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江银耳的生产历史
四川省通江县陈赫乡是中国银耳之乡,也是优质野生银耳的主要产地。
陈赫乡的地理气候非常适合真菌的生长,该地区常年笼罩在云雾之中。
银耳的人工栽培始于1894年(光绪二十年)。清朝的侍女德龄在《御香·御厨》中写道通江银耳:“银耳的市场价极其昂贵,往往一小盒银耳就要一二十两银子才能买到。
而且,即使是愿意花大价钱买的普通人或者官员,想要得到一个好的也不容易。原因是极品银耳(通江九碗18袋)成了四川官员孝敬太后的专有品。他们雇佣许多人,常年在那里寻找最好的银耳,以讨好太后,与外商交流,大发横财。
但是,它已经处于半野生状态很久了。每年都要砍伐树木,用天然孢子接种。
后来科技人员攻关,进行了现代化种植。
据2005年统计,通江拥有耳林资源7万公顷,年产银耳60万公斤,发展了银耳食品、银耳饮料、银耳保健品、银耳化妆品等10多个系列产品,年产值10多亿元,成为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
为推进银耳产业化进程,通江县委、县* * *成立了通江县银耳产业发展局,专门从事银耳产业发展的规划、组织、管理和服务,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欢迎国内外客商来同江从事银耳的精深生产、深加工和产品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