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新政的历史背景
光绪二十六年(1900),庚子事变爆发。慈禧太后带领包括光绪皇帝在内的数百名皇亲出宫,在xi安避祸。回朝后接受了八国联军提出的《辛丑条约》,对中国打击很大,于是朝廷保守派主动进行变法。
光绪二十七年(1901),在慈禧太后的默许下,清政府进行了改革,其内容与光绪二十四年(1898)的戊戌变法相似,但比戊戌变法更广更深,还涉及废除科举制度,这是一项千年不变的官制。
扩展数据
历史意义
清末新政当然是慈禧集团为了强化封建国家机器,整顿和巩固清朝统治而发起的。不可否认,新政改革由于主客观多重局限和王朝自身顽固的保守主义而妥协,存在诸多缺陷和不尽如人意之处。
尽管如此,清末新政改革对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产生了客观影响,在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占有一定地位。这是应该肯定的,不能忽视和抹杀,更不能视为“假改革”或“伪改革”。
但要仔细分析,肯定它是一场真正实施的改革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场广泛而深刻的资本主义改革运动。与戊戌变法相比,它是一场排斥民族资产阶级领导和参与的资本主义改革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