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坛”是一个教书育人的地方。和杏树有关系吗?
这和杏树有关。
杏坛周围种有杏树,故称杏坛。杏坛是孔子教育的光辉象征。
一、杏坛的由来“杏坛”据说是孔子讲学的地方,现在多用于教书育人。《庄子·渔父篇》记载:“孔子游于帘林,坐于杏坛。弟子读书,孔子弹弦鼓。也就是说,孔子带领弟子出游,累了就坐在杏坛上休息,弟子读书,他弹琴唱歌。
《庄子》里很多故事都是寓言,不一定是真的。但因其明确标明孔子曾在杏坛讲学,后人便为其附上奏折,并在曲阜孔庙大成殿前建坛、亭、碑、杏,以纪念孔子。
顾的《日知录》记载,在时期,孔子的第四十五代孙修了祠堂。就在孔子大成殿前,他在讲堂的原地基上用砖砌了一个讲坛,周围种了一些杏树,所以取名为杏坛。后人把这里作为孔子杏坛的讲学地点,历代都在翻修重建。
二、《杏坛》今曲阜孔庙大成殿前的杏坛建于明代,呈长方形。青石基上建有雕梁画栋的四角亭,铺黄瓦,四周竹柱、双飞檐、十字脊,精致古朴。亭内有宋代书法家党题写的“杏坛”碑和清代乾隆皇帝题写的“杏坛赞”碑。
杏坛前有阿津石制香炉,高约1米,造型简单。杏坛周围有几棵杏树。每年早春,树上都开满杏花。20世纪60年代盛宴公爵的《杏坛》中有一句诗是“独树一帜的杏坛早春,年年花老红”。
“杏坛”这个词成了教育工作者的美称,他们常说“坚守杏坛”。比如“三尺杏坛写春秋,一支粉笔画古今。”这意味着花时间在讲台上,教授人类历史和自然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