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流感数据库在哪里?

回顾百年流感历史,1,191919西班牙流感(病毒类型h 1n 1)1918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那一年,战争造成800。与流感相比,一战数百万人的死亡是杯水车薪,导致2000-4000万人死亡。就是所谓的“西班牙流感”。“西班牙流感”也叫“SpanishLady”,但有点名不副实。首先,它似乎不是起源于西班牙。其次,这次流感绝对没有名字那么温和。“西班牙流感”最早出现在美国堪萨斯州的芬斯顿兵营。1918三月11午饭前,这个营房的一名战士感到发烧、喉咙痛、头痛,到部队医院看病。医生认为他患了普通感冒。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出乎意料:到中午时分,超过100名士兵出现了类似症状。几天后,这个军营里又多了500多名“感冒”患者。

随后的几个月,这种“感冒”出现在美国各地。现阶段,美国的流感疫情似乎没有那么严重。与往年相比,这次流感造成的死亡率并没有高多少。在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军队中很少有人关注流感的爆发,尽管它几乎遍布美国的军营。随后,流感蔓延至西班牙,共造成800万西班牙人死亡,这次流感被命名为“西班牙流感”。9月,波士顿出现流感,这是“西班牙流感”最严重阶段的开始。从5438年6月到10月,美国流感死亡率达到创纪录的5%。战争中部队的大规模动员为流感的蔓延推波助澜。一些人怀疑这种疾病是由德国细菌战或芥子气引起的。

流感表现出相当奇怪的特征。以往流感总是容易夺去老人和孩子的生命,但这次死亡曲线呈“W”形,20至40岁的年轻人也成为死亡目标。次年2月,“西班牙流感”迎来了其相对温和的第三阶段。几个月后,“西班牙流感”从地球上消失了。但是,它给人类带来的损失是无法估量的。科学家估计大约有2000万到4000万人死于流感灾难。相比之下,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的654.38+00万人死亡,只有654.38+0/2到654.38+0/4。据估计,流感过后,美国人的平均寿命下降了10岁。

这是人类历史上最具破坏性的流感爆发。世界上大约一半的人被感染和患病,2000-4000万人死亡。源于美国,因西班牙患者大量死亡而得名。这种病毒迅速席卷欧亚大陆,然后再次回到美洲,然后入侵非洲和大洋洲。这个疫情挺吓人的。人走到哪里,不分性别、年龄,只要被感染,就会持续高烧,体温高达41度,气短、流鼻涕、咳嗽、全身疼痛,最后呼吸困难直至窒息死亡。根据最新研究,“西班牙流感”病毒实际上是禽流感病毒的一种。像目前在亚太地区肆虐的禽流感H5N1病毒,首先发生在鸟类身上。

自1580第一次详细记录流感爆发以来,流感的爆发具有周期性,一般二三十年一次,最长间隔39年。由此分析,如今肆虐全球的禽流感很可能引发新一轮全球流感大爆发。

2.1957-1958亚洲流感(病毒类型H2N2)1957,最早出现在中国贵州,3、4月份席卷中国。5-6月袭击日本和东南亚国家,7-8月流行于中东和非洲。9月开始在美国流行,加拿大和前苏联也在65438+10月被攻击。这种世界性的疫情发病率高达15%-30%,全球至少有100万人死于这场灾难。

3.1968-1969香港流感(病毒类型H3 N2)1968 7月,香港突发流感,病例多达50万例。8月,流感蔓延到新加坡、印度、澳大利亚、日本和美国。流感在美国感染了565,438+0万人,超过34,000人死亡。然后传入前苏联和欧洲。据国际红十字会统计,本次流感已影响全球至少55个国家和地区,造成全球654.38+0.5万-200万人死亡。

4、1977-1978俄罗斯流感(病毒型h 1n 1)1977 11至1前苏联,“俄罗斯流感。到1978年冬天,很多其他国家也出现了传染病疫情。这次“俄罗斯流感”与以往的流感有很大不同。引起本次流感疫情的致病病毒是H1950+0N1株的变异体。因此,在该病毒株流行期生活过的人,对甲型流感病毒株H1977-1978具有免疫力和抵抗力。所以绝大多数关于1977-1978流感疫情的报道都指出,这次疫情虽然是典型的暴发,但成年人感染轻微,而在校青少年发病率很高。此外,与1957和1968的流感流行不同,该病毒的新亚型没有取代以前流行的病毒株。因此,到目前为止,由流行毒株1968衍生的病毒A (H1977)和病毒A (H3N2)已经流行了20多年,并且仍在引起流感流行。

我国是流感多发地,每年流感病例估计达到数千万。疫情菌株1957、1968和1977为国内首次报道。1997中国特别行政区人群中发现一例H5N1感染禽流感病例。从1988开始,世界卫生组织每年发布的流感疫苗毒株中,约有一半来自中国。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流感监测的前哨。

与两次大流行间病毒亚型变异导致的局部流行相比,危害后果明显不同。20世纪有四次流感大流行,分别是19191919的“西班牙流感”,1957-1958的“亚洲流感”,1968-668的“亚洲流感”。每一次疫情都给人类的生命、财产和经济发展带来灾难性的打击。

资料来源:成人免疫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