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地质调查简史、现状与展望

(一)区域地质调查简史

中国地质科学发展已近60年,但地质思想的萌芽自古就有。比如北宋时,沈括根据悬崖上出现的鹅卵石和蜗牛推测此地是过去的海边;东汉就有了石油,汉代开始有了煤作为燃料。以上例子说明,中国古人很早就知道矿物的利用,但这些科学思想在当时并没有发展起来,甚至被扼杀、淹死。

中国近代地质科学活动始于19世纪下半叶,当时欧美一些地质学家在中国进行路线侦察。

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在工业部矿业司下设立了地质部,由为祖国地质事业的建立做出突出贡献的张主持,并立即开始培养我国自己的地质学家,这对开创我国的地质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1916 ~ 1949期间,随着地质机构的逐步建立和地质人员的不断壮大,我国的地质调查和地质研究逐步开展起来。

当时的全国地质调查主要集中在交通便利的内陆地区,如河北、山东、山西、湖北等省。更正式的区域调查从1916开始,从北京西山开始。北京西山的地形地质图是叶等人以1: 5万的比例尺测得的,后缩小到1: 10万。《北京西山地质志》出版于1920。王竹泉、谭希畴、刘、李杰分别在山西、山东、江苏、河南进行了大比例尺地质调查,先后编制出版了太原、济南、南京等地的1:1万地质图。1928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成立后,先后出版了宁镇山脉、江西、湖南、贵州和南岭、湖南、湖南地质图,1: 1: 25万、1。赵亚曾、丁文江、黄、等老一辈地质学家参与了上述地质调查和研究。

从65438年到0936年,李四光根据中国地质调查局积累的资料,第一次进行了全面的总结。他在《中国地质学》一书中,从现在的山地构造(地质长城)出发,根据褶皱和断层在其中的干扰和排列,结合应力应变分析和模拟试验,将全球大地构造划分为东西向褶皱带、山形、跨大断层、南北向之字形或坏形构造体系。

1945年间,根据海陆分布、沉积厚度、岩相和厚度变化、岩浆活动、褶皱、断裂和各地质时期变质作用,将黄划分为活动带(地槽)和稳定带(地台)。中国分为前寒武纪地块、加里东褶皱带、海西褶皱带、印支褶皱带、燕山褶皱带和喜马拉雅褶皱带。本文对中国大地构造进行了第二次系统总结。

我国1: 5万区域地质调查发展较晚,最早的正式区域地质调查始于1952年地质部成立时。此后,中国区域地质调查纳入国民经济计划,在国家层面组织编制了东部地区1: 1万区域地质图件及说明书。1955年在新疆成立第一个中苏合作区调整小组,次年在南岭、秦岭、大兴安岭成立三个中苏合作区调整小组,进行1: 20万区调整点;从1958在全国不同省(区、市)成立专业区域队,到1960在全国27个省(区、市)成立专业区域队,一场1.2万的大规模区域协调工作展开。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地矿部把加强1: 5万区域调整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措施。进一步明确了1: 5万区域调度的方针、任务和工作部署,迅速调整和加快了1: 5万区域调度的步伐,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1: 5万区域调度的高潮。即便如此,当时我国1: 5万的区域地质调查仍远远落后于一些西方工业化国家。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始注意吸收国外区域调查的先进地质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并组织了少量的探索性试验。如1981年,原地质矿产部地质矿产局组织福建、浙江、安徽、甘肃四省地质矿产局区域调查队的有关人员,在中国地质科学院李兆奎、翁世贞的指导下,在总结我国火山区地质填图经验的基础上,编制出版了《火山区区域地质填图方法指南》。在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张守新的指导下,安徽省区域调查队采用现代地层学理论和多重地层划分的概念,在沉积岩发育区制作了1: 5万巢湖地质图(组图)。1985期间,地矿部召开全国现场经验交流会,推广上述成果,要求扩大试点。山东省在1: 20万区图中进行了变质岩区构造-地层填图方法试验。通过这些零星的实验研究,利用新的填图方法,大大提高了我国区域地质研究的程度。在传统地质理论和方法指导下填制的地质图件,无论是在表达所获得的地质信息方面,还是在表达地质科学理论方面,都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地质科学的发展和新一轮的找矿工作。我们的地质前辈已经深刻地认识到,有必要系统地学习和引进国外的先进理论和方法,结合中国的实际,研究和创造一种新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地质填图方法。因此,1986在原地矿部地质矿产司、科技司领导的支持和鼓励下,立项“1.50万区域调查中地质填图方法研究”,并列入七五16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开展我国花岗岩、变质岩、沉积岩的开发。项目的指导思想和目标是将当代地质科学领域的新理论、新观点、新技术、新方法应用于区域地质调查,改革传统的区域填图方法。它既充分借鉴和吸收了国外先进的地质填图方法,又包含了中国的研究成果。通过选择典型实验区进行填图实践和研究,突破了当前地质填图方法的技术难点,总结建立了一套适合我国花岗岩、变质岩和沉积岩地区的地质填图方法,填补了新一代地质图件,进一步提高了我国区域地质研究的程度和水平。

(二)区域地质调查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完成了青藏高原和大兴安岭地区空白区填图,实现了国土中比例尺区域地质调查全覆盖。基础地质综合研究取得一批重要成果。介绍如下:

1.1: 25万区域地质调查(又称国土调查)

以补绘更新一批基础地质图为重点,在中东部部署了1: 25万面积调查。在1: 20万区域调查成果的基础上,运用新技术、新方法,按照数字化成图的技术要求和工作方法,开展多目标综合调查和修编调查,更新全国中比例尺基础地质图。* * *部署了四川、重庆、云南、贵州、西北、华北、东北、华东、中南地区基础地质调查、数据更新、数字区域调查等项目。

2.1: 5万区域地质调查

部分沿海重点经济区、中西部重要成矿带和重大工程建设区、重点城市(如天津、重庆、长沙等)完成了一批1: 5万区域地质填图。)和国家急需的重点区域,面积1.64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7%。

3.城市立体地质调查

在北京、上海、杭州、天津、南京、广州六个城市开展了城市地质调查和1地球物理方法技术及综合研究。完成1: 5万三维地质构造、工程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构造调查,总面积2.18× 104km2,1: 25万工程地质构造调查,面积0.43x104km2,1: 65448。面积为0.14× 104km2、1.25万、面积为2.53×104km2的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评价等地质项目取得了示范性成果。

4.区域重力测量

在东北大兴安岭北部、阿拉善、河北、蒙古毗邻地区、秦岭、祁连山、东昆仑东部、北山地区、西南三江、南岭共布设区域重力调查项目65438+20万个,总面积38.8×1.004 km2。填补了青藏高原1: 1万区域重力调查的空白区域,总面积103×104km2。

5.区域地球化学勘查

在西藏大兴安岭、西昆仑、可可西里、青海三江北段空白区,部署5.9× 104 km2的1: 50万区域化探和41.2×104 km2的1: 20万区域化探。

6.多目标生态地球化学调查

长江流域、黄河流域、沿海经济带和东北经济区第四纪覆盖区,即:浙江、江苏、海南、吉林、辽宁、黑龙江、福建等沿海经济区,江淮流域(安徽),鄱阳湖周边地区(江西),成都经济区(四川),洞庭湖区(湖南),江汉流域经济区(湖北),长江经济区(重庆),黄淮平原经济区(河南),北京经济区。在河套农业经济区(内蒙古)、珠江三角洲(广东)等第四纪覆盖区,部署了1.25万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评价项目,面积106×104 km2。

7.遥感地质调查

目前已完成1: 5万航拍19×104km2和低空成像光谱数据0.3×104km2。借助青藏高原1: 25万地质填图,在青藏高原羌塘盆地、西藏西部、西昆仑开展了早期遥感地质解译。在典型成矿带1: 1万地质填图和矿产预测的基础上,在滇西北、内蒙古北山、豫西南安布置了1: 1万遥感地质调查。对全国32个省(市、区)的国土资源综合遥感调查成果进行了整理,建立了信息系统。还开展了青藏高原生态地质环境遥感调查与监测、中国东部重要经济区基础地质环境遥感调查与监测、长江流域基础地质环境遥感调查与监测等基础地质环境调查,总调查面积近400×104km2。

8.区域环境地质调查

在新疆、甘肃、内蒙古、吉林、黑龙江等省(区)开展了省级1: 25万三北荒漠化环境地质调查,面积约5× 104 km2。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淮河流域、东南沿海和环渤海海岸带开展了1: 25万环境地质调查,总面积100×104 km2;省级区域环境地质调查1: 50万,部署调查面积470×104km2。

9.区域综合地质调查与研究

区域综合地质调查与研究* * *包括地球生命起源、演化与地层对比研究,青藏高原新生代湖泊形成演化机制及其环境响应研究,中国典型造山带岩石圈结构与动力学研究,中国主要标准地层建立与新地层学方法研究等。、综合基础地质图的编制和更新。建立1:1万国家地质图数据库,1:250万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图及数据库(英文版),1:50万中国地质图(中英文版),编制出版《中国贵金属及稀土矿产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