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的电话区号是多少?
行政隶属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
历史
三水区白坭镇银洲贝丘,证明三水早在四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聚居。据旧书记载,三水之地在秦代属于南海郡。西汉至东晋,属番禺、四会两县。隋唐以后,华中农民起义风起云涌,三水地区远离其郡治,政府鞭长莫及,成为“急难之区”。为了安抚偏远,利于统治,明朝在嘉靖五年(1526)分了34幅南海县地图。高要县地图17设置一个新的县,属于广州富。因县所在的河口控制着西、北西江、北江、绥江(三江汇合处)和绥三江的汇合处,取“三江汇合处”之意,定县故名三水?。
1913,三水县属粤海路;
1920,粤海路建制撤销,三水县直属粤西区复兴办;
1931,三水县划归粤西区绥靖公署管辖;
1936三水县划归广东省第一行政区管辖;
1938,三水县划归广东省第三行政区管辖;
1945,三水县恢复为广东省第一行政区;
1949 10 6月15,三水县被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
1949 10 6月17、三水县临时保安委员会成立,接管国民党三水县政权;
1949 10 10月29日,佛山军委成立,接管三水县,归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管辖。
1949 10 10月31日,佛山市人民政府成立,隶属广东中央行政公署,三水县隶属佛山市(县级市);
1949 11月,三水县钱智指挥部和中共三水县委成立;
1950 2月15、三水县人民政府成立,隶属珠江区佛山市人民政府管辖;
7月1950,1,撤销佛山市,设立佛山镇,隶属南海县,三水县直属珠江区。
1951年6月26日,恢复佛山市建制,三水县归佛山市管辖。
1952年,撤销珠江特区,设立粤中行政区。三水县隶属佛山市,佛山市隶属粤中行政区;
1956 1.4,撤销广东中央行政区,设立佛山特区。三水县原属佛山市管辖,属于佛山特区;
6月1958 165438+10月至3月1959,佛山区一度更名为广州区,三水县归佛山市管辖,佛山市归广州区管辖;
1959年3月2日,三水县并入南海县,隶属佛山市。
9月30日1960,三水县恢复建制,归佛山市管辖;
1966佛山升为地级市,由广东省和佛山市区双重管辖,三水县归佛山市(地级市)管辖;
1970,佛山地区更名为佛山地区,佛山市、江门市由地级市降为县级市,三水县归佛山市(县级市)管辖;
65438+1、0983年6月撤销佛山建制,成立佛山市(地级市),三水县归佛山市管辖;
1993年5月28日,三水县撤销,设立三水市(县级市),由广东省直接管辖,委托佛山市管辖。
2002年6月8日,三水市(县级市)撤销,设立三水区,隶属佛山市。
2003年6月8日,三水区成立。因西、北、绥江在境内交汇,故名三水。
行政区划
2000年,三水市辖4个街道(西南街、河口街、金本街、南街),7个镇(青岐镇、大塘镇、六合镇、乐平镇、范湖镇、白坭镇、芦苞镇),1经济区(云东海旅游经济区)。
2002年撤销河口街道,设立河口镇。取消范湖镇,去乐平镇;取消轻骑镇,去西南街。
2003年,三水撤市后,六合镇撤销,划归大塘镇。取消南街,去乐平镇;撤销河口镇、金本街,改走西南街;京口华侨经济区隶属三水区。三水区辖1街道(西南街道)、4个镇(芦苞镇、大塘镇、乐平镇镇、白坭镇)、2个经济区(云东海旅游经济区、京口华侨经济区)。
2008年,撤销云东海旅游经济区,建云东海街。大塘镇6个村并入京口华侨经济区,建设泾河镇。
2009年,泾河镇更名为南山镇。
地理环境
1.地貌土壤
三水区地形复杂,有低山、丘陵、平原、洼地等,土地利用具有多样性。三水区地形狭长,南北距离68公里,东西距离30公里。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属于半丘陵地区。西北部多为200~300m的低山和高丘,最高峰西平岭海拔591m。东部、中部和南部都是地势低洼的丘陵平台,河流自由流动,土地肥沃。西北部为低山和高丘,成土母质为砂砾岩、变质砂岩、花岗岩和石灰岩,约占陆地总面积的8%。遍布全区的丘陵区由砂岩、砂页岩和砾岩赤红壤组成,约占24.4%。其余为冲积平原和河网,土地肥沃。形成了“三山两水五分田”的土地分布格局。
2.气候
三水区地处亚热带,属于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雨量充沛,但分布不均,有时会发生洪涝、干旱等灾害。夏秋季常受热带风暴(台风)影响,雷电灾害频繁,属于雷暴多发区。影响三水区的气象灾害主要有:初春低温阴雨天气、台风、暴雨和强对流天气(强雷雨、大风、冰雹等。)夏天;冬季寒潮等。
温度:年平均温度为265438±0.9℃。65438+10月是全年最冷月,7月气温最高。年极端最高气温为39.1℃(03.7 . 15);年极端最低气温零下0.7℃ (57.2.11)。
降水:年平均降水天数(≥0.1)154.3天。年平均降雨量1682.8mm(4-9月:总降雨量的80%)。全年的雨季分为两部分:4-6月为第一个汛期,主要是锋面低槽带来的降水;7-9月为晚汛期,主要由热带气旋和热带辐合带造成。
日照:全年总日照时数为1721.7小时。一年中日照时间最长的是7月218.7小时,3月65.5小时。
雷暴:三水是雷暴多发区,历年平均雷暴日数为81天。
3.河
三水区河流纵横交错,西江、北江、绥江在此交汇。西江流经西南街和白坭镇边界,北江自北向南贯穿大塘、芦苞、乐平、西南等镇(街),通过思贤角与西江相连。此外,还有65,438+00条河流流经该区域,河流长度超过65,438+04.6 km,包括西南涌、芦苞涌、水漫河、轻骑涌、桥北涌、九曲河、左安涌、大面涌、刘寨分流涌、乐平涌。全区主要河流西江、北江水质保持良好?[13]。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经调查,三水区共有矿产资源16种,包括石油(含油页岩)、天然气、煤、铁、钨、锌、铋、石膏、泥灰岩(含花岗岩、石材)、盐、黄铁矿、磷、地下水、矿泉水、泥炭土(含粘土)、二氧化碳气等。还有1银矿和很多有一定储量的金矿。已开采的矿产有石油(包括油页岩)、煤、石膏、泥灰岩(包括花岗岩和石头)、黄铁矿和矿泉水?[10]。
野生动物
三水区有很多种野生动物。由于人口的增加,荒山荒地不断被开发,日益减少。
哺乳动物
建国后在六合镇山区多次发现老虎。当地民兵钟建清在1952 ~ 1959和1962共打死2只老虎和1只老虎,再也没有发现老虎。此外,县北部山区还有野猪、黄蝎子、豪猪、山猫、果子狸、猪浣熊、五浣熊、七浣熊、豹浣熊、松鼠、穿山甲等。全县都是田鼠,褐家鼠,蝙蝠?[14]。
家禽
候鸟主要有麻雀、燕子、鸭子等。有绿翅鸭、烤鸭、锡嘴鸭、圆头鸭、关公鸭等。其他还有鹧鸪、鹌鹑、雉鸡(也称山鸡。有花和白两种)、五更鸡(三趾鹌鹑)、画眉、喜鹊、乌鸦、白头翁、翠鸟、黄鹂(俗称黄鹂)、鹰(包括苍鹰、鱼鹰、尖喙鹰、崖鹰、弯弓鹰)、猫头鹰(俗称猫头鹰)、杜鹃(又名河马小厨师)。[14]。
鱼
流经县城的西江、北江水域鱼类种类繁多。主要有:嘉鱼(相传为嘉庆皇帝进贡之物,故名)、鳜鱼(又名桂花鱼、桂花鱼)、鱼、鲈鱼(分为白鲈鱼和桂花鲈鱼)、鲷鱼(又名鳜鱼)、比目鱼(俗称塔莎和龙里)、鳀鱼(即可分为白鲳鱼、黑鲳、李三鱼、黄鱼、鲶鱼、锦鱼、鳙鱼(即鳙鱼)、鲥鱼、鲫鱼、鲤鱼、竹贝鱼、鳗鱼[14]。
节肢动物、两栖动物、爬行动物
节肢动物包括虾、蟹、蜈蚣(俗称百足)、蝎子等。两栖动物包括青蛙(俗称青蛙)、石蛤和蟾蜍。爬行动物有龟、甲鱼(俗称水鱼)、蛇(包括蟒蛇、金环蛇、银环蛇、蝮蛇、眼镜蛇、草蛇、榕树蛇、三绳蛇、青竹蛇、水蛇)、蜥蜴(俗称四足蛇)、壁虎(俗称盐水蛇)。软体动物包括蜗牛(螺、螺)、贻贝、蛤、螺等。环节动物包括蚯蚓和水蛭(俗称鲣鱼)。两栖动物包括石蛙、泽娃等。还有炸鲫鱼等特色动物?[14]。
昆虫
主要有蜜蜂、蝴蝶、蜻蜓、螳螂、蚱蜢、蟋蟀、萤火虫、蚊子、苍蝇、金龟子(俗称搅花虫)、屎壳郎(俗称牛屎龟、笨屎壳郎)、蚂蚁(包括红蚂蚁、黑蚂蚁、白蚁)、蟑螂(俗称蟑螂)[14]。
野生动植物
树
主要有:木棉、榕树、樟树、木荷、乌桕、苦楝、葛木、柚、橄榄、马尾松、苦楝、垂柳、人面子、无花果、黄崖果、山菲、鸭脚木等?[15]。
一种竹子
主要有:竹竿、篱竹、竿竹?[15]。
药用植物
野生中草药主要包括海金沙、狗脊、骨碎补、竹叶、芦根、香附、石菖蒲、石菖蒲、瑞香狼毒(野生芋头)、半夏、天冬、茯苓、草芥(土太)、山药(怀山药)、大黄、莪术、郁金、豆蔻(草豆蔻)、香附。决明子、金钱草、牙皂、南瓜(葫芦叶)、千斤拔(鼠尾)、葛根、矮地茶、鸦胆子、墨利亚神女皮、紫荆皮、罗汉果、救必应、毛冬青、补骨脂、山楂叶、海桐皮(木棉皮)、木棉皮。颠茄根、穿心莲、车前草、白花蛇舌草、枸杞、络石藤、党参、半边莲、广东刘寄奴、田基黄、鹅不食草、苍耳子(白首乌)、豨莶草(中华绒螯蟹)、旱莲草(旱莲草)。
人类人口
1.三水市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2000年)
新安街道
194030
河口街道
23708
金本街区
26361
南边街道
28611
青祁镇
7042
大塘乡
34446
柳河镇
14220
乐平镇
30404
范湖镇
13,19
白坭镇
32163
芦苞镇
35415
总数
440119
2.佛山市三水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2010)
新安街道
云东海街30号
4.3白坭镇
8.38大塘镇
5.9乐平镇
7.5芦苞镇
6.5南山镇
5-总计
62.26 2011年,全区常住人口625375人,其中户籍人口397150人,均为非农业人口。全区出生人口4254人,出生率为10.75‰。死亡2309人,死亡率为5.83‰。自然增长人口为1945,自然增长率为4.92‰。三水区被评为“中国长寿之乡”,是广东省唯一富饶的长寿之乡。
三水区居民多为汉族,占总人口的99.7%以上。其余为壮族、瑶族、满族、土家族、回族、侗族、藏族、苗族、土族、黎族、布依族、蒙古族、朝鲜族、仡佬族、彝族、白族、傣族、毛南族、京族等少数民族,其中一部分是改革开放以来因人口流动而迁入的。大部分地区讲粤语——广府话和佛山话,而南山镇六合地区大部分村落讲客家话,约占总人口的3%。
经济
1.概观
三水位于广佛同城化西北边缘,广佛肇经济圈中部,是连接佛山和肇庆的重要核心城市之一。10 2009年6月9日,三水与四会市签订区域合作框架协议,大力推动广佛肇经济圈的拉起。在2012年度全国百强区评选中,三水在佛山五区中排名第二十、第三(第一,顺德区;第二,南海;第四,禅城区;高明区不排名)。
三水工业园2011列入佛山高新区核心园区,太阳能光伏及饮料产业基地入选省市联合项目。提高项目准入门槛,引进海尔、宝钢等项目147个,外资总量和投资强度创历史新高。加大项目实施力度,恒益电厂、艾康二期等1、91项目建成投产,预计年产值442亿元。深化政产学研合作,省医疗器械检测中心投入使用,能源与环境育种中心开工建设,新增5个企业工程中心。支持企业做大做强,打造1中国驰名商标。2家企业完成股改和券商内部审计,培育年纳税超2亿元企业。加快转型升级,电子信息、机械设备、食品饮料、先进制造业、特色优势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占产业比重越来越大;在全省率先将清洁生产引入农业,全省新增清洁生产企业14家。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稳步推进制造业主辅分离试点工作。金太阳大酒店被列为五星级酒店,实现零的突破,三水温泉度假村建成开业。加快农业园区和农业科技推广示范基地建设,不断优化农业结构。
2.一次产业
2011年,全区农业总产值达到55.28亿元,比上年增长4.6%。其中,种植业产值654.38+0.64亿元,增长5.7%;畜牧业产值271.3万元,增长4.1%;渔业总产值9.62亿元,增长3.5%。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374662亩,增长2.3%。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10743亩,下降0.5%;花生种植面积14737亩,减少0.5%;蔬菜种植面积186645亩,增长1.9%。粮食产量351万吨,下降0.2%;花生产量2500吨,下降4.4%;蔬菜产量40.75万吨,增长3.4%;水果产量2.83万吨,增长9.7%。全力推进农业园区建设,投资8440万元,已验收的农业园区建设面积约3.4万亩。全年补助示范基地10718400元,花卉大棚建设面积约614亩,水产保温棚面积约1171亩。推进优质高值竹壳鱼养殖,苗种数量和养殖范围分别由上年的50户、800亩、333万尾增加到100户、2000亩、600万尾。推进“一村一景”绿化建设,种植树苗4.5万余株,完成30个示范村建设,新增或改造绿地约30万平方米,完成低效林改造和生物防火林带建设1.255亩?[16]。
3.二次产业
三水县的工业基础本来就很薄弱。1949,西南街只有火柴厂、酱油厂、犁厂、烟厂等几个小作坊。建国后的前30年,虽然建立了一些工业企业,但发展缓慢,生产水平低下,产值停滞不前。到1979,全县工业总产值为65438+3200万元(1990不变价,下同)。
改革开放初期,全县工业总产值为654.38+0.56亿元,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35.52%,而全县工业产值只有3000多万元。1985全县工业总产值6.58亿元,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工业产值大于农业产值;全县工业总产值654.38+0.9亿元,比654.38+0.980高出5倍多,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42.45438+0%。1992全县工业总产值27.2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56.11%,成为三水经济的有力支柱。在县域工业中,涌现出一批年产值过亿元、年利税过千万元的企业。比如广东健力宝饮料厂,年产值超过6543.8+0亿元,年税收利润超过1亿元。县域工业还拥有健力宝、李强系列饮料、三鹿牌、三湖牌水泥等一批国家、部门和省名牌产品。1992年,名优产品年产值达到10多亿元,占全县工业产值的40%以上。
随着工业的蓬勃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该县已形成以建材、纺织、饮料三大支柱产业为基础的工业体系。这三大支柱产业总产值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60%以上。全县工业(含乡镇企业)形成了年产水泥200多万吨、石膏1.8万吨、各种建筑陶瓷上千万平方米的建材工业规模,年产健力宝、浓啤酒及系列饮料、金桑可乐等饮料40多万吨的现代纺织工业规模和饮料工业规模(全县人均饮料产量连续多年居全省第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该县形成了以饮料、建材、包装(易拉罐、塑料瓶、纸箱)、有色金属(镀锌板、铝型材)为主体的新型工业体系。?[17]?
4.第三产业
2008年,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西南街道被评为“中国饮料名镇”。2010年9月28日,为期三天的第三届中国三水饮料文化节在三水启动。值此喜庆之际,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授予三水“中国饮料之都”牌匾。
三水区将饮料产业作为六大主导产业之一,依托西、北、穗三江交汇的优质水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饮料产业,积极培育健力宝、李强、花梨等全国知名饮料品牌,引领中国食品饮料产业快速发展。特别是在西南街“中国饮料名镇”的基础上,还引进百威、红牛、可口可乐、羊协成等国内外大型知名餐饮企业。形成了中国最具特色的饮料产业集群。
三水区现有食品饮料企业184家,相关配套企业60家,初步形成了以饮料包装、饮料制造、饮料销售为主的饮料产业格局。据统计,2009年三水区完成工业总产值654.38+0397.85亿元,其中食品饮料业完成工业总产值67.29亿元(不含配套产业产值89.29亿元),销售额30亿元,纳税3亿多元(不含配套产业纳税3.5亿元)。全区饮料行业获得中国名牌产品2个,中国驰名商标2个,广东名牌产品1个,广东著名商标1个。目前,一批企业正在积极申请中国驰名商标和广东驰名商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