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成立十几年了,为什么有些地方还有一半以上的男人留着辫子?

1923年,一本名为《中国民族风俗志》的书记载,河北保定扎辫子的人“十有五六”。从65438年到0930年,南京国民政府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一次社会风俗调查。河南某县城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河南某县城留辫子的人数接近30%。

说实话,虽然对民国初年旧传统的维护和延续有一定的了解,但在史料课上听到老师提到这样的史料,还是很惊讶。

所以有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为什么民初那么多人还留着“象征愚昧、落后、奴役”的辫子?

辛亥革命起步仓促,连当时的孙中山都感到惊讶,更何况普通的民间社会。

新生的中华民国政府所实施的法令在执行时普遍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一方面,由于地方“诸侯”,旧官僚掌握了地方的大部分实权;另一方面,人民对新政权感到“震惊”。他们不知道民国政府的政治理念,也不知道这个政府能不能给自己带来切身利益。

聚焦编发运动,基层的人可以说是极少数。

因此,编发工作大多具有很大的强制性和暴力性。大部分文官在街上看到就用暴力机关(巡警、士官、公务人员)甚至流氓黑社会剪辫子。极端情况下,比如广西一名战士在路过湘潭时,强迫一名挑水工剪辫子,直接导致挑水工死亡。暴力执法行为也随处可见,导致很多居民不敢出门。因此,一些来自旧官僚机构的议员甚至表示,“摘掉辫子是人民的生命自由权,计划发起一个保护辫子会议。”

这位议员所说的,其实代表了民间社会的一种抗拒。既然有阻力,就可能出现极端情况。例如,嘉兴平湖镇爆发了一场数千人的大规模骚乱,要求逮捕当地自治区主席董高子和。呼呼!一群人冲到高家捣乱打砸抢,* * *破坏了六间房子,后来还罢工,打了区里的官员。清军在滁州(今浙江丽水)的老巡防营被要求剪辫子,它只是拒绝。

结果和巡警打成一片,导致“被五人当场击毙,巡警长荣奎重伤不治。”童子军营地的老兵怒不可遏,号召老百姓撕掉城里所有呼吁剪辫子的告示。这不是文章开头提到的河南,而是一直被认为“经济发达、大气早”的浙江。在江西,一个行政长官刚上任,强迫他剪辫子,却被冷枪打死。

《韩民日报》的作者只能无奈地感叹:“上面做的,下面不应该做”。

《申报》只能无奈地说:“政府下令削发没完没了,而一般顽固派还在观望,必须用强制手段。”

剪不剪辫子,其实反映的是基层民众的利益诉求和情感诉求。

辛亥革命中,既没有新中国成立初期那样的土地革命,更没有历代开国君主那样的休养生息、养生平田、免除赋税的策略,也没有国外那样的大武功。由此看来,辛亥革命中新政权的政治权威资源是非常少的。

人民真的关心* * *吗?这个真的不一定。

民国初年的社会生态可以用混乱来形容。上层社会权力斗争、政治斗争频繁,而民间社会则是战乱饥荒席卷。政府权力无法有效控制基层,所以能控制基层的是传统观念和旧的权利组织(比如宗族和地方势力)。这种混乱的局面被一些人形容为“最自由的时代,最真实的时代”,虽然这不是睁着眼睛说瞎话,也是片面切割历史。嗯,举个例子,如果一个人失去了听觉和视觉,你说:“太好了!完全可以用手语交流!”

对于普通人来说,辫子代表的不是“异族奴役的象征”,而是汉民族无可辩驳的传统,再加上“父母患体毛肤”的观念,所以辫子不能剪。这里有一个很有趣的故事,很能说明问题。梅兰芳在1912年6月剪掉了自己的辫子,但身边很少有人响应民国政府的号召。梅兰芳无奈地说:

对于地方精英来说,民国初年的混乱并不能让他们对这个新政权产生向往,反而越来越抵触。所以,尽管教科书和宣传中有所谓的“* * *和观念深入人心”,但对于基层社会来说,他们的判断往往是“民国不如清朝”。

所以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在1930年代前后,民间社会还有很多人扎辫子。

这是民众真实的情感反应和利益诉求,绝不能用“愚昧落后”来概括。

不要说当时,就是1949年的新中国,基层民众的政治麻木依然一以贯之,传统权力依然无界。80%的小农和80%的文盲对政治和战争根本不感兴趣。抗美援朝战争来的时候,普通人大多持否定态度。他们只知道自己的土地。所以新中国政府早期伴随着一系列“大喇叭”的政治运动,让绝大多数普通民众明白国家和家庭的命运是联系在一起的,这也让爱国主义深入人心。

一个值得普及的常识是,政令往往会在民众中引起各种反应,而这些反应有时会形成某种非正式的制度(潜规则),从而影响政令的实际执行。

换句话说,法令和会议做出的决议并不代表真正的执行。

我们大多数人从教课书上学到的历史脉络,主要是以国家法令为主,潜在地建构了人们尊重上层社会的历史态度,却忽略了对基层社会的真实反映。当然,历史总是缺乏足够的细节,尤其是普通人的真实反映,影响我们的客观判断。

王对利益的选择,喜怒哀乐,不能说是与上层社会完全对立,往往表现出另一种奇特的历史地图。

原则上,他们应该是历史的主角。

毕竟他们是生活在过去的绝大多数人。

虽然一些精英影响了历史发展的趋势,但历史终究是人民创造的。

中华民国的政治理念是所谓的“民主* * *和”,但这两个词从未深入大多数人的内心。传统势力依然是草根社会的主宰,不管这些文人主张什么。于是民众以维护传统或复古的方式表达对新政权的不认同和不满。从这个角度来说,不成功的剪辫子运动从一个侧面证明了民国政府的软弱无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