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云寺的发展历程
东汉时期(碑文载汉明帝永平七年),莫滕、朱发兰修建慈云寺。在一个安静的环境中,两个和尚倒了下去。静修悟禅,互相畅谈经书,探讨经书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和弘扬佛法的途径。并招募信众宣扬佛教;还砍掉了寺庙附近用蛛网砍人的大妖蛛。
东汉晚期。慈云寺以西的洛阳成为战争中心,珙县是洛阳的门户。慈云寺附近的虎牢关、玄门关、小关、贡米关、元元关战事频繁。董卓灭洛阳后,也被刺死葬在慈云寺(今东陵村)附近。数百里荒无人烟,慈云寺全毁。
魏晋时期,曹丕建安二十五年在洛阳称帝后。重建宫殿。在魏明帝,他信奉佛教,并在洛阳及其县城周围修建了伽蓝塔。西晋初期,宫罗地区建有寺庙,慈云寺烟火气十足。但好景不长;“八王之乱”不仅给洛阳、慈云寺附近的关隘和小道带来了灾难,还引发了频繁的战争。
孝文帝、宣武帝、北魏孝明皇帝和他们的母亲胡侯都信奉佛教。他们在龙门大理山脚下和洛阳的珙县挖掘洞穴,制作雕像,修复寺庙。洛阳内外佛寺1367座,慈云寺蒸蒸日上。少林寺也是在这个时候建立的。由于第二座寺庙与慈云寺祖屋距离较近,僧尼来往频繁,不断排字,相互扶持。至今,慈云寺古碑上仍有“祖风为役,佛日荣,少林* * *祖,白马为同乡”的碑文。北魏末年的“雍熙之乱”,洛阳数次被毁,史书中有记载;洛阳内外的宫观,“存者二十三”,慈云寺位于深山之中。当时名人都躲在山区,可能侥幸活下来。
隋文帝隋文帝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出身尼姑,在尼姑和智慧仙女的照顾下,在尼姑庵住了十三年。我对佛教有着非凡的感情。统一天下后,他叫臣民“出家”,命令各地按人口修建寺庙和神像。陈奇(后来的唐三藏,被称为玄奘),一个住在巩和燕交界处的官员的儿子,和他的兄弟在巩县的净土寺(现在的石窟寺)出家。杨迪迁都洛阳后,举行了一次大规模的佛教活动——开光会。经过选拔,“男女僧尼120人”。唐三藏被选上后,继续在净土寺随师诵经,学业大有进步。直到他十九岁那年,瓦岗军起义在慈云寺附近俘虏了罗口伦,然后和二哥陈长捷跑到洛阳,到了长安。此时的唐玄奘对慈云寺非常了解和敬仰,为他后来重修慈云寺奠定了基础。
唐宋时期是慈云寺最繁荣的时期。自唐太宗以来,唐高宗、武则天都很重视佛教,特别是唐玄奘贞观十九年(645年)从印度归来后,把佛教推向了高潮,唐太宗和唐高宗都为《圣教序》写了序。唐三藏成了皇帝的座上宾。唐三藏在洛阳期间,奉命重修慈云寺。并亲自到慈云寺“演大法,幅面迷宫”。慈云寺出名了。直到唐武宗“媾和灭佛”,香火才逐渐被人忽视。
赵匡胤陈桥兵变建立大宋朝后,在珙县修建了皇陵。“昔日宋祖因山葬青龙山孙,故葬青龙山孙。”在宋代,佛教和道教并重。宋陵内外建有许多寺庙,如罗汉寺、定香寺、宁神寺、十方院、惠生宫等。,和尚被邀请念经,以穿越和保护他们的祖先。青龙山是其陵墓的重要龙脉,因此皇帝下令整修慈云寺。这与宋代“烦琐建筑”的铭文相吻合。金军金兵入侵,劫掠宋陵,陵区寺院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元兵进入中原时,元世祖的忽必烈信奉喇嘛教(中国佛教的一个分支),禅宗的林佶和曹东也有了一定的发展。大量汉人逃亡,有的躲在寺院里。“后来唐朝与宋帝合并,重修至郑铮和元年”,“郑铮祖师广惠大师续而复兴”。可以看到,慈云寺在元朝最后一百年,被元世祖和元顺帝的忽必烈两次修缮,灯火一直燃着。在郑智和致远(1355-1340)重建。到目前为止,有两个元代塔铭文和一些石刻。在元代,给予佛教僧侣和尼姑本寺住持和老人的祝福的政策,即给他们一个学位,在慈云寺保留了很长一段时间,在现存的铭文中也有频繁的记录。
明代是慈云寺的鼎盛时期。朱元璋17岁在觉思出家。建国以来,他为安定人心,多次召开佛事会,支持佛教。朱元璋之后,明朝皇帝对佛教采取了支持和利用的态度。据慈云寺碑文记载,公元1455年二月,英宗朱祁镇下令天下重修梵天寺。在恩人李普信和禅师云水五德的带领下,慈云寺于当年重建,并于郑桐十一年(l448)建成。第一次重建为后来的大修奠定了基础。第二次,绝顺(没有。南宗),长沙太守之子,中国最高佛学院北京达能仁寺法师,从北京来此祖居。筹集资金后,在朝廷和河南政府的支持下,对其进行了大修。这次大修筹集的资金是巨大的。它几乎涉及到中国的每一个州、县、卫、巩县的每一个村庄和十个省会。从明代宗(1455)景泰六秋到明英宗(1458)天顺二夏。持续了三年多。奠定了慈云寺的基础和规模。
第三次,主持僧德安从明孝宗弘治庚子年间(1492)到明武宗郑德年间(1507)对其进行了重修,增加了伽蓝殿、祖殿、两角门、钟楼、方丈、厨房、招待所、僧房及殿内四周墙壁。
第四次重建由道可、道增、道五、道中主持,老人杜德仁、赵景春、杨静回家。在全面重建的基础上,增加了金刚殿、润罗殿、官亭、素食厨房。建造时间在明世宗嘉靖四十二年(1563)之前。
第五次修建也是在嘉靖中兴时期。主持的道克发动全寺十方募捐,在寺后山顶上修建了十王殿。“楼高了,神复兴了。凡来朝拜者,是此庙之奇。”
明神宗万历六年四月(1578)至万历九年十月(1581)进行第六次重建。由于寺内事故频发,认为风水是障碍,在天王殿东面的缺口上拆除重建了地藏十王殿。
第七次,由隋勇和尚带领,于万历三十九年(1611)重修千佛殿。
第八次,捐赠者郝小泉及其侄儿郝时忠于万历四十七年(1611)捐资重修五座斋堂。
第九次由元丰、永修、福田三僧绘制,为崇祯四年(1631)水陆庙三十六轴造像。
第十回,白家是崇祯十年(1637)主持僧创立的。东西房间,格子门,木梯,36级台阶,28石栏杆,平台。
慈云寺从正统九年(1444)到崇祯十年(1637),经过无数次的修建、建造、重建,达到了“庐山”。达摩少林并没有超越这一点。"
崇祯六年。(1633)年,李自成和当地起义军万余人从慈云寺及其下属地区“溜之大吉”,“营寨遍地,飞鸟难入。树和尚家被烧光了,连人都污秽不堪。粪足有余尺,其破景惨矣!”
佛教和道教在清代衰落,但在官、僧、民的努力下,从顺治到乾隆修复了十余次。其中乾隆48年(1783)修建时间持续十余年,工程规模较大。光绪三十一年(1905)在黑石关建高级小学,附设师范部,以慈云寺资产(七顷香)作为经费(学校后改为蚕桑中学、县中学等。).但是寺庙还有一些资产。佛寺香火一直延续到清末。其中最有趣的是第一次修复和最后一块塔铭文。第一次是清朝开国元年(顺治三年1646)。李银兰在慈云寺招僧时,正殿正面突然坍塌。后来,僧侣们捐钱买了几十担草来修大殿。“花了几天时间。”为纪念这一次,《修草堂》对次渠寺从东汉到明末的发展做了全面的总结。宣彤元年(1909)的最后一幅《僧塔自上而下铭》,通过一位世俗高僧牛虎兰之笔,为慈云寺画上了最后的句号。题记“光绪丙午(1906),朝廷改革。寺院财产归学校十分之七,强行归关。老师的遗产是苦涩的,嘴巴是变态的。光绪五申(1980)死了。身为丧石,有僧有主之情,云为令。”它的感情是深刻的,它的意义是极其明确的。它不仅是慈云寺的最后一张照片,也是中国佛教的最后总结。
传说在牛胡兰之后,民国初年慈云寺有个叫太太的和尚去了十方院。此后,慈云寺逐渐冷清。民国十七年(1939),鼓吹迷信,寺内多尊佛像被毁。民国20年(1931)后,原属黑石关蚕桑学校的慈云寺产权转让给新新中学。二十三年(1934)。冯玉祥下令拆庙建校,庙堂的砖瓦被拆,运到北山口建新中学使用。非常可惜的是,与慈云寺同年的一棵十圈几亩遮阴的大白果树也被砍下运到北关庄学校,建起了三层教学楼,每层八间。让华北的这棵树从此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