法。通过对相关史实的收集、分析和表述,他们可以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国际国内背景,认识到抗日战争、中国是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共同抗日从局部抗战到全国长期抗战和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结果。在此基础上,可以运用横向比较的方法,分析抗日战争与甲午战争在军事、政治、经济、群众动员、国际环境等方面的异同。也可以运用纵向比较分析的方法,结合近代中国积贫积弱的历史,深刻理解抗日战争作为100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国列强侵略取得彻底胜利的第一次民族解放战争的意义,认识到它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复兴的转折点的意义;还可以结合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巨大灾难和损失,探讨日本历史教科书问题,提高学生从历史角度观察现实问题的能力,增强爱国情怀。

中国近现代史内容标准中的应用水平要求,突出了体现历史知识、能力与方法、情感态度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它不仅仅是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更重要的是激发对历史的兴趣,在知识探索中培养问题意识,让学生亲自寻找和实践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带动整个历史学习方式的改革。在中国近现代史的内容标准中,应用层面要求的内容控制在总内容的10%以内。

二、中国近代史的内容标准分析

(一)外国列强的入侵和中国人民的斗争。

这是中国近代史内容标准中的第一个学习主题。这一学习主题的确定,体现了当代中国历史发展主线与时代特征相结合的基本思路。鸦片战争后,外国列强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从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的民族危机愈演愈烈,中华民族与外国列强的矛盾日益激烈,中国人民在国家局势的沉沦中顽强抗争。这是从鸦片战争到20世纪初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一条清晰的主线。这个学习主题就是要突出这条历史发展的主线,内容标准的选择基本围绕这条主线。历史知识点的选取大大简化,避免面面俱到。同时,围绕这一历史发展主线,部分知识点的选择角度与以往不同,而是侧重于学习主题,如太平天国运动中对抗洋枪队的史实选择,甲午战争中邓世昌英勇抗击日本舰队的突出,等等。另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随着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终于在这一时期形成,这一点在以往的教学中一直有所强调,但教学效果似乎并不尽如人意。考虑到初中生的社会生活经验和实际认知水平,本学习主题更加关注中外民族冲突,强调外来列强入侵而非社会性质演变导致的中华民族的生存危机,使学生在学习中易于理解和把握。

在这一学习主题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能力上要能够有清晰的历史线索感,能够用地图说出《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哀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并对三个条约的异同进行简单的对比分析,从而了解近代历史上影响中国民族危机逐步加深的标志性历史事件及其历史发展过程;要让学生明白,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历史任务之一就是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国人民为此进行了不懈的斗争,他们的战斗精神成为中华民族自强和崛起的动力。

(二)现代化的开始

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过程中,外国列强的侵略给中国带来了双重后果。一方面,它加剧了中国的民族危机,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另一方面,对中国封建专制制度下长期高度发展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和王朝政治给予了猛烈的冲击,迫使中国社会逐步摆脱封建王朝的历史发展模式,走上自然经济发展的轨道,向工业化和资本主义方向发展。这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客观现实,也是马克思对殖民主义双重历史使命判断的内容。鸦片战争后,世界在走向中国,中国开始融入世界,中国开始从传统的封建社会走向资本主义,应该说是历史上的一大进步。现代化也是这个意义上的。现代化的过程实际上是资本主义在中国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是近代中国先进分子追求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的过程。这一过程伴随并推动了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斗争,有力地推动了近代中国的历史进步和社会发展。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史相比,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在外国资本主义和国内封建势力的双重挤压下更加艰难曲折,所以我们把这个过程称为“现代化的开端”。

由于近代中国特殊的社会环境,中国现代化的开端呈现出明显的渐进式快速发展的逻辑发展特征。它从洋务派为使富强自救而兴办近代军民工业开始,到康新派发动资产阶级变法运动,再到孙中山领导的开创彻底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在新文化运动中掀起批判封建思想文化的思想解放运动。在近代中国,各种政治力量以迅猛而悲壮的步伐追求现代化,一刻也没有停歇。在这个学习主题的内容标准中,应用水平要求的比重比较大。教师应使学生了解近代中国先进分子寻求救国的艰难历程,了解他们的主要活动,认识到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伟大历史变革的第一个跌宕起伏的时期。同时要引导学生学习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基本方法,或者讨论个人与历史发展的关系。如本次学习的第三个主题是“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认识武昌起义,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在本文的内容标准中,需要明确三个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和递进关系: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和武昌起义作为一般理解层面的要求提出,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作为应用层面的要求提出。但是,如果不知道前两个方面的史实,没有历史的支撑,讨论也会成为无源之水。同时,对于如何开展讨论,必须明确一个基本概念,即学生要通过自己的讨论过程形成对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认识,教师主要是起引导和咨询的作用,而不是让学生跟着老师给出的思路和结论走,让学生的讨论成为既定结论的笔记。讨论的立足点在于辛亥革命推动中国历史发展的过程,讨论的方法、角度、方式、手段可以是多样的、丰富多彩的。

总之,作为新的学习主题,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从是否符合历史发展趋势、推动社会进步的高度来看待历史人物和事件,培养学生求真的科学态度,增强他们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史上划时代的事件,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从开始到发展,再到繁荣,经历了一个艰难的过程。从中国诞生,第一次大革命风起云涌,国共合作破裂,到中国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经历土地革命风暴,直到中国工农红军在极其艰险的长征路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中国和红军,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不是一条简单的直线。经过无数挫折,中国独立承担起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这一学习主题试图反映中国革命的艰难历程。在以往的初中历史课程中,这段历史的内容一般是通过三到四个单元、30多个知识点的容量来体现的。这次在设置学习主题时,我们对相关内容做了很大的调整,通过对几个重要历史事件的把握,让学生尽可能地了解这个历史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白,中国革命自五四运动以来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许多学生对“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历史概念的理解存在困难。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通过具体的史实来引导学生理解这个概念,而不是简单的让学生背几个结论。其次,在这一主题的学习中,要注意充分发掘相关的课程资源,如影视资料、文学作品、历史纪念馆、语文教材等。这些资源可以作为教师教学的参考资料,也可以引导学生围绕一个主题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史料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水平。第三,通过这一主题的学习,学生可以对五四精神、中国革命的艰巨性和步履蹒跚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培养他们团结协作的精神和不畏艰难为理想而奋斗的坚强意志。

(D)中华民族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取得彻底胜利的第一次民族解放战争。抗日战争的胜利,打破了近代以来中国在抗击外来武装侵略战争中屡战屡败的先例,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复兴的转折点,为中国的独立和解放奠定了基础。因此,作为一个研究主题,它在中国近代史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作为学习题材,在内容标准的选择上也有明显的特点:一是日本侵华战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帝国主义侵略战争,使中华民族处于严重的亡国危险之中。在这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中国各社会阶级、各政治派别都以不同的方式投身于抗战的洪流之中。这是中国人民为生存和解放而进行的一场艰苦卓绝的战争。突出这场战争的民族性和全民性,是我们有意让本次研究主题“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而非单纯的“抗日战争”,也成为我们在选取内容标准时的一个基本思路。根据这一思路,我们对原初中课程内容进行了较大调整,删除了原教学内容中反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内部斗争的知识点,突出了反映国民党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内容,使主题线索更加简洁、鲜明。其次,应将九一八事变后的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纳入研究主题,以反映在日本帝国主义不断扩大侵略战争、中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形势下,中国从局部抗战逐步走向民族抗战的过程。这不仅是学习主题的内在要求,也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决定中国命运的反侵略战争。

这个学习主题的内容相对更多,但历史发展的主线相对清晰。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如相关影视图片、抗日战争史迹、抗日救亡歌曲等,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和探究活动,让学生增强对抗日战争的感性认识,加深对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解放战争的认识。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引导学生站在世界的角度观察战争,而不是局部的、联系的、不孤立的,不断拓宽学习视野。要关注与抗日战争相关的现实问题,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设计和开展学习探究活动,使学生在亲身参与历史探究活动中逐步加深对历史与现实关系的认识,学会用历史的眼光观察和分析现实问题,不断增强爱国情怀。

(5)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人民解放战争是关系中国前途命运的决战,也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迅速走向胜利的阶段。与中国近代史上的其他几个学习主题相比,这个学习主题涉及的时间更短,线索更简单。从内容标准的要求来看,首先,对于重庆谈判的具体知识,教师要让学生了解抗战胜利后中国的情况,了解国民党的内战和专制独裁的性质,通过一些具体的史实了解中国为和平民主所做的巨大努力;二是在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向战略进攻转变的过程中,中共中央陕北会战和刘邓军队挺进大别山两个典型事件相互呼应,使学生对解放战争的战场有了整体的认识;第三,辽沈、淮海、平金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是解放战争中著名的例子。他们取得胜利的原因,既有中共中央及时果断的战略决策和娴熟灵活的战争指挥艺术,也有解放区和国统区人民的大力支持。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多角度了解和探究这些因素及其作用。

这个学习主题涉及到很多战役。教师要不断提高学生读图能力和自觉利用地图学习历史、陈述历史问题的能力,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观。通过学习,学生应该知道没有中国就没有新中国。

㈥经济和社会生活

在过去的初中历史课程中,对近代中国的经济社会生活涉及较少,尤其是社会生活领域,没有列入教学大纲或教科书。与国外的历史课程相比,我们的历史课程更注重历史框架的粗略勾勒,而很少反映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的变化。这无形中加剧了学生对历史与现实生活的时空距离感。事实上,虽然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但其最终的呈现还是体现在社会生活的不断进步上。现代中国是一个快速变革的时期,这体现在政治上,一系列的政治变革。反映在经济上,是新的经济因素——资本主义的发生和发展;反映到社会生活中,人们在外来生活观念的冲击下不断寻求创新和改变,一系列新事物不断出现。近代中国的社会结构经历了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逐步转型,而经济社会生活作为社会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标志,理所当然地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学习主题。

研究主题确定后,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选择了内容标准:第一,张謇作为晚清科举状元,勇于辞官立业,既源于其救国救民、振兴民族经济的爱国情怀,也反映了社会转型期人们价值观的变化。可以说,张謇的转变在当时的中国具有典型意义,他创办实业的经历成为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一个缩影。第二,新的交通工具和娱乐方式的兴起,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产生了深远而巨大的影响,现代中国社会就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