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株洲市攸县位于哪个市、区?
攸县位于湖南东南部,罗晓山脉中段,南通粤港澳,北接长株潭,西接衡阳南岳,东临江西萍乡、莲花。它在古代被称为“水池之门”。全县辖20个乡,总面积2664平方公里,总人口76万。
攸县历史悠久,是一座传承文明的古城。早在新石器时代早期,攸县就有人类。春秋战国时期,为楚国所开发,是中南地区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正式建县,因水流经全境而得名。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勤劳智慧的攸县人民创造了灿烂的特色文化,传承了源远流长的地域文明。
攸县交通便利,是资源大县。在攸县,水陆交通相结合,道路纵横交错。湘东铁路和106国道贯穿全境,北靠320国道,西靠107国道和京珠高速公路,交通十分便利。该领土气候温和,农产品种类繁多。是商品猪、商品粮、速生丰产林、油茶生产基地县。地下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20多种,其中大部分是煤炭、铁矿、玄武岩、花岗岩和石灰岩。煤炭储量超过3亿吨,是中国6543.8万个重点产煤县之一。全县劳动力40多万人,654.38+0.8万人常年外出经商。“游仙出租车”成为湖南省十大劳务经济品牌之首。
攸县山川秀美,是一颗风景迷人的明珠。攸县山川秀美,风光旖旎,旅游资源丰富独特,有“鸾山伴凤岭,金水绕银坑”的美誉。尤其是酒埠江风景区,它集高山湖泊、溶洞和地热资源于一体,被公认为国家地质公园。拥有独特多样的景观,包括酒仙湖、百丈瀑布、温泉等水景,古银杏树、红豆杉、竹子等人文景观,保宁寺、洪秀全纪念馆、红军兵工厂等。已探明大型溶洞120多个,为南部地区。
攸县经济活跃,是加快发展的热土。攸县工农业发达,商贸繁荣,经济活跃。一直是湘东南赣西北的经济交流中心。1997成为湖南省首批小康县,2000年是湖南省农业农村现代化五个试点县之一。近年来,我们以做大做强工业经济为目标,突出工业发展、园区建设、农产品开发、旅游开发四大重点,大力实施民营经济主导战略,全力推进“三化”进程,初步形成了以资源开采加工、建材化工为支柱的20多个工业门类,建成了幽州工业园等一批工业园区。2006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84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6333元。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位居湖南省前十。
“十一五”以来,一批重大工业项目相继落户攸县,煤电一体化项目投资1.5亿元,铜坝水利枢纽工程投资2.5亿元,干法水泥生产投资6亿元,生产200万吨。特别是在攸县设立横槎集火车站,将加快长株潭一体化进程,对促进湘东南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攸县山川秀美,名胜古迹众多。幽州八景之一的桂陵峰,现为株洲市佛教协会圣地。创立于唐代的升天观,历经千年风霜,依然香火鼎盛。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陵,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井冈山、南岳,距攸县仅数十公里,是必经之路。
攸县交通便利,通讯发达。湘东铁路和国道106纵贯县城南北,沿两线形成百里经济发展走廊,水泥、沥青路直达各乡镇;水资源丰富,湘江支流米水汇聚,穿城而过。电力充足,通讯发达,县村组通电,乡镇通了程控电话。
攸县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有煤、铁、锰、钨、铀、铜、金、石膏、大理石等20多种矿产资源,特别是煤炭资源十分丰富。全县煤炭地质储量达3亿吨,黄兰煤田现已探明工业储量2.46亿吨,年产原煤400多万吨。攸县历来农业发达,土壤肥沃,雨量充沛,光热充足,冬季寒冷期短,无霜期289天,年平均气温17.8℃,年降雨量1448.6毫米,适宜各种农作物生长,特别是水稻、棉花、油茶、花椒、生姜、木材、竹子等。农副产品种类繁多,有大米、生猪、碎肉、茶叶、丝绸、干辣椒等,是该县的传统出口产品。工业布局合理,门类齐全,冶金、采矿、机械、建材、化工、纺织、制鞋、造纸、食品加工等工业初具规模。草席、床单、手套、竹制品、鞭炮烟花、灯泡灯具、氟化钠等。畅销国内外,久负盛名;水煮洋酒、皮蛋、肖春茶荣获国家金银奖,深受国际用户的青睐。截至目前,攸县已有近100种产品销往4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21年4月,攸县被评为第二批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
2020年7月,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重新确认攸县为2020年国家卫生乡(县)。
2020年5月,国家发改委公布了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名单,攸县榜上有名。
2065438+2009年3月,攸县被列入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县(湘赣地区)名单。
2017,65438 2月,攸县被列为2017年度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吸引力示范县。
2017,10年6月,住建部命名攸县为2017年国家园林县城。
2016年2月,攸县被列入2015年全国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县(市、区)名单。
2015年3月,攸县荣获全国法制县市创建活动第三批先进单位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