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科学画报的历史

(一)创始故事

在1977和1978之间,《青少年科学画册》共出版了五期。6月,1979,1,刊物正式更名为《少年科学画报》,改为定期出版的月刊。为了筹备这本月刊,更多的朋友加入了《青年科学画报》的队伍。36年来,这个团队一直被称为“最简单最幸福的”。

《少年科学画报》旧址位于北京崇文门外东兴长街51号。那是一栋简单的两层木质建筑,工作环境非常艰苦。杂志社最开始只有一个办公室,但这里总是欢声笑语。当然,人们经常会因为一篇稿子的选择、一个版面的修改、一个栏目的去留而“吵架”...每一期关系到杂志质量的问题,都能让他们忘记年龄,像孩子守护心爱的玩具一样认真执着。

这是一个简单得难以想象的办公室。下雨的时候,房子会漏雨。所以每到雨季,大家下班后都要用塑料布盖好办公桌,防止稿子被淋湿。冬天的时候,屋子里面的温度和外面的温度相差无几,所以大家坐在办公室编辑稿件的时候都要穿外套、戴围巾、戴手套,极其寒冷。这是另一个令人羡慕的办公室。房间里摆满了各种画作、手稿、眼花缭乱的小制作,还有一群这样执着而快乐的人。

从65438年到0979年,当时中国唯一一份图文并茂的儿童科普月刊在千千影响到了成千上万的儿童。如今,当年的孩子已经成长为各行各业的中坚力量,尤其是在科技战线上。但那些给了我们知识和快乐的人,已经60多岁了,白得像雪。第一任主编郭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时光飞逝,但无论如何,《青年科学画报》与读者之间的深厚友谊是坚不可摧的...

可以说,《青少年科学画报》不仅是一本面向儿童的科普刊物,更是一个让每一个编辑和作者都热爱科学的魔幻世界。后来《青年科学画报》杂志搬到了北京北三环6号。在历届编辑团队中,无论是两鬓斑白的老编辑,还是风华正茂的青年编辑,都充满活力。为了给青少年读者提供最好的精神食粮,《少年科学画报》编辑部36年来孜孜不倦地选题、策划、编辑...每次收到孩子们的赞美,听到他们的笑声,感受到他们的成长,都是所有编辑和作者最欣慰的时候。

(二)广泛关注

《少年科学画报》自出版以来,不仅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而且受到了老一辈科学家的亲切关怀。出版十周年之际,著名大科学家纷纷发来贺电。在此后的岁月里,热爱儿童科普的大科学家还为我们题词,肯定和鼓励《少年科学画报》的工作。

(3)纪念品

1979,青年科学画报,原名青年科学画册,创刊!!

出版后不久,数学、物理、化学、动植物、天文、地理、体育、手工艺等多个栏目获得了读者的喜爱,多篇文章屡屡获奖。

1987年,小读者的好朋友,杂志的明星之一,萝卜头诞生了。

1989,成立十周年之际,老一辈科学家发来贺电和题词。

1992年,萝卜头的好朋友艾米也出生了。艾米和小萝卜头一起闹了很多笑话,却成了孩子们最喜欢的朋友。

2001,杂志从32页扩充到48页,内容更加丰富多彩。2003年变成全彩印刷。

2005年,杂志社成立了Ami Club,更方便为年轻读者举办知识竞赛和科普讲座。

2009年,该杂志荣获“新中国60年影响力期刊”,在此之前,还获得了首届国家期刊奖、全国连载类报纸“金环奖”、新闻出版总署向少儿推荐的优秀期刊等奖项。

《少年科学画报》杂志与时俱进,先后推出博客、电子期刊、微博。2013年,杂志还推出了微信、APP、漫画。

相关订阅模式

邮局订阅

报刊亭订阅

杂志订阅

当当

杂项商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