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融《论语注》简介
我给你提供几个版本的介绍,你可以从中选择:
1.《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是孔子的弟子和他的弟子编辑的。孔子学说的核心思想是“仁”,贯穿《论语》始终。
孔子(公元前552年或公元前551-479年),名丘,春秋末期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论语》各章的排列在内容上没有必然的联系,每一章、每一节都是独立的。它涉及的领域很广,记录了孔子对哲学、经济、政治、伦理、美学、文学、音乐、道德等方面的评论。它是研究孔子及其创立的儒家学说的主要文献。
《论语》是中国古代思想家、世界十大历史名人孔子的弟子们记录的言行录。写于战国初期。因为秦始皇焚书坑儒,所以鲁人口头传授的书只有20本,齐人口头传授的书有22本,西汉孔子住所的墙上发现的书有21本。西汉末年,张瑜完善了《论语》,并在《鲁论语》和《齐论语》的基础上形成了另一种学说,称为《张厚论》。东汉末年,郑玄在《张厚论》的基础上撰写了《论语注》,参考了《齐论语》和《古论语》,也就是现在的《论语》版本。《论语》和《古论语》很快就消亡了。《论语》共20篇492章,其中约有444章记载了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及时谈及的话,48章记载了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相互谈及的话。
《论语》作为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内容广泛,大多涉及人类社会生活的问题,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和道德行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直到近代新文化运动,两千多年来一直是中国初学者的必读之书。
五四以后,作为封建文化象征的《论语》被列为批判和否定的对象。虽然有新儒家的研究和倡导,但在中国民主革命的背景下,儒家文化并没有在中国形成新气象。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不得不重新选择新的思想和文化。这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是社会主义新文化的诞生和发展。
2.《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书。
孔子(前551-前479),名仲尼,春秋时期(今山东曲阜)人。儒家创始人,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影响深远。
孔子的祖上原本是宋朝的贵族,后来为了避宫灾而迁居鲁。孔子的父亲是武士,虽然也在贵族之列,但地位很低。孔子三岁时,父亲去世,跟着母亲过着清贫的生活。孔子年轻时做过“任命官”(管理仓库)、“骑马场”(掌管牛羊牧业)等小官。鲁主政时,孔子担任中都宰、大石口(主理正义,与司徒、司马、司空三清并列)总经理。鲁十二年(公元前498年),孔子被“摄于大石口”。马蓉简介孔子因与、叔侄和师政见不合,离开鲁周游列国,希望在他国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他去过魏、宋、陈、蔡、楚等国,没有得到重用。晚年回到鲁,专心讲学,整理古文献。他编修《诗经》和《尚书》,并根据鲁史家记载的《春秋》进行编辑,使之成为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孔子讲学,学生多达3000人,其中名家72人。
《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由孔子的学生及其复译者记录整理。到汉代,已有《论语》(20)、《论语》(22)、《古文论语》(21)三个版本。东汉末年,郑玄以《鲁论语》为底本,参考《齐论语》、《古文论语》整理编辑了一本新书,并加以注释。郑玄注流传后,《论语》和《中国古代文学论语》逐渐消失。后世的《论语集注》版本主要有:三国时魏的《论语集注》、南北朝时梁黄侃的《论疏疏》、宋代的《论语集注》、朱的《论语集注》、清代刘宝南的《论语正义》等。
《论语》涵盖了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学艺术等诸多方面,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在表达方式上,《论语》是记录散文的典范,语言简练,形象生动。在编排上,《论语》没有严格的编纂体例,每篇都是一章,每一章都是一章。文章和章节没有紧密的联系,只是粗略分类,出现重复章节。
3.《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集,是重要的儒家经典之一。组装工作由孔子弟子和弟子完成。
《论语》名称的由来,班固《汉书·文艺志》说:“至于《论语》,孔子回应弟子时,人与弟子互相说话,听到了孔子的话。当时的弟子都有自己的笔记。因大师为卒,弟子照编而成,故称《论语》。”这种说法总体可信。原始记录出自多人之手,最后整理到战国初期,主要是参加过战争的人。
`,kY-QdE0管理休闲网_ze+A2g7Z
《论语》目前有20部,内容主要是伦理和教育。《论语》在汉代流传于《鲁论语》、《齐论语》、《顾论语》等不同的书籍中,后来统一于《郑玄》。现存旧注有颜《论语注》、《论语注》、清代刘宝南《论语正义》,今注有杨伯钧《论语注》。
四。《论语》导论
《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重要经典,是孔子弟子和后世学者记述孔子言行的记录性著作。这本书最后定在战国早期。因其通俗性,难以确定具体作者,但却是孔子思想最集中的记录。
孔子(公元前552年或公元前551-479年),名丘,春秋末期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孔子原本是商朝的一员。他的前任是宋朝的大臣,后来被调到山东。孔子出生时,家道已衰,但早年受过良好的贵族教育,对礼、乐、射、御、书法、数学等传统艺术非常熟悉。孔子很聪明,非常谦虚,好学,所以他的知识一天比一天进步。到了30岁,他以博学闻名于世,开始招收弟子,教授诗、书、礼、乐等古代文化典籍。他一方面系统地总结了前人的文化思想资料,同时结合春秋末期动荡的社会形势,对一系列伦理道德和社会政治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从而创立了儒家学派。
孔子早年在鲁国统治者姬手下担任掌管仓储、牛羊的小官,能够尽职尽责。因为鲁国内乱,他曾经在齐国生活过。之后回鲁讲学,弟子达3000人。50岁以后,他曾被鲁国国王委以官职,让他做个放羊人,主管鲁国的司法工作。他希望加强君主的权威,削弱大医的权力,被迫弃官离开鲁。这个当官的期限不超过五年左右。此后,孔子为了宣扬自己的政治理想,去过魏、曹、宋、郑、陈、蔡、楚等诸侯国,并在魏、陈长期停留。但他始终没有得到参与各国政治活动的机会,也没有找到一位英明的君主来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他一般只得到支持和勋章,经常受到冷遇和迫害。在此期间,孔子坚持不懈地进行学习和教育,多次与弟子讨论人生和社会的重大问题,留下了许多著名的言论。公元前484年,经过大约14年的漂泊生涯,孔子终于回到鲁,把余生奉献给了文化教育事业。他一边继续讲学,一边整理文化典籍,编辑了《诗》、《蜀》、《李》、《越》、《易》、《春秋》等六部古籍,编成了最后的教科书。孔子晚年在鲁受到了很高的礼遇,但仍未得到真正的重用。独子孔鲤和他的两个重要弟子颜渊和鲁兹都死在了他的前面。公元前479年,孔子病逝于家中。鲁哀公专门写了一篇关于马融的悼词,他的弟子们为孔子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并守孝三年。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是“仁”。“仁”最简单的表达就是“爱”,即对人的尊重和同情。孔子认为,一个人要达到“仁”的标准,就必须“克己复礼”,通过自我约束和克制来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从而达到礼的要求。他说:“仁者,欲立而为人,欲达而为人。”也就是说:我想在社会上自力更生,顺利度过职业生涯,也想帮助别人这样做。孔子的学生把他的处世之道概括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体现了一种相互关心、平等相待的人文精神。总的来说,孔子把“仁”作为道德的最高标准,它也是道德的总体。孔子还提到了很多其他的道德名称,比如忠、孝、义、信、诚、俭。但在他看来,这些名属于地方性的东西,能成就一件或几件事,是值得肯定的,但不能算是“仁”。“仁”这个概念在《论语》中出现了100多次,是理解孔子思想的关键。
孔子把以“仁”为核心的伦理道德思想贯彻到政治领域,提出了“仁政”理论。他希望统治者“勤俭爱人,使人民赶上时代”,反对对人民的过度剥削和压迫,提出了富民利民的主张。他还希望统治者“以德治国”,反对盲目使用严刑峻法。而是应该首先以严格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以身作则,通过道德影响做好政治工作。春秋末期,礼崩乐坏,社会处于大变革时代。孔子不满当时的社会变革,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政治。但同时,他又敢于承认社会政治制度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得有失,做出局部的修正或改进。
在天道观上,孔子并不否认鬼神的存在,但他对鬼神持怀疑态度,主张“远离鬼神”。与天命相比,孔子更重视人事,强调人的主观努力,优先讨论和解决世界上的实际问题。总的来说,孔子尊重理性,否定迷信,这在几千年里对中国人的思想和精神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与他的政治生涯相比,孔子一生在教育领域取得了更大的成就。春秋以前,学问在官府,文化知识被贵族垄断。孔子发起私人讲学,面向社会广泛招生,通过传授文化知识培养政治人才,对后来的历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据说孔子有3000名弟子,其中72人精通六艺。孔子死后,这些人继续游历各诸侯国,促进了政治制度从贵族制向官僚制的过渡。同时,他们从不同方面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传播了古典文学,为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局面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孔子通过四五十年的教学实践,一方面教出了很多优秀的学生,让这个世界桃李满天下,另一方面也总结出了很多重要的教育经验。在教育对象上,孔子主张“有教无类”,指出人性是可以教育的。在教学方法上,他提出“因材施教”,重视启发式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孔子对知识的来源、求知的态度、求知的手段都有过许多精辟的论述。
作为研究孔子思想的第一手材料,《论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不是孔子自己写的,而是孔子去世后,他的学生根据笔记和回忆整理出来的。其中,我主要记录了孔子的言行,也记录了孔子的一些学生的言行。班固《汉书·艺文史》大体说:“至于《论语》,孔子回应其弟子、同时代人、弟子之言,闻孔子之言。当时弟子各有记载,夫子为卒,夫子依编,故称《论语》。”班固认为,《论语》中的“伦”是编纂的意思,“语”是语言的意思,《论语》是把“从大师的语言中得来的”编纂成书的意思。后来对《论语》命名的意义有了一些不同的看法。今天看来,班固的话更贴切。
《论语》的体例并不严谨,这是由实录体例的编纂特点决定的。一般来说,一篇文章就是一章,是章的集合。全书***20篇,约500章。每章联系不紧密,大致遵循同类。第一章第一句以两个字作为整个标题。全书* * *约1.2万字,平均每章24字左右。最短的一章不到10字,最长的一章也就300多字。
纵观全书,论述的方式并不完整系统,感受也是零星分散的。然而另一方面,《论语》也显示了被记录作品的独特力量。语言含蓄隽永,故事简洁生动,往往能体现一些长篇论述所不能表达的思想深度,体现一些长篇论述所不能体现的人物性格和环境趣味。同时,《论语》灵活的编纂形式实际上大大增加了全书的内容,从多个方向和角度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性格、才情、兴趣、生活环境和时代背景,有利于读者全面准确地了解孔子及其思想。无论从思想价值还是艺术魅力上,《论语》都是必读之作。
关于《论语》的编纂日期,史料中没有明确的记载,只能通过研究原文来推断。这一版《论语》篇幅较短,但有许多章节相互重复。有些词完全一样,有些有增减,有些略有不同但意思相同。只能得出一个结论:孔子的言论被当时所有的弟子记录下来,然后编成一本书,所以被反复引用。
换句话说:《论语》不是一个人编的。进一步分析表明:《论语》中的一些章节是孔子的弟子写的,而另一些章节是由他的弟子传下来的,包括曾参、张子、夏紫和闵子骞的学生。从唐代的柳宗元开始,很多人认为是学生参与了《论语》最后加工成书的过程,这是普遍可以接受的。因为曾参是孔子最小的学生,《论语》中最新的材料是曾参临死前对鲁国大夫孟说的一段话。此外,《论语》中提到曾参被尊为“子”,关于曾参的注释比孔子其他弟子还多。从曾参和孟的生活年代推断,最后一部《论语》成书于战国早期,约公元前400年。
《论语》流传到汉代,有三个不同的版本。《论语》是鲁人传下来的,有20条,我们今天看到的《论语》的内容就靠它了。《论语》是齐人传下来的,有22条,比《鲁论语》多了两条:问君而知。《论语古本》是汉末在曲阜孔子故居的墙壁中发现的,有21篇,内容与《论语》基本相同,只是《论语》最后一篇《尧曰》中有一段子张文的话除外。这三类书除了篇数之外,章节号、正文、解释都不一样。西汉末年,大臣张裕先学《论语》,又学《齐》。他择善而从两个版本,以《论语》为主题,编修了一个版本。张瑜师从汉成帝,后封为安昌侯,所以他的修订版很快风靡世界,被称为“张厚伦”。东汉末年,著名学者郑玄在张厚学说的基础上,参照《论语》和《古论语》对《论语》进行了注释,保存了汉代《论语》版本异同的一些信息。郑玄注今已失传,敦煌、甘肃、新疆等地出土了唐代手抄本。《汉魏注》是三国时人言和编的,是目前所见最早的完整注释。
汉代以后,关于《论语》注释和研究的书籍越来越多。据杨伯钧估计,历代对《论语》的研究著作可能多达3000部。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著作有的《集解》,梁的《论南朝疏义》,汇集了魏晋时期对儒学的新阐释。这本书在唐朝以后就消亡了,直到清朝乾隆年间才被日本归还给当代世界。北宋时,邢秉在言和《吉杰》的基础上撰写《蜀》,清代编纂《十三经注疏》时采用了这一方法。南宋朱的《论语》在研究方法上不同于汉唐儒学,是宋儒之《论语》的代表作,影响元明数百年。考证兴起于清代,刘宝南的《论语正义》集中了清代《论语》的校勘研究成果,学术价值很高,上世纪30年代被上海世界书店收藏。接近程树德的《论语》和杨树达的《论语》,对继续考证研究《论语》有很大的参考价值。钱穆的《论语新解》和杨伯钧的《论语注疏》较早地尝试了《论语》的通俗化,注释简练,翻译白话,内容注释通俗化,做到了雅俗共赏,可以为普通读者阅读《论语》提供参考。
5.《论语》是人类文化遗产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在过去的2500年里,《论语》可能是世界上被读得最多、最熟悉的书。现在,人类终于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纪。但是如何面对20世纪强盗留下的洞呢?早在198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发表宣言:“人类要想在21世纪生存,就必须回到2500年去学习孔子的智慧。”
《论语》是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谈话。谈就是讨论,谈就是告知,让人有所悟。《论语》汇编了孔子的主要观点,如政治观点、教育观点、经济思想等。孔子对一些人和事的评论也被编了进去。
《论语》共有20篇,493章。大部分的记录都是孔子在回答弟子的问题后做的。有的没有问,而是记录了孔子的言论。他们有的回答了王公大臣和各界人士的问题,有的回答了孔子弟子的问题。
宋朝宰相赵普说:“半部论语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