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舞》是一部什么样的小说?
一方面,有很多关于清朝闭关锁国的讨论,但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来看,中国人走向海外,尤其是有文化修养或相当社会地位的人,在商业贸易或其他事务中获得一席之地,直接了解世界潮流,更为重要。也就是说,主要讨论第二个方面——“闭门造车”的影响。
康熙在闭关锁国中负有最重的责任,尤其是不准中国人出国的禁锢。
清朝初年,有极其严厉的海禁。当时,郑成功占领了台湾省和厦门,清政府为了切断军需和食品的供应,实行了严厉的海上禁令。在从河北到广东这么长的海岸线上,距离海岸30到50英里的居民被迫向内陆迁移,岛上的居民也被迫迁移。不仅不允许出海贸易,还不允许下海捕鱼。甚至不允许在海边晒盐。如果你在海边捡一些海鲜,你会被杀死的。对外封锁是极其愚蠢的政策,对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发展,对沿海人民的生活,都有很坏的影响。这是清初影响汉人生存的最恶劣的政策之一。但这只是战时行为。
康熙二十二年(1683),清朝收复台湾省,随后开放海禁,允许中国人出海贸易,但有非常严格的限制。康熙五十五年(1716),这位被人们所称道的“贤明皇帝”莫名其妙地禁止华商在南洋贸易,只允许在日本贸易(当时允许对日贸易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向日本购买铸币不可或缺的铜)。)虽然雍正等皇帝修改了海外贸易的禁令,但是圣贤康熙制定的限制和禁止中国人海外贸易的原则,在鸦片战争之前就真正执行了,康熙对对外贸易的限制依旧,仍然阻碍着对外贸易的发展,继续维持着闭关锁国的格局。
中国人的海外贸易有哪些限制?
首先是对贸易规模的限制,其中之一就是对海船大小的限制。就在台湾省光复后,康熙帝允许普通百姓从事对外贸易的第二年,清政府同意“凡造两桅石五百以上的非法船只,不论官兵,一律发配军队。”换句话说,不管是渔船还是商船,都不能用大船。不言而喻,海洋贸易将被这些限制所扼杀。对于更近的海外贸易,比如去南洋,只能是“小规模”,不可能形成规模。另一方面,外国商人在中国进行贸易,对商船的大小没有限制。这种不公平限制的结果就是把中国进出口贸易的权益拱手让给外商。
另一个重要的限制是,带到海上的材料几乎是故意刁难。比如以限制粮食出口的名义,每人每天只允许一升大米;以限制铁器出口为名,允许一船人带铁锅,一人只准带斧头。这样,远洋贸易是绝对不可能的,即使出海后,也很难根据具体情况临时改变计划;如果在海上遇到海盗或坏人,没有武器自卫;至于在海上遇到风暴,耽误行程或被迫改变航行路线,可能会出现食物短缺等严重问题。
此外,清政府还规定,出海的商船要提前写明返航日期。如果你去了海外,发现有生意可做,就要随机应变,大赚一笔。有了这个规定,你就没法做好生意,只能按期回家。此类法规在抑制新贸易路线的开辟方面起到了致命的作用。
还有出国年限的规定,也有很坏的影响。“出国做贸易的人,三年内允许回国”“三年不回,不允许回原籍”。那时候一年才去一次离东南亚这么近的地方。如果去更远的地区进行贸易,或者遇到一些天灾人祸等特殊情况,很容易逾期,成为有家不能回的人。这对那些有钱或有地位从事外贸的人来说是一个严重的威胁。一旦他们长期不能回家,他们在家里的财产必然会遭受巨大的损失。所以外贸只能在小范围内进行,赚了一些钱之后,或者转战外地,否则就不得不停下来。
还有,中国外贸商人不能在外国设立常设贸易机构或人员。自葡萄牙人占领澳门以来,外国商人在中国一直有常驻人员。
很多规定暴露了中外的不平等。这种不平等不是外国人强加的,而是英明的康熙皇帝强加给中国的。
在这样的政策限制下,即使禁止出海,允许普通人出海,中国人的对外贸易也只能处于半死不活的状态。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国内经济有了较大发展,人口迅速增长,经济作物生产也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然而,中国人从事的对外贸易并没有随着其他经济领域的繁荣而突飞猛进。外贸的主要好处都给了外国人。当康熙帝莫名其妙地禁止普通人在南洋进行贸易时,中国人进行的对外贸易只能迅速败北。
在《清圣祖实录》270中,详细记录了康熙皇帝禁止南洋通商的过程。康熙五十五年十月二十五日、二十六日,群臣受此训示。
25号说吕宋(指菲律宾)和卡拉巴(指印尼爪哇岛)藏了很多贼。大陆人为了获利,常常带米回去,把船卖回去,有的甚至留在那里。26日,康熙给大臣们下了一道长批示,与禁止海外贸易有关的内容包括:海防是当今的重要任务;出国的造船商把船卖到海外,应该尽快取缔;东方(日本)可以贸易,商船不能去南洋。并使两广总督来京与大臣商议具体实施办法。
几个月后,康熙五十六年正月,大臣和地方官员根据康熙的指示制定了具体办法,得到了康熙皇帝的批准。其主要内容有:一是不准中国人去南洋,仍允许去东洋(主要是日本),仍允许外国船只在中国进行贸易;第二,如果把船卖给外国,建造者和出售者都要被斩首;第三,下海的人不允许在外国逗留。不然,和他一起去的知情人枷,三月写出国,追回留下来的人。
雍正五年,福建发生灾荒,百姓没饭吃,要造反。雍正不得不开放闽粤两省到南洋的民间贸易。从这一点来看,雍正似乎比康熙更开明。其实说到关中国,他们是一丘之貉。康熙被尊为圣父,还有阿清王朝。很多原则和制度都是康熙决定的,后来只是延续。康熙皇帝的责任远远超过了上两个皇帝和其他皇帝。
闭关锁国的后果极其严重。至少有三个严重后果:一是切断了中国人了解世界的渠道;二是阻碍了中国国力的发展;第三,它阻碍了中国科技的发展。
由于闭关锁国政策切断了中国人与世界的联系,结果是鸦片战争前,中国人对世界的了解几乎为零。据说当时阿清官方认为西方人的腿不会弯曲,建议和他们打架的时候,在地上撒点豆子,让他们摔倒了爬不起来。如果我们对外面的世界有一点肤浅的了解,我们就不会有这么愚蠢的建议。至于那些精明的官员,即使想了解外国,他们的局限性也是极其严重的。林则徐是中国很有学问的人,也是清政府很杰出的官员。然而,他对欧洲国家和欧洲人的了解也极其贫乏。
当他接受禁烟任务,担任钦差大臣时,他认为不必害怕英国人,这在原则上当然是对的,但他所列举的理由却有些可笑。道光在19年7月24日给皇帝的奏折中说,英国士兵的腿脚被捆得很紧,弯腰伸懒腰都不方便。到达岸边后,他们什么也做不了。这种理解程度和前面提到的那位官员差不多。
对此我们不能过分指责林则徐。他请了好几个翻译,翻译了很多与英国有关的书籍和英国报纸,可以说是拼命地想了解对手。然而,由于长期的闭关锁国政策,中国人对世界的了解几乎为零。林则徐的填鸭式教育不会从根本上改变他自己的无知,也不会改变我们整个民族的无知。这种无知的根源可以归结为康熙的闭关锁国政策。
严格限制中国人出海从事对外贸易的另一个严重后果是,极大地阻碍了中国国力的发展,包括经济实力的增长。
明清时期,在欧洲与中国的贸易中,中国长期处于顺差地位,大力广泛开展对外贸易对中国非常有利。直到鸦片战争前,如果不包括鸦片,中国在正常贸易中一直是顺差。中国的茶叶、瓷器、丝绸等一度在欧洲市场供不应求,但欧洲人拿不出很多物美价廉、能吸引中国人的商品。
在18世纪,世界上最大的单一国际贸易是茶叶贸易。英国从中国低价购买大量茶叶,然后在欧洲高价出售,利润丰厚,几乎是东印度公司的全部利润,占英国国库收入的十分之一。
如果允许中国人从事对外贸易,让他们具备大规模远航贸易的条件,那么从中国出口到欧洲的茶叶、丝绸、陶瓷等大宗出口商品的部分高额利润应该属于中国商人。这种兴趣反过来又会促进我国农民种植各种经济作物的积极性,刺激手工业生产者提高水平,扩大规模。这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大有裨益。阻碍这种贸易就是阻碍中国国力的增强。
限制国人海外贸易的深远恶劣影响是阻碍了中国科技的发展。如果一些文化水平较高的人可以下海做贸易,或者因为其他原因出国,对欧洲国家或者欧洲在亚洲的殖民地的了解增加,也可能从中吸收和学习他们文化的精华,包括新的科技知识,特别是有实用价值的科技知识,或者至少得到一些消息,会让你感兴趣。这样,中国虽然由于体制的影响,没能独立产生现代科学技术,但通过向别人学习,也算是拥有了一些现代科学技术,哪怕只是在别人身后爬行。更何况中国人也不傻。在一定条件下,在吸收别人知识的基础上,不能完全排除自己改进创造的可能性。当然,这并没有发生,只能归功于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始作俑者康熙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