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日军史
中国最早称日本为“倭国”,战国时期的古地理书《山海经·海内北经》说:“盖国在矩南,在倭国之北,在倭国之南。”说明当时中国人只知道日本的地理位置。直到东汉班固的《汉书地理》才明确记载:“乐浪海有日本人,分一百余国,老来见云。”乐浪是前汉武帝灭尉氏朝鲜后在朝鲜半岛北部建立的四郡之一。乐浪海应该是指黄海和东海。一个分成100多个国家的“国家”应该是一个部落或者部落联盟。
据《东夷后汉书·魏凡传》记载,汉光武帝建武中原二年(公元57年)“倭奴国进贡,使人自称大夫,倭奴国极南。光武给它封了。”这是《汉书》之后中日建交的最早记录。1784年,在日本九州北部博多湾的志贺岛上发现了一方题名为“韩伟努王”的金印,证明了中国文献的真实性。日本历史学家认为,“奴隶国”就是“人权国”。半个世纪后的后汉,“安帝雍正元年(107),邀请日本王帅人160人与之相会”(《后汉书·东夷传》),说明日本已将生口(奴隶)作为国际贸易的交换。
后汉末年,中国北方人民起义不断,形成三国鼎立之势。公孙度,辽东太守,割据一方,拥有老燕之地和郡,成为东北亚各民族的交通中心。建安九年(2004年),孙之子割南部,设带郡,统辖中日韩交流。康子公孙渊自称燕王(237),阻断各民族与中原的交流,并与南方吴国平起平坐。荆楚二年(238),司马懿奉魏明帝之命灭公孙渊父子,乐浪、岱房成为中日两国对外交往的枢纽。这个时候日本出现了一个叫邪马台的皇后国,和中国形成了密切的关系。到姬美子皇后统治时期,邪恶的马泰国家和中国有了以下的访问。
第一次:魏景初三年(239年),姬美子逼其到代坊郡,要求“祭朝”。芳芳县知府刘侠派官员护送他进京(洛阳),献上4个男孩,6个女孩,2块拼布。魏明帝授予姬美子皇后“亲魏日王”的印章,以官职封使,还赐黄金、五尺刀、铜镜、真珍珠、红丹(红颜料)及各种纺织品。正始元年(240),岱坊县的使者将《魏明帝沼书》、《因苏》和礼物送到日本。这是中国第一次访问日本。
第二次:正始4年(243年),姬美子派8名使节到洛阳,献上生食、日本织锦、棉服、丝绸、丹木杆、短弓箭等。黄庄楼1屋顶为魏王房奴马赐,八年(247)初代房县令王谷送日。这是中国第二次访问日本。
第三次:正始八年(247年),姬美子派遣使节到代方郡,讲述狗奴国与恶马国之间的攻击故事。令郡太守等往沼书、黄庄调停。这是中国第三次访问日本。
第四次:正始九年(248年)姬美子死后,伊皇后与良医叶燮苟等20人送等人回国,献上男女学生30人,贡品白珠5000孔,清大珠2颗,花纹各异的杂锦20块。
姬美子皇后派遣贡品来增强自己的实力,中国文化由此进一步传入日本。金属制品的引进迅速提高了日本的冶炼技术。当时日本不能满足于从中国进口少量的铜镜(三角边兽镜),开始自己制造。于是,以中国镜为模型,制作了一个国产的“日本镜”,即仿镜,这一点从大量出土的日本镜中可以得到证实。据田中统计,日本出土的铜镜有3000面,其中三分之二是日本镜。铁刀的流入无疑促进了日本铁器的生产。
2.中国南北朝时期,大和统一日本,中日之间形成朝贡关系。
公元3世纪末,以大和(今奈良)为中心的基尼腹地出现了一个大国。因为地处大和地区,历史上称为大和国。大和从4世纪末到5世纪初基本统一了日本。
公元413年,也就是朝鲜战败后的第六年,大和主动与中国建交。直到公元502年,先后13次向东晋、宋朝、梁朝派遣使节,请求封爵。东晋太史二年(公元266年)至艺兮九年(公元413年),中国史书对日本朝贡的记载中断了近150年,中国史书出现了所谓的“日本五王时代”。
日本五王时期,大和强大,经济发达,国内对各种物品的需求与日俱增。我们想通过进贡来满足需求。当时朝贡是从中国获取货物的重要方式,所以尽管中国政权更迭频繁,我们还是尽可能地维持这种朝贡关系。其实这不仅仅是一种贸易方式,更是因为入侵朝鲜失败,日本想借助中国的权威加强在朝鲜半岛的影响力。这在第五次和第十一次贡品中尤其明显。中日关系开放后,日本文化不断流入日本,对飞来中国文化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
第三,隋唐盛世,日本派遣“唐朝使节”大规模学习中国文化。
随着文官制度的衰落,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加深,社会危机日益严重。为了学习隋唐的统治经验和先进的科学文化,日本皇室多次派遣使节来华,在唐代对其进行修复。自蜀明二年(公元630年)至宽六年(公元894年),共有19名使臣出使唐朝,其中13名到达长安。
唐使节前期由两艘船派往中国,每艘船载约120人,后期大概有四艘船随行。访问团成员在唐朝逗留的一年时间里,积极学习唐朝的科学文化知识。唐朝的使节也扮演了贸易使团的角色。向唐朝派遣使节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派遣留学生和在外留学的僧人到唐朝学习,并在学习结束后接他们回国。因此,遣唐使在日本与唐文化的交流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派往唐朝的留学生分为留学生和学僧,一般从有才华的贵族子弟和僧侣中选拔。留学生进入国子监附属的六个学术图书馆之一,学习自己的专业;学者们主要在长安和洛阳的各大寺庙研究佛教。在平安郎之前,唐代派遣留学生的学习时间更长。由于长期求学,长期与中国人生活在一起,他们不仅在文化知识上,而且在生活习俗上都深受唐朝的影响,为日本社会文化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到9世纪下半叶,中国先后发生安史之乱和黄巢农民起义,唐朝摇摇欲坠。当时日本贵族政治腐败,统治阶级倾向消极。宽平六年(公元894年),新任驻唐使节应元道真(公元845年-公元903年)引用唐代一位有学问的高僧的报告,代皇帝奏事。他以“唐朝萧条”、“海上航线受阻”为由,建议停止向唐朝派遣使节。裕多天皇接受了这个建议,两国关系中断。
第四,宋元时期的中日交流。
公元960年,宋朝建立,公元979年,唐太宗统一中国。永冠元年(公元983年),东大寺的日本和尚乘五岳陈双仁、陈仁满的船抵达中国,受到宋太宗的接待。公元988年,尚然派弟子甲寅到宋朝向宋帝献礼。炎九四年(公元1072年),成勋和他的七个弟子乘坐一艘宋朝商船进入宋朝,游览了天台山的国会寺,还受到了宋神宗的接见。宗申委托成勋的弟子带了一封亲笔信和许多礼物到日本宫廷,表达他们寻求睦邻友好的意愿。第二年(公元1078年),日本政府发出辞呈,让钟和尚回到宋钟的船上回访,两国关系正常化。平安末年,日中关系逐渐正常化,镰仓幕府继续推动。镰仓幕府积极与南宋进行贸易的主要原因是为了获得南宋的铜钱,因为当时日本本身并没有铸造铜钱,国内流通的主要货币是宋铜钱。
1260年,忽必烈汗(成吉思汗的孙子)成为蒙古国王。公元1267年,迁都燕京(后改名大都,即北京)。1271年,国名改为元。公元1268年,他命令朝鲜特使带着一本书去日本。这本书表面上是呼吁建交,实质却是让日本进贡。几经研究,京都法院没有给出答案。公元1274年和公元1281年,忽必烈两次出兵征服日本,但都因为台风而失败。中日关系中断。
5.明代复杂的中日关系:日本海盗、探险与贸易。
日本海盗主要由镰仓时代以来西方一些著名的领主和官员、以土地为核心的纯海盗团伙、武装商船集团和游民组成。他们入侵朝鲜半岛和中国大陆沿海地区,由西部豪族组织,以北九州的海啸、义起、松浦和濑户内海为据点。从13世纪上半叶到16世纪中叶,活跃了300多年。
1369年3月(明洪武2年、正平23年),倭寇和沿海海贼劫掠山东、江苏、浙江、广东,朱元璋派杨载到日本与之谈判,要求西征将军怀良亲王镇压倭寇。怀良太子不仅不理会,反而反对逮捕和杀害明使。此后倭寇更加猖獗,经山东南下,转向温州(永嘉)、台湾(临海)、明(县)、福建沿海地区。当时,怀良太子暗中帮助明朝宰相胡密谋“一举灭掉明主”。公元1387年(明洪武二十年,元四年),据爆料,宁波卫司令林宪帮助胡被日本兵策反。明太祖于是切断了与日本的贸易,严令禁止出海,并派兵镇压日本海盗。
足利义光统一日本后,为了满足日本商人恢复与明朝贸易的要求和日本上层阶级对明朝商品的喜爱,同时利用与明朝的贸易充实幕府财政,决定借助明朝的势头恢复与明朝的邦交。于是命九州探题禁敌,并于应永八年(公元1401)五月,以博多商人宫非、高僧祖阿为使,致函惠帝,表示愿意复交。应永11(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明成祖允许日本以朝贡的形式与明朝进行贸易,并规定了“吞并制度”,防止倭寇温水捕鱼,也就是所谓的《永乐调和贸易条约》。
以朝贡形式进行的调查贸易对日本非常有利。明政府不仅减免了这种贸易的关税,还为“日本之王”的使节及其众多随行人员(实际上是商人)支付了明朝时期的全部食宿费用,给他们衣服穿,并免费为他们提供一个月海上旅行的食物。一些贸易商品以足利将军送给明朝皇帝和明帝的“礼物”的形式进行交易。一般来说,退还的礼物的价值大大超过捐款的价值。
应永死于15年(公元1408年)。他的儿子支一继位为将军后,立即改变了对日外贸政策,中断了与日本的关系。此后,倭寇掠夺明沿海地区的活动十分猖獗。正昌元年(公元1428年),新任大将军焦毅决心恢复日本与明朝的邦交,永享四年(公元1432年),任命入日入明的高僧道元为使,带国书到明朝。次年(公元1433年)五月,龙氏进京向玄宗呈上材料和国书,并在北京签订《宣德通商条约》,取代《永乐条约》规定的10朝贡,朝贡船只不超过3艘,人员不超过300人,刀剑不超过3000把。同时用宣德代替永乐,日朝贸易正常进行。
6.明末清初,明朝两次出兵朝鲜打败丰臣秀吉,德川实行锁国政策,中日官方交流中断。
丰臣秀吉于18年(公元1590年)统一了日本。作为军事封建主的首领,丰臣秀吉不满足于中国大陆人民的统治,进而想强迫朝鲜、菲律宾、中国、台湾省和琉球朝贡,梦想统治日韩。公元18年(公元1590年)冬,他给朝鲜国王写了一封信,公然宣称要“进军大明,改我朝习俗为四百余州,一亿年治帝都”,恐吓朝鲜就范,充当侵略中国的深水炸弹。丰臣秀吉的无理要求遭到了朝鲜的拒绝。鲁文元年(公元1592年)三月,派遣秀吉为侵略军首领,以小西行长、加藤清正为先锋,派出近16万大军渡海登陆釜山。同时派出九鬼甲龙和藤谷高虎指挥的九千水军进攻朝鲜沿海地区。日本的侵略遭到了朝鲜人民的顽强抵抗。应朝鲜政府要求,明朝派出的援朝部队于7月陆续抵达朝鲜并投入战斗。然而,7月,第一批5000名援军在对平壤的进攻中被副指挥官祖成勋击败,先锋史茹在战斗中牺牲,被成勋击败。65438+年2月底,宋应昌、李率领的第二批四万援军入朝。随即,10月初,1593、65438+再次发动了平壤之战,猛烈地攻击盘踞在这里的小西行长军队。经过日夜浴血奋战,明军收复平壤,随后解放开城。清二年(公元1597年)65438+十月,丰臣秀吉派14万大军到釜山以北作案。8个月后到达北京附近。但很快就被明朝大将马圭击败,退守到南方狭长的沿海地区,顽强战斗。第二年秋天,丰臣秀吉因病去世,日军开始撤退。5438年6月+065438+10月,日本海军在半岛东南部梁芳海面被中朝联合海军拦截,损失极其惨重。逃到岸上也是毁灭性的打击,死了一万多人。年底前,日军陆续撤回日本。
德川幕府初期,为了获取贸易利润,充实财源,准备消灭丰臣氏遗族和异己势力的内战,在国内建立统一的专制政权,继续采取丰臣氏和丰臣氏时期的开放政策,鼓励海外贸易。1615年,两广商船获封,给予贸易自由,并上书福建巡抚,要求明朝媾和,恢复吞并贸易,以结束自丰臣秀吉以来对中朝的敌对状态。明朝因为日本海盗和富臣的侵扰,对日本非常警惕,国内局势不稳,所以执行海禁,拒绝了幕府的要求。
后来,德川幕府为了取缔天主教,巩固幕府的安全,陆续颁布了一些闭关锁国的政策,日本与外国的交往逐渐中断。
7.鸦片战争和明治维新前后中日关系的变化。
1868年4月,德川庆喜谨慎地去了米托(实际上是禁闭),德川时代沦陷。1870年9月,《宗藩行政改革大纲》公布,随后政府进行了官制改革、法制改革等一系列改革,逐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资本主义制度,史称明治维新。
随着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日本的国力越来越强。此时,由于腐败和外患,清政府的国力日渐衰弱。在日本,由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下层武士陷入困境,对政府不满而造反。为了稳定内政,日本政府决定将内征改为外征,将士气转向国外。很自然地,他们把目光投向了中国,开始对中国实施侵略扩张政策。1871年6月,日本人派遣全权大使伊达宗澄和随员刘光到天津与清政府谈判,企图签订不平等条约。被拒绝后,他们签订了互惠条约,中日和解条约。条约签订后,日本政府认为条约不合适,公开否认。次年3月,前原诚司被派去要求修改条约。特别是,应废除第2条,并增加最惠国条款。结果被中国拒绝。日本的计划失败了。
1871 165438+10月30日,一艘由琉球宫两名古岛民组成的朝贡船离开琉球港前往中国,遭遇风暴,漂流在海上。一个比较幸运,一个漂流到了台湾省西南沿海的高山牡丹社的巴瑶湾。船上共有69名船员,其中3人溺水,66人上岸。但登陆的船员中,54人被高山族杀害,12人逃脱,由凤山县清军官兵保护。1872七月被清政府遣送回那霸。
本来琉球的船民是被台湾省的高山族误杀的,纯属中国和琉球之间的问题,但日本决定借机介入,准备通过杀害所谓属于日本的琉球人来侵略台湾省。为了防止欧美国家的干涉和清政府的抗议,日本政府在入侵前策划了一系列外交阴谋。首先,琉球国王被强行改为琉球藩王,列为中国籍,其对外交往事务由日本外务省处理;其次,以日本政府同意继承《琉球美条约》为条件,争取美国承认琉球为日本领土;第三,利用外务副大臣三岛交换中日和解规则的机会,试探清政府对台湾省和朝鲜的态度。结果清政府官员严词斥责。眼见讹诈失败,明治政府决定军事入侵台湾省。1874年4月,“台湾省藩邸事务局”成立,大藏卿大冢任长官,中将·西乡从道任台湾省藩邸事务总督。5月7日,西乡从道率领3600人的军队入侵台湾省。5月22日,日军在台湾省登陆。1年6月,日军向牡丹社、高石佛社发起总攻,台湾省人民用原始武器英勇抗击日军。清政府委派福州船政局局长沈藻调查此事,并率军渡海保台。本来日本国力渐衰,但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在美、英、法三国大使的“斡旋”下与日本和解,达成1874、10、31协议,李鸿章与日本全权大使久保俊一签订《北京条约》。清政府向日本屈服,承认“台湾省‘生佛’对日本国民造成了伤害”,日本出兵是“保民之义”;规定日军撤出台湾省,缴纳50万两日军白银。日本侵占了中国的领土台湾省,中国却赔偿了,这进一步刺激了日本的侵略野心。1875年,日本强迫琉球与中国断绝一切关系,并于1879年4月4日废琉球,改为冲绳县,彻底吞并琉球。并由此开始了日本血腥侵略亚洲各国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