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一上册历史必考知识点汇总
夏商西周历史知识点的变化初一上册必考
第一,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是“天下之家”
1.建立时间:约公元前2070年。2.创始人:于。3.首府:羊城。4.政府机构:城堡、宫殿、军队、刑法和监狱。
(一)夏朝成为中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1,夏朝以地域划分国民(九州);部落以血缘划分人;
2.建立压迫人民的国家机构:军队、刑法和监狱;
3.“皇位世袭制”取代了“退位制”,开始“统治世界”
“世袭皇位制”取代“退位制”应该是一种社会进步。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导致私有制的产生和对立阶级的出现。
夏季灭亡的原因是:夏杰专制、放荡,大兴土木,剥削人民。
第二,商朝的建立
公元前1和1600年,商汤建立商朝,定都于博。
2.盘庚迁都:公元前65438年+公元前0300年。
3.商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政治上: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
经济上,青铜器广泛应用于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明。
在文化上,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成熟的文字。
第三,西周的建立
1.建立时间:公元前1046年。
2.创始人:周武王
3.都城:濠江(今Xi安)
4.西周的政治与经济
政治:分封制
农业:农作物品种增加,实行人工灌溉。
手工业:分工精细(数百工人);原始制瓷更为普遍。
建筑行业:“瓦”开始用于建筑。
第四,西周的灭亡和东周的建立
1,西周灭亡时间:公元前771,狗军攻入濠井。
2.东周初: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今洛阳)。
5.夏商周的灭亡有什么相似之处?我们能从中学到什么?
(1)荒淫暴虐的君主会被人民抛弃。
(2)统治者要勤政爱民,政策要符合人民的意愿;任人唯贤,博采众长。
(3)获得的帮助多,失去的帮助就少。
分封制的功能
《春秋战国政策》在西汉刘向编撰纣王分封制内容中的作用:“授民以地”诸侯国的义务:服从纣王,治理诸侯国,保卫纣王。.....血缘、姻亲、姻亲、功勋、分封人员基础上的前贵族a .加强周王室与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b、促进边远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二、军队、刑法与礼仪教育1、夏商周国家统治人民、军队、刑法——暴力手段礼仪教育——怀柔政策、军事刑法:对外作战、对内镇压、抵抗礼仪教育:配合暴力镇压、调节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的“春秋”、“战国”名称的由来是1。春秋时期(公元前770-476年)奴隶社会的解体,从统一走向分裂。2.战国时期(公元前475-221)封建社会的形成从分裂走向统一。它是由中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孔子》编纂的。
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春秋时期封建领主称霸的原因和目的
原因:周失去了从前的权力。(表现在诸侯不听皇帝的命令,不履行自己的义务,政令被诸侯所征服。)目的:为了拥有支配其他王子的权利。得到了周曾经享有的政治经济特权。)
首先,齐桓公占据主导地位。
1,齐桓公第一霸理由:
政治经济上,管仲任丞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根本原因)
战略手段提出了“尊王拒洋”的口号,顺应了当时的政治形势和民心。
自然条件优越的地理位置(东方大国,鱼盐优势,经济富裕)
2.齐桓公霸权的象征是葵孟(公元前651)。
二、问鼎中原(楚谨争霸)
1,晋文公占优:632年城濮之战前——以少胜多(避三宅)
2.楚庄王争霸:泰之战前597年(不飞则已,飞则上天。不唱就有。
3.宋襄公的霸权:彻底失败
4.秦穆公主宰西方;吴越在江南争霸。
第三,团结连横
1,战国七雄分晋:赵、魏、韩。春秋时期的原始国家是齐国(田取代齐国,继续使用齐国)、楚、秦、燕。
2.七位英雄(姓名、地点)
3.结合连横。
秦孝公即位,任命魏阳为丞相,实行变法,即“商鞅变法”,大大加快了秦国废除奴隶制的进程,国力迅速提高,秦国逐渐发展成为七国中最强大的国家。
秦国著名的夫妻:张仪。
魏公孙衍、苏秦。
四、如何看待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
原因:
春秋战国时期,东周王室衰落。
(2)生产力的发展使得社会经济发展。
(3)诸侯国实力增强。
目的:
争夺土地、人口和对其他诸侯国的统治
自然:
实质上,“无正义的春秋战争”和霸权战争都是为了满足奴隶主扩张领土、掠夺财富的私欲。
五、春秋战争的影响
被动给人们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和痛苦。
正1加快了中国统一的步伐。
2、加速了新旧系统的更替过程。
3.促进民族融合。
4.促进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与交流。
从传统的铁牛耕到制度变迁。
铁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
第一,从千偶到个体养殖,从“千偶到个体养殖”
1,铁制工具和牛耕
牛耕:它出现在春秋时期,流行于战国时期。
意义: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
千耦其云——公功已晚。
个人耕地分割更快
第二,竞相改革的时代潮流
魏——李悝;楚国——吴起;韩国——申不海;齐——邹忌;秦国-商鞅
第三,商鞅变法
1,历史背景:
(1)封建经济发展的需要
战国时期,牛耕这种铁制工具的普及,提高了生产力,出现了新的生产方式(“公作晚,分田快”)
(2)为了充实强兵,各诸侯国相继进行改革。
2.商鞅变法的目的:引进人才,充实强兵,加强变法。
3.时间:公元前356年的秦孝公。
4.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5.商鞅变法的作用(意义)。
政治上,秦国废除了旧制度,建立了新制度,秦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军事上:秦军的战斗力有了很大提高。
经济上:秦国社会经济发达。
6.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
1,直接具体原因:阿沁肖红对B改内容的支持,对C商鞅策略的支持,对D人的支持。
2.深层次原因:
a顺应时代潮流(根本原因),B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
秦孝公死后,商鞅被处死,那么变法是成功还是失败?为什么?
判断一项改革成败的标准在于其目的是否达到。改革者的个人悲剧不能与改革的成败混为一谈。
7.商鞅变法成功的启示;
(1)改变不会一帆风顺,一定要持之以恒。
(2)改变需要勇气,即使付出血的代价。
(3)顺应时代变化,才能推动社会进步。
如何学好初一历史做好预习听复习三步走?课前认真预习,可以让学生对要讲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有一个简单的了解,找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以便在讲课时得到解答或向老师提问。上课认真听讲是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关键。
历史是一门记忆力很强的学科。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过程、历史观念等知识的获取是通过记忆来完成的,这是学好历史的第一步。没有对历史知识的牢固记忆,就无法理解和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