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考古发现

敦煌莫高窟1900年出土的吐蕃历史文献是敦煌(786-848年)吐蕃统治时期的遗物,也是最古老的纸质藏文文献。这些卷册以年表的形式记录了吐蕃王朝的年度大事,是研究吐蕃历史的第一手资料。敦煌有三部吐蕃历史文献,由斯坦因和伯希奥走私到海外,分别收藏在大英博物馆图书馆和巴黎国家图书馆。其中《大事记》记载了唐代苏与吐蕃军队在乌海的一场战争,这是汉藏传世史书中没有记载的。乌海:现青海省玛多县东盖措那湖,又名托索湖、黑海,海拔4100多米,位于著名的唐蕃古道上。

65438年至0940年,著名藏族学者包考、托马斯等从巴黎和伦敦的馆藏中整理编辑了敦煌吐蕃历史文献。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大陆著名藏学学者王尧赴巴黎和伦敦校对原版卷,并参考其他相关史料翻译和注释敦煌吐蕃历史文献。同时增加了一些内容,以纠正《巴草》中的错误,这是我国第一部敦煌吐蕃历史文献的汉译本。2000年,黄步凡和马德的《敦煌藏区吐蕃历史文献注释》在吸收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敦煌吐蕃文献做了进一步的考释。相关翻译作品的中文翻译参考如下:

1.“到了羊年,(高宗庆四年,却死于659年),札幌驻扎在萨格勒布绿源,谈东赞要去土谷浑(阿吉)。唐代乌海大雁芒布支与苏作战。大燕也死了,八万人敌一千。就是一年。”

第二,“到了羊年(659年,高宗四年),乍巴驻扎在鹿苑。论东赞在吐谷浑的存在。大雁芒布驻扎在乌海东部,在那里与苏作战。大雁战死,以八万败一千。一年。”

唐军在乌海大败的记录,已被收入范文澜、蔡美彪撰写的《中国通史》和1989年出版的《吐蕃史》中。此外,美籍华人学者张坤于1959年出版的英文著作《敦煌吐蕃年表解析》(其中文译本见《唐吐蕃重要文献选编》)记载,大雁战死,阿迦人口由八万减少到一千。

敦煌遗书中的乌海之战虽然传世文献中没有记载,但在很多藏族史书中记载了唐军攻打吐蕃都城的情况。据西藏官员记载,伦布加(即大臣噶尔东赞)率十万藏军攻打唐军,噶尔死于军中。之后盛传唐骏入藏,急欲将觉阿时嘉像迎至神边寺,藏于南靖门,以泥封门,不画文殊像藏之。不久,唐军赶到,放火烧了布达拉宫,却没能把觉阿佛像迎走。而是把不动的佛像运到半预定的地方。

《新红史》中也有类似记载,盖尔(即鲁东赞)率数百兵攻唐而死于军中,唐军直入吐蕃,放火烧红山。公元667年,《子同治简》记载了吐蕃入侵“羌十二州”的战争。值得一提的是,盖尔东赞和663年后担任安吉防吐蕃大使的唐军统帅苏,都死于赣锋二年(667)。如果这个记录是真的,那么这个时候看起来他们有打仗的可能(或者他可能会派别的将军去西藏)。但从敦煌遗书、藏王公、新红史的记载中可以看出,670年,在大非川战的前几年,唐蕃之间爆发了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