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如何实现从大制造到强制造的历史跨越
建设强国的战略目标是明确的。
5月19日,国务院正式发布《中国制造2025》,这是中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行动计划。《中国制造2025》提出,中国将力争通过“三步走”用三十年左右的时间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即到2025年进入制造强国行列,到2035年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世界大国兴衰的历史一再证明,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增强制造业的竞争力,尤其是核心竞争力,是实现制造强国目标的必由之路。业内专家表示,当今世界强国都拥有强大的制造业,如创新驱动的美国制造、以精致著称的德国制造、以实用取胜的俄罗斯制造,都成就了一个又一个强国梦。而那些依靠资源发展起来的国家,收入水平很高,但由于制造业薄弱,很难称之为强国。
从中国的角度来看,中国曾经是历史上最大的制造业国家,但是在1850左右,中国失去了制造业第一大国的地位,直到2010,中国才再次成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2013年,中国制造业产量占世界的20.8%,连续四年保持世界第一大国地位。
然而,一个无法回避的严峻现实是,我国虽然重回制造业第一大国的位置,但“大而不强”的矛盾更加突出,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关键核心技术被人掌握,品牌质量水平不够高,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对此,《中国制造2025》提出要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从中国速度到中国质量、从中国产品到中国品牌的转变,完成中国制造由大到强的战略任务。
问题的关键是,中国如何实现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历史跨越?
对此,《中国制造2025》在提出“三步走”的战略目标时,也提出了要坚持的五项“基本方针”,即创新驱动、质量第一、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以及四个“基本原则”: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自主发展,开放合作。同时,中国制造2025还提出了九大战略任务、五大重点工程和八大战略支撑保障。内容丰富、部署明确,向外界发出了强烈的政策信号,彰显了中国抢占制造业新一轮竞争制高点、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决心。
实现中国制造由大到强的历史跨越,必须牢牢把握战略任务和重点,全面提升发展质量和核心竞争力。实现强国战略目标,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必须凝聚全社会共识,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对此,《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五大工程,即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强基工程、智能制造工程、绿色制造工程和高端装备创新工程。同时,对重点领域做出了具体安排,旨在寻求技术和产业化的突破,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等。
实现中国制造由大到强的历史性跨越,需要牢牢把握战略支撑和保障,为实现制造强国营造良好氛围。建设制造强国,必须发挥制度优势,调动一切力量,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政策措施;我们必须培育中国特色的创新文化和制造文化,推动制造业由大变强。对此,《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八大战略支撑和保障,包括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完善金融支持政策、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等。
实现中国制造由大到强的历史性跨越,需要充分发挥金融业的核心作用和杠杆效应,不断完善金融支持政策。在各种支持和保障政策中,金融政策尤其受到重视。“中国制造2025”在许多方面对金融业寄予了期望。比如,要深化金融领域改革,拓宽制造业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开发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的优势。同时,要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推动区域性股权市场规范发展,支持符合条件的制造业企业境内外上市融资和发行各类债务融资工具;鼓励符合条件的制造业贷款和租赁资产开展证券化试点;鼓励发展贷款保证保险和信用保险业务。
当前,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既面临新的挑战,也面临历史性的机遇。我们必须放眼全球,加紧战略部署,着力建设制造强国,化挑战为机遇,形成经济增长新动力,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顺利实现我国制造大国的战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