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为什么要把湖南和湖北分开?
说起湖南湖北两省,大家的第一反应一定是中部的两个省份。因为文化接近,历史上都称之为楚文化。但也许你不知道,湖南湖北两省在清初就已经分家了。在此之前,这两个省还是一家人。还有一个问题。湖广总督显然是清朝设立的。为什么湖广总督可以管湖南湖北,却根本管不了两广?其实这只是一种说法。湖广总督辖区只有两湖。
湖南和湖北本来就是一家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两湖就是楚国的主要根据地。汉朝时,荆州的疆域其实是湖南和湖北。转眼间,元朝统一天下后,很多方面都很糟糕,但是行省制度还是不错的,一直沿用到现在。元朝一共建立了10个行省,包括湖广行省。湖广是指洞庭湖以南的广大地区。当时湖广省管辖范围很大,包括湖南、湖北、广西、海南、贵州的部分地区。
由于辖区辽阔,省会选在哪里是个难题。明朝建立后,中国各省重新划分。这一时期湖广省的管辖范围大大缩小,设立了广东省和广西省。此时湖广基本只剩下湖南湖北两省,但两省并未分离,武昌为省会。但不知道为什么,明朝沿袭了元朝是湖南广西一省的说法。武昌虽然是省会,但长沙已经成为两湖地区的大城市。湖广地区由于自身的农业发展,成为朝廷的主要产区。
清朝入关后,出现了一个很搞笑的情况。湖北在清朝手里,湖南在南明政权手里。双方打了很久,最后清朝统一了全国。清朝皇帝对自己的统治非常没有安全感,总是担心自己会被赶回东北老家。清朝为了保住自己的统治,开始在区域划分上下功夫。清朝起初沿用明朝的区域划分制度,但清朝逐渐发展出一些管辖范围过大的省份,不利于自己的统治。比如陕西省,江南省省,湖广省都是比较大的省份。
清朝康熙年间,清廷开始下令这些省份分家。江南省分为江苏省和安徽省,陕西省分为陕西省和甘肃省。至于湖广省,也是如此。公元1664年,湖广省以洞庭湖为基本边界分为湖南省和湖北省。武昌是湖北省会,长沙是湖南省会。按照清朝的规矩,每个省都有巡抚,巡抚之上还有巡抚。比如直隶总督、两广总督、湖广总督等。,清朝也用湖广一词,但湖广总督只对两湖有管辖权。
湖广地区有一个很无奈的情况。湖北巡抚和湖广总督都在武昌任职,导致机构重叠严重。清末朝廷进行机构改革,湖广总督兼任湖北巡抚。清末,为了挽救自己的统治,清朝开始了洋务运动。庚子战争后,北洋新军和南洋新军也相继出现。袁世凯掌管北洋新军,湖广总督张之洞掌管南洋新军。1911年,武昌新军爆发,辛亥革命开始。
声明: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