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符号|之字形符号:两千年前的罐子里有多少秘密?
之字形符号:两千年前的罐子里有多少小秘密?在巴蜀的符号中,器物符号是常见而众多的一种,它形象而直接地反映了古代巴蜀文明的生活状况和风俗习惯。其中最常见的是锯齿形符号。巴蜀符号中的器物状符号,大多直观形象地反映了当时古巴蜀人普遍使用的工具。看闫志彬和红梅。《论巴蜀符号》中所谓的“易形符号”,即两者形状相似,通常表现为张口、缩颈、平肩、平腹、圆足、耸耳。常见的之字形符号目前发现的一些物体上的之字形符号方向不同,但一般认为上述符号样式为“正”。据一些学者统计,目前含有这类符号的文物有31件,大部分是青铜剑、矛等武器,其次是印章,铜豆、铜带钩等生活用具上也出现了一些锯齿形符号。带有锯齿形符号的容器最早出现在1980成都新都县马家镇战国郭牧墓的方形印章上。此版画宽3.5,高1.4 cm。背部微微拱起,中间是纽扣,有四个饕餮图案。印章是一套巴蜀符号。下方两侧各站一人,伸手握手,手是之字形符号。更多的锯齿形符号出现在武器上,这里选出来与大家分享:(内容整理自:闫志彬,红梅。战国巴蜀文化锯齿形符号研究)四川省什邡市城关战国墓出土战国青铜矛。全长22.8,骨骺长5.2,叶宽3.8,骨骺直径2.4厘米。骨骺两侧有符号: <滑动看下图> & gt四川什邡市城关战国墓出土战国青铜矛。全长14.2,骨骺长4.1,叶宽3.4,骨骺直径2 cm。下颚两侧有符号:战国青铜剑,四川什邡市城关战国墓出土。全长39.5,茎长4.2,宽3.6厘米。剑身有巴蜀符号:& gt四川什邡市城关战国墓出土战国青铜矛。全长16.8,骨骺长4.6,叶宽3,骨骺直径2.4 cm。上传符号:青铜剑,成都光荣社区光荣路35号出土,1991年。此剑长33.9厘米,剑身宽大,中间有脊,两边有血槽。剑的两面都有符号:此外,在一些出土的家用电器中也发现了锯齿形的符号。比如重庆巴县东孙坝墓出土的这个铜带钩。巴蜀符号与之字形符号的结合:之字形符号初探。就这些器物的出土地点来看,大部分锯齿形符号都是在古蜀文化区出土的。从器物年代来看,形制符号分布于战国早期至战国晚期。其分布趋势自战国前期以来一直以成都为中心,战国中期开始由北方向什邡扩散,由浦江、大邑向南方的荥经、峨眉扩散。根据出土情况推测,川西蜀文化区的之字形符号在其社会生活中是以成都为中心向南北扩散的,形成了北(什邡)、中(成都)、南(荥经)三个中心的发展过程。同时,一些学者在分析了这些文物的出土地点后,认为之字形符号可能具有社会身份表征的功能。战国时期,巴蜀地区已经进入国家阶段,考古界根据巴蜀文化墓葬的随葬品和随葬器具的不同,初步认定巴蜀墓葬确实可能存在等级的差异。比如战国中期,以石为标志的巴蜀文化墓,大致分为三个层次。其中3米至6米墓6座,6米至10米墓4座,新都郭牧只有10米墓10座。但是,在最底层,也就是3米以下的墓葬中,没有钟的标志。这种分布表明,之字形符号的使用可能存在等级差异,即墓位较低的人多,墓位较高的人少,但之字形符号的使用者和拥有者并非来自社会底层。之字形符号的形式和组合与我们所介绍的水草符号相同,之字形符号往往与其他符号组合出现,而不是单独使用。在已知的锯齿形符号中,这种组合是最常见的:这种符号组合出现的次数最多,因此有学者推断它是一种排他性的固定组合。而且目前这种组合多见于兵器(有1枚铜豆),而在四枚有万字符号的印章上却没有一例,证明其表意功能极有可能与兵器有关。相反,另一种符号与锯齿形符号的组合只出现在印章上:这种符号往往与锯齿形符号组合出现,只出现在那些规格较高的墓葬中。在新都最高规格的木墓中,铜印上有这种符号和之字形符号的两种组合,也证明了这种符号组合极有可能与显示贵族身份有关。同时,与之前介绍的其他符号略有不同的是,之字形符号的方向存在很多矛盾。红梅和闫志彬两位学者对锯齿形符号的方向进行了统计:图表来源:闫志彬,红梅。战国时期巴蜀文化之字形符号研究[J].中国国家博物馆学报,2015(11):67-86。通过调查发现,在同一地点或同一时间,发现了不同的锯齿形符号。这也是目前没有得到合理解释的巴蜀符号之谜。目前出土的巴蜀符号总量和发现的子形符号数量都非常有限,迫切需要我们进一步努力去了解。主要参考:闫志彬,红梅。战国时期巴蜀文化之字形符号研究[J].中国国家博物馆学报,2015(11):67-86。四川新都战国郭牧墓[J]。文物,65438。红梅。论巴蜀符号[J].考古,2017(10):90-99+2。*本栏目由巴蜀符号研究组供稿* *原文转载自微信官方账号“青铜艺术”。编辑:张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