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有温度的。
1743的夏天比平时来得早了一点。对于古代的普通人来说,夏天远比冬天好。天气热的时候,我们可以想办法降温,但是御寒的衣服不够御寒,就像古诗里说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作为历史上有名的皇帝,他五次免天下钱粮,三次减八省粮,真是为民着想。当然,老百姓对这个皇帝是有口皆碑的,1743是乾隆继位后的第八年。和普通人一样,他对这个夏天的到来并不担心。
炎热天气下的干燥土地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感觉今年的夏天,有点不寻常,因为天气太热了,到了今年7月,温度已经超过了往年最热的夏天。
在我们的印象中,气温达到37、8度,就已经很可怕了。就算在路上生个蛋也不带黄滴。这种天气,很少有人愿意出门,因为出门就想进大蒸笼,而且是行走的五花肉,在空调房里乘凉,也是一种享受。
乾隆八年夏的气温。
乾隆八年的夏天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最高的温度。当时的温度有多高?据史料记载,今年7月,华北午后气温普遍高于40?c,而7月25日气温高达44.4?丙.
这是什么概念?在这种温度下,会热死的。据史书记载,仅天子脚下的都城附近,就有一万多人中暑身亡。这个数字来自法国传教士,统计时间是7月14到25。
乾隆
可想而知,其他地区因为天气炎热而中暑死亡的人也不少,只是现在没有确切的数字。说到这个热死的人,很多人会不理解,古人虽然没有空调,但也可以在树荫等地方避难,避免死亡。
其实并不是。因为天气这么热,井里的水会蒸发。而且这么热的天气,人的身体得不到水分的补充,会渴死的。古代很少有井,也不像现在到处都可以买到水。一口井干涸,成百上千的人就会陷入没水喝的境地。
说到这,很多人又会说,为什么不直接打井呢?其实天气热了,水位会远离地表,连平日里打的井都会干涸。因为各种制约,古代人钻超深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冰库
为了描述那个夏天的炎热,我们来说说具体的表现。据史料记载,城墙太阴发炎,日本和中国的铅锡都卖完了。这是什么意思?意思是家里所有锡做的东西都被晒过了。可想而知,这种天气其实已经变成了天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