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的历史文化是怎样的?
泉州于唐思圣元年(公元684年)开始立国,名吴荣洲。景云二年(公元711),吴荣府改为泉州,泉州北部的泉山因此得名。十七年五月,福建省并入泉州省,同年七月,迁至泉州龙兴。明初,明政府改泉州道为泉州府。国共内战时期,很多人逃到香港和南洋,以至于今天华侨中有很多泉州移民。解放初期,国家的主要投资在内地,所以经济发展缓慢。自65438年至0977年改革开放以来,泉州被定为沿海开放城市,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现在,泉州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享誉海内外的花园城市。
泉州的风景和人民的感情是简单而深刻的,独特的。儒、释、道并存,相互交融。闽南语为主要方言,普通话为通用语言。泉州是著名的侨乡,也是港澳台同胞的主要祖籍地。目前,生活在泉州的华侨有624万人,港澳同胞有70万人。在台湾省,44.8%的汉族同胞(约900万人)来自泉州,泉州是中国历史上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有着上千年的海外交通史,是一座历史悠久、风景秀丽的开放港口城市。自唐代开埠以来,它一直是中国南方四大对外贸易港口之一。宋元时期,泉州港跃居四大港口之首,享有“刺桐港”的世界美誉,成为堪比埃及亚历山大港的“东方第一大港”,呈现出“十大洲人”和“天下商人”的繁荣景象。泉州有道教、佛教、伊斯兰教、景教(古代天主教的一个分支)、天主教、印度教(婆罗门教)、基督教、摩尼教(祆教)、日本、拜物教、犹太教等多种宗教,历史悠久,古迹丰富,在国内外影响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