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茶文化形成的原因

中国唐朝时期,疆域辽阔,注重对外交流。长安是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中国茶文化就是在这种气候下形成的。茶文化的形成还与当时佛教的发展、科举制度、诗风的兴盛、贡茶的兴起、禁酒有关。在唐代,陆羽对茶学、茶艺、茶道的独特思考,以及他的《茶经》一书,是划时代的标志。《茶经》不仅仅是关于茶的,还渗透着各个流派的精髓和诗人的气质、艺术思想,奠定了中国茶文化的理论基础。

唐代是以僧、道、文为主导的茶文化,宋代则进一步向上向下扩展。宋代人们拓宽了茶文化的社会层次和文化形态,茶事兴盛,但茶艺变得繁杂琐碎奢靡,失去了唐代茶文化的思想精神。到了元代,北方民族虽然爱喝茶,但对宋人复杂的茶艺不耐烦了。文人也无意用茶事来表达自己的娇媚之情,而是希望在茶中表达自己的贞洁,锤炼自己的意志。在茶文化中,这两种思潮是暗合的,即茶艺简约朴素,回归朴素。从元代到明中叶,茶文化的形式大同小异。首先,简化了茶艺。第二,茶文化的精神是与自然和谐的,茶是用来表达自己的苦的。明末清初,精品茶文化再现。虽然泡茶、煮茶并没有回到宋人繁琐的工作中,但茶风却趋于精致,很多茶人甚至一辈子泡在茶中,呈现出玩物丧志的倾向。

如今,茶已经发展成为风靡全球的三大非酒精饮料之一,饮茶的爱好遍布全球。在英国,茶被认为是美容饮料。它从宫廷流传到民间后,形成了喝早茶和下午茶的时尚习俗。博学的牧师布雷迪称茶为“健康之液,灵魂之饮”。在法国人眼里,茶是“最温柔、最浪漫、最有诗意的饮品”。在日本,茶不仅被视为“包治百病的良药”,更是“原子时代的饮料”。在日本长期的饮茶实践中,茶已经脱离了日常物质生活的需要,发展成为一种高雅的文化艺术——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