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拜与恐惧:玉溪地区蛇的禁忌分析】玉溪修路挖出两条蛇。
关键词:玉溪蛇禁忌图腾崇拜蛇法
玉溪位于云南省中部,辖红塔区、江川、新平、峨山、澄江、通海、华宁、易门、元江八县一区。辖区总面积15286平方公里,人口230万(2010),有汉族、彝族、壮族、傣族、回族、苗族、白族、蒙古族、哈尼族、拉祜族等民族。这里山川秀美,物产丰富,是古代云南的发祥地,汇集了中原文化、西北游牧文化和东南沿海文化,孕育了灿烂的云南青铜文化。
通过实地调查,笔者了解到当地人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与蛇有关的禁忌习俗。
一、玉溪地区蛇的禁忌习俗
江川人认为,房屋内发现蛇是祖先的灵魂告知晚辈家中有恶鬼,不能安宁。这种蛇是杀不死的。它必须烧纸烧香祈祷,用火钳夹起,送到村外。
新平平掌乡的拉祜族,出门碰上蛇被认为不吉利,必须马上归家。看到蛇蜕皮钻洞,预示着有人要死了或者其他重大灾难要发生。如果有人发现蛇在蜕皮,应立即脱下帽子和一件衣服,放在离蛇不远的地方,说明人在蛇之前已经蜕了壳,灾难可以避免;如果发现有蛇在打洞,来不及打死,就往洞里塞一点破棉布,说明破棉布救了人的性命,以免酿成大祸。另一方面,新平的彝族人忌讳看到蛇换皮,蛇吞青蛙,猫驮蛇。他们认为看到这些奇怪的预兆就会有灾难发生,需要请巫师做“百解”来解除邪恶和污秽,才能平安无事。
元江的哈尼族打粮时,如果有蛇掉进粮船里,会被视为不吉利。船不能把粮食放进仓库,但会倒进流水里丢弃。
峨山彝族人认为彩虹是蛇的化身。哪里有彩虹,哪里就有蛇。因此,当天空出现彩虹时,禁止从井里打水和喝水。因为这时彩虹(蛇)正在“喝水”,抢了彩虹(蛇)的水吃,晚上肚子会疼。
新平的哈尼族,江川的汉族,红塔区的彝族,最忌讳在立秋那天看到蛇。因此,禁止在立秋当天到田间从事生产劳动,以避免遇到蛇,也就是所谓的“绊脚绳”。
在玉溪地区,两条蛇交配是一种禁忌,它预示着死亡或重大灾难。
二、江川李家山青铜器与蛇崇拜
经过1972和1992两次大发掘,玉溪地区江川李家山古墓葬中出土了大量具有古滇文化典型特征的青铜器。在这些出土的青铜器中,有蛇的图像图案和形状,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在这些出土的青铜器中,有许多雕刻的蛇形图案。从战争中使用的武器,士兵穿的青铜盔甲到生活中使用的缝纫盒、桶,都雕刻有蛇形图案,体现了平衡、和谐、对称和优雅的曲线之美。有蛇图像的青铜器反映了古代云南社会生产、生活和战争的各个方面,如蛇头铲、蛇形洞雕等生产工具,蛇头纹钹、蛇头剑、蛇头柄等武器,五牛丝盒、六鹿铜锥等器皿,以及反映祭祀活动的老虎和鲁牛的存放。而那些精致的装饰扣,造型的底部几乎都是单蛇占据或者两条蛇交织在一起。如“两头牛交配扣饰”和“二虎一豹吃牛扣饰”等等。“长方形蛇边扣”是用八条蛇缠绕在一起装饰的。《站豹》、《站熊》、《喂牛》、《骑士猎鹿》等青铜艺术作品,都是靠底部的一条或两条蛇。这些青铜文物中的蛇形象与它们想要创造的主要形象没有密切联系。在艺术配置上,底部的长蛇从脚开始连接主体部分的许多人,使整个构图有一种向前滚动的运动感。从民俗学的角度看,司马迁在《史记·西南夷列传》中对“云南”文化的描述表明,“耕田聚城”是最突出的文化现象。古滇人是以种植水稻为生的农耕民族,善于经营农业。他们以土地为依托,这些青铜器所塑造的蛇形象代表了他们观念中的土地。“蛇是古滇人的农神。蛇是古滇人的图腾崇拜。”[1]
蛇的形象如此频繁地出现在古代云南的青铜器中,而且是独一无二的,这是图腾崇拜在青铜艺术中的反映,这些古代云南青铜文化真实地反映了古代云南人民对蛇的崇拜,对蛇的自然崇拜或原始宗教文化形式,并逐渐演变和扩展到武器铸造、农具生产、日常生活和装饰品等各个领域。
云南王金印,晋宁石寨山古墓葬出土,“蛇钮平,蛇背有鳞,蛇头举至右上”,[2]代表云南王国统治者的至高权力。证明了古代云南统治阶级崇蛇信蛇的文化特征,这也是西汉所认可的。《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汉武帝赐王银于滇。
云南王金印的发掘进一步证明了古滇人对蛇的崇拜及其自然崇拜文化。同时,在晋宁石寨山M 13: 3的铜鼓残片上,有一个身着“典”的骑士,赤裸的小腿上纹着一条蛇。很明显,这个骑士通过纹身将自己与图腾融为一体。一方面,他表达了对图腾的崇敬和崇拜,另一方面,他祈求它的保护。
三、蛇的禁忌:崇拜和恐惧
图腾文化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最奇特的文化现象之一。“氏族以一个图腾为标志或徽记,把图腾当作氏族的守护神,形成相应的礼仪、制度、禁忌和习俗。”[3]图腾不仅是氏族、部落乃至民族的祖先,也是地位很高的自然神。
为了得到图腾神秘力量的保护,氏族要举行图腾祭祀,如用服饰、歌舞模仿图腾动物的形状、声音、动作等。绘画和雕刻图腾图像也用于装饰房屋、帐篷、旗帜、看台和器皿,或作为纹身图像。[4]
图腾崇拜在宗教信仰中占有很大的地位,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各种严格的禁忌习俗的存在。关于图腾有各种各样的禁忌,最常见的就是不杀本氏族的图腾动物,不吃图腾动物的肉,不破坏图腾植物等等。蛇作为古滇人的图腾崇拜,在日常生活和思想意识中形成了一系列关于蛇的禁忌文化。玉溪地区流传的各种蛇禁忌习俗,是蛇图腾崇拜文化的残余。
弗洛伊德把冯特对禁忌的双重特征的研究表述为:
禁忌所拥有的动物、人类或地域都是“魔鬼般”的,既不是“神圣的”,也不是后来所说的“邪恶的”。严格地说,“不可侵犯之物”的这种中性含义被“禁忌”一词恰当地表达了出来,因为它强调了一种“神圣”或“邪恶”之物的特征:害怕与它们接触。[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