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川县中学历史悠久。
陆川县中学创建于1913 1,当时学校名为“陆川县立中学校”。后来校名改为10次,校址三次搬迁。现在坐落在九洲河畔的万丈坡上。陆川县中学成立于1913(民国二年)并命名为陆川县立中学,是一所不分初高中的四年制中学。校址在原县试验棚(。1921年改为三年制初中。1930年6月,广西省政府以“赤华”为由强制学校停办,1931年春季恢复。1932年冬天再次被迫关闭,1933年春天重新开放。1934迁至张莞新址(现路北校区)。1935,广西大学校长马先生题写校名牌匾:“陆川县初级中学”。1936年秋,校长刘将旧校舍(试验棚)换为县第一小学校舍(现陆川初级中学)作为第二校舍,并要求县宾兴阁租水田石40余块,在1937处修建大操场。1941,高中班入学,更名陆川县中学,成为完全中学。1952土改时,应罗奇林校长的要求,县人民政府将大园坡(现鲁中南校区)划入该校。从65438到0953,校长罗主持了吕武和的迁址,扩大了校园。1953年秋,更名为广西省陆川中学;1956秋,更名为广西省陆川一中;1958更名为陆川县中学;文革期间,从1967停止招生;1969年秋更名为“陆川县五七学校”办部分专业课。1972北教学楼(原县第一小学教学楼)指定为潞城镇办高中。1973秋,高中班再次招考,更名为“陆川县高级中学”,与之前搬来的“陆川县师范学校”并存,两块牌子,一支队伍。1976从陆川师范学校分离出来,陆川原有的校舍分为陆城中学(现陆川初级中学)、陆川师范学校、陆川高级中学三所学校。1978年秋,陆川县高级中学被定为县重点高中。1992年冬,学校更名为“陆川县中学”。1993年冬天,学校在校区西边购买了13亩水田。同年秋,更名为“陆川县中学”,恢复招收初中生。1996年冬天,校园东北角的谢五队约1.8亩坡地被征用,用于扩建学校篮球场。2001年6月被确定为自治区首批示范性普通高中。2006年3月,学校顺利通过自治区教育厅验收评估,成为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2008年6月,陆川教师进修学校(原陆川师范学校)整个校区调回学校,1976校区基本恢复。学校占地143.7亩,分南北两个校区。现在叫“陆川县中学”,三年制高中。陆川中学从建校到解放的30多年间,聚集了一大批追求真理、科学、民主、自由的有志青年和进步教师,开展了反帝反封建运动,参加了民主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培养了宁培英等一大批革命青年。1928和1929分别成立了陆川县团支部和第一个* * *生产党支部,坚持地下革命斗争20年,为陆川解放做出了巨大贡献。陆川县中学堪称“陆川革命的摇篮”。如今,陆川中学已经走过了93年的辉煌历程,近3万名学生从这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党员出身、领导平南“老吴暴动”建立新龙苏维政权的陆川县第一位革命烈士宁培英,自治区人大原副主任林、邱,自治区教育厅原厅长,广东省军区司令员吕德松,中科院研究员, 他在北京电子对撞机的建设中做出了突出贡献,获得了中国科学院、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和国务院的奖励。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有突出贡献的青年科学家”李世奎,原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享受国务院“特殊贡献”津贴的,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罗立波,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邱, 一个在加拿大留学的博士和香港科技大学的教授,还有清华毕业现在美国读博士的徐灿星。 2002年考入清华大学的关健聪,2004年考入清华大学的,2005年广西唯一入选参加全国数学冬令营并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谢,都是过去众多优秀毕业生的杰出代表,是路中的骄傲和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