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目前的种植情况和经济效益如何?

生姜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在计划经济时期,由于本地生产和就近供应的限制,流通渠道不够畅通,所以种植面积小,发展慢。除了少数生姜产区,大部分都是零星的小面积种植。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生姜在南北方的种植面积迅速扩大。以山东省安丘市为例:1985年种植面积为700公顷,1997年已发展到约5337公顷,总收入约占全市总收入的40%。生姜生产已成为该市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涌现出一大批生姜生产专业户。

从近代生姜的发展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49年以前,由于旧生产关系的束缚,生姜生产发展缓慢;新中国成立后,生姜生产不断发展,生产水平逐步提高。改革开放以来,生姜生产发展迅速,种植面积扩大,产量大幅提高。它在种植结构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农民致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山东省莱芜市,1949年全县种植面积不到80公顷。新中国成立后,生姜的生产有了新的变化。65438-0960在莱芜召开的姜、葱、蒜生产计划会议上,莱芜生姜被列为国家珍贵产品,对莱芜生姜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上世纪五七十年代,常年保持在300公顷。改革开放后,随着高产高效农业的发展,生姜生产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好形势,种植面积迅速扩大,从1982扩大到750公顷,从1985扩大到2000公顷左右,从1997。生姜生产已成为当地种植业中商品率高、见效快、经济效益好的优势产业。目前,莱芜市已成为中国北方重要的商品姜生产基地,远销国内外市场。据初步调查统计,山东生姜种植总面积约25000 ~ 30000公顷。

近年来,随着科技成果的快速推广,生姜种植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也大幅提高。20世纪70-80年代,山东省生姜每667m2产量约2,000kg,2500-3000kg为高产水平。还有相当数量的低产田,每667m2产量只有1,000-1,500kg。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它被塑料薄膜覆盖,有小拱门和。以及立体种植、间作套种等一系列综合高产技术措施,大大延长了生姜的生长期,充分利用了时间、空间和土壤肥力,所以产值有了很大提高。目前中产田平均产量在2200-2500斤左右。667㎡亩产3500-4000斤的高产田也很常见,小面积高产田甚至可以达到5000斤以上。由于经济效益显著,种植生姜已成为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

随着市场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生姜不仅作为调味品在国内销售,其加工产品如脱水姜片、鲜姜片、酸姜芽、软化姜芽等远销日本、美国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在国际市场上享有一定的声誉。

种植生姜的经济效益很高。过去应该有“千姜韭菜,千户人家”的记载。从近几年生姜的价格来看,一般维持在5 ~ 15元/斤。2004年生姜价格达到15元/斤,部分地区价格甚至超过15元/斤。因为生姜产量高,每667㎡产量可达3000斤以上。现在有很多姜农靠种姜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