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最北部天镇县的历史
天镇县位于山西省最北部,山西、河北、内蒙古三省交界处。边境面积1635平方公里。自秦汉以来,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虽然这里的经济在历史上一直处于弱势地位,但由于其突出的地理和地形优势,是中原与北方地区的天然分界线,使得中原历代王朝不断在此筑城、筑堡、屯兵、镇守,与北方少数民族作战。由此,天镇被命名为“边城”,有着悠久多彩的边塞历史,也继承了大量宝贵的边塞文化遗产。在边塞的历史长河中,说到天镇的往事,人们常说:“先有新平堡,后有天镇。”新平堡是天镇县北部的一个村庄。作为军事要塞,最晚建于西汉。历史上首次出现“天镇”是在1646年(清顺治三年),朝廷将当时的“天成卫”和“陆贞卫”合二为一,称之为天镇卫。随着民族的融合和国家的统一,1725年(清雍正三年),“天镇卫”改为“天镇郡”。可见天镇县是由一个军事基地慢慢发展起来的。这个基地的作用早在战国时期就发挥出来了。赵襄子拥有戴军后,它成为赵国的北部边境。赵武灵王之后,历代中原王朝继续抵御来自南方的入侵之敌。唐朝在这里建立了天成军。到了明代,这个基地的规模和功能发展到最大,被称为三晋北门的锁钥,东路最冲,是大同镇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时朝廷在天镇设置了大同东路和新平路。仅天成卫和卫就驻扎了一万多士兵,所有城堡也都驻扎了。该镇不仅是军事要塞,也是重要的贸易港口和交通要道。明朝隆庆年间,朝廷在新平以西设立西马城,作为对外贸易口岸,不仅与北方少数民族,还与中亚、西亚、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进行贸易。清朝康熙皇帝西征,葛尔丹在此地凯旋,慈禧和光绪皇帝在八国联军占领北京时西逃,留下了发人深省的传奇。悠久的边塞历史也为天镇造就了大量的军事人才。历史上,武进士、武举七十余人,大大小小的官更是不计其数。明代关雎州中路副将,不仅担任过田司令和总政总监,还在1592年(万历二十年)和1596年(万历二十四年)两次抗倭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他死后,万历皇帝命礼部设坛祭奠,并追授他四代官员一等奖。两千多年来,在这片土地上,北方的游牧民族和中原的农耕民族反复对抗、碰撞、交融,这里发生过无数次战争。据史料记载,仅嘉靖十四年至嘉靖三十三年,就发生了八次战争。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古代天镇的历史主要是一部边塞和军事史。丰富的边塞文化遗产天镇的边塞文化遗产主要分为三部分。首先是边塞遗址。它主要由长城和城堡组成。现存最早的长城是汉长城。位于河北省怀安县平原堡与昔阳河交界处,南北走向,长约5000米。还有北魏长城遗址,只剩下残迹和地基,从新平儿到平原头明长城南侧约6000米长。长城在明代保存得最好。明长城是万里长城进入山西的第一段,北起河北淮安,西至鸡鸣省平原头,向西南延伸至阳高县十九墩,全长68.5公里,其中现存完整城墙33公里。中国的长城是用土垒成的,一般高6-10米,宽5-8米,每隔100米设一个敌台,高15米。李二口长城是保存最好、最具观赏性的一段。冬天大雪过后,从远处看,在白色的山野中,长城像一条黄龙从东向西蜿蜒而行,十分壮观。沿着长城,有190多个桥墩和桥台。这些桥墩根据距离敌人的位置、大小和功能,分为大边墩、二边墩、腹火墩、火烽墩和火道墩。除了长城和码头,还有许多城堡。明郑德《大同志》记载,郑德八年(1513),天成卫有43座堡垒,镇禄卫有26座堡垒,包括瓦窑口堡、华门堡、保平堡、永嘉堡、新平堡、平原堡、镇口堡、镇宁堡、天镇城。这些城堡有的是砖砌的,有的是夯土的,大的有一两千兵,小的有二三百兵。查天镇的地名,有很多叫“包”、“口”的村子,水磨口、榆林口、白羊口、马市口、平原口、瓦窑口等。长城、城堡、码头和天然的梅峪口共同构成了一个功能齐全、有机统一的战略防御体系。其次,有边塞风格的建筑和文物。这些文物充分反映了汉族与北方少数民族文化交融的特点。最典型的是关外巨庙慈云寺,始建于唐代,原名Hokkeji。分别在辽代和明代重建。这座寺庙规模宏大,布局严谨。特别是一对钟鼓楼,是上下两层的圆形建筑,形似北京的祈年殿。将辽金元北方少数民族的建筑精髓与汉文明巧妙融合,全国绝无仅有。1955夏家沟出土黑釉花坛,黑釉坯体,灰白色胎莲花,卷云纹,造型典雅大方。是辽瓷的代表作品,国家一级文物,故宫博物院收藏。第三是韩集团。有沙坡梁汉群、平原堡汉群、张西河汉群,封土堆50余座,距今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是东汉时期镇守边境的将士之墓。此外,还有明代骠骑将军余韶安之墓、清集镇副司令罗光干、高策之墓。2006年,慈云寺和沙坡梁汉群都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