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省地理历史的明清时期

康熙台湾地图中的北台湾省

第一次将台湾省标注为历代地理手指图的第一张地图,是宋代的《古今华夷地区总图》。这张未经实际测量的地图使台湾省沦为逃犯,其面积与日本和郭昶(日本九州和四国)相同。另外,1274地图将台湾省列在江浙边界的另一侧。1461的大明统一地图,中国台湾省地图的位置或形状终于更接近现实,1501的地理地图或1605的干昆海防统一地图,1626的海防地图。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这类地图多为中国山水画,没有更科学的经纬度三角剖分的制图方法。1708年《康熙朝康熙皇帝全景图》是中国第一部通过天文观测和占星三角测量的地图作品。这张地图上台湾省的地形也比较接近实际情况。

从17世纪到20世纪初,中国列出的台湾著名地图有:台湾省草图、台湾三县地图、台湾版图、沿海地区地图、台湾府地图、万年大清统一地图、大清统一台湾省地图、帝清统一地图。其中,乾隆朝以前的地图多为山水画,后采用了西方世界科学的地图绘制方法。

因为汉族移民而从史前发展到历史时期的台湾省,在清代绘制了台湾地图,比中国其他地区更有价值。比如1680年,台湾省官方地图是清朝绘制的。地图里的地名都是用中文写的,但设计完成后,马上贴了一张满文的小纸条,上面写着“伪承天府”。此外,从《康熙皇帝全景画台湾地图》抄来的《康熙台湾省地图》,至今仍是台湾省博物馆的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