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县的盐的传说

三峡地区最早关于盐的传说,可能要从一个叫吴县的国家说起。在史料中,吴县王国是人间天堂。据《山海经》记载,吴县国的首领是舜帝的儿子,这里的人姓月粉(像音),“人黄”,能“弯弓射蛇”。奇怪的是,他们不种地,不纺织,却衣食无忧;不打猎,但不缺肉。山谷里到处是茂密的森林,鸟兽成群,人们载歌载舞。

我们的问题从《山海经》开始。在古代,没有农耕和狩猎,你们在哪里生活得如此幸福?如果不是作者凭空想象,这个叫巫仙的部落应该是一群不需要从事农耕的人。学者任乃强认为,这是一个以盐为生的古老部落。

给吴县乡村带来生机的不是耕地,而是盐。吴县人在一座宝源山上发现,白花花的盐居然从地下溢出来了。这种地下盐岩层溶于水,地面冒出的盐被称为春盐,只产于我国西南地区。吴县人就地取盐;后来发现,把这里的泉水煮沸也可以得到盐。一时间,食盐产量大增,堆积如山。

听说这里产盐,成都平原、湖北盆地、汉中盆地的商人不顾三峡水路的危险,带着自己的粮食、兽皮、水果来到这里,与吴县人交换盐。这样,吴县人足不出户就能获得足够的粮食和肉类。对于那些来交换盐的外族人来说,盐是部落延续的基础,盐给他们带来了体力和生命。没有盐,任何民族都会失去竞争力,甚至无法生存。公元前1世纪,罗马帝国的军队是一支横跨欧亚大陆的强大之师,所向披靡。罗马士兵在世界各地携带匕首、长矛和盾牌。当时他们还随身带着一个皮包,里面装着罗马帝国发放的薪水——盐。这种简单的食物可以让他们有足够的体力投掷长矛,挥舞匕首,以摆脱死亡的阴影。

由于运盐的需要,无锡地区虽然水流湍急,但早已通船。吴献王为了发展盐业,在无锡附近扩建了几个商业据点,推广巫盐。许多吴县人移民到这里,死后再也没有离开过。他们被埋在无锡两岸的高山里,以便每天能看到盐船穿梭般的流动。无锡太小,大船无法满足盐商的需求,于是就地筹款,尽力疏浚河道,让无锡可以通过大船。这个项目大概包含了古人最早追求财富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