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医学教育模式的演变

医学教育模式的变革与医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关键词教学模式:医学生;医学院消化内科教研室是培养各类医学人才的基地。无论其毕业生是临床医生、基础医学教育、医学科研人员还是医学管理人员,创新都是最基本的素质要求。培养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是医学院校的首要任务。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各国都在探索不同的、行之有效的医学教育模式。1教学模式的变化1765富兰克林创办了北美第一所医学院费城学院,以“学徒制培训”为基础,教授和培养临床医生。在接下来的200多年里,西方国家一直在探索适合时代要求的不同医学教育模式,出现了“基于学科的课程模式”、“基于器官系统的课程模式”、“基于问题的课程(PBC或PBL)”和“基于临床表现的课程”等等。“学科本位课程模式”是美国学者Flexner总结美国办学经验后提出的“三段式”医学课程模式。该模式将医学课程分为基础课、临床专业课和临床实习三个阶段,基础课和临床课相互独立。其优点是体现了医学的系统性、基础性和整体性,课程设置是分步安排的,便于教学实施和管理,节省财力。但缺点也很明显: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以学科为中心,学科界限分明,学科之间、基础课与临床课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实验课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必修课多,选修课少,学生学习被动,课时太重。大部分时间花在记忆和理解老师讲课上,很少有自己思考的时间,也很少有时间阅读相关的医学文献和著作,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1960年,面对医学教育的挑战,为了推动医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美国率先掀起了医学课程改革的浪潮,出现了“基于器官系统”的课程模式,从细胞、组织、器官、生理、病理等横向层面同时讲授某一课题(如肝脏)。它的优点是与临床相关的知识通俗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