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靖远民歌”
靖远民歌是靖远人民生活的生动写照。古丝绸之路的传承,凝聚着靖远人的劳动智慧。这个时代的老人跋山涉水,只为保存当地的文化瑰宝。从汉高祖丁原三年(公元前114年)起,设立祖离县,开始了靖远县行政建制的历史。靖远,位于甘肃中部黄河东岸,距今已有265,438+000多年的历史。千百年来,在这片土地上生活过的人都唱过好歌,至今仍有韵味,至今仍有人幸存。
靖远民歌是靖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深植根于靖远人民的心中。它真实地反映了靖远人民的生活状况,是全体靖远人民智慧的结晶。靖远民歌的歌词有靖远语的特点,旋律几乎略带秦风。2017年,《靖远民歌》被列入甘肃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
四月,春色无边。甘肃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传承人李振荣带领的靖远“三区”文化工作者《靖远山歌》拍摄团队,演唱靖远山歌,走进村社。推动唱响暖人心的活动。年近七旬的李振荣再次回到田野,歌唱他的故土、劳动和希望,这是老人的情怀。唱响这65438+万农民脱贫致富的脚步,谱写新时代的主旋律。
第一站是静源寺的古梨园。在这田园风光中,我将参观古都文化遗迹。近距离感受黄河农耕文化的独特魅力。唱靖远民歌,让劳动人民创作的民歌发扬光大,代代相传。
大庙村是靖远一个偏僻的村子。梨树种植历史悠久,以盛产香梨而闻名。保留了大量的百年梨树,古梨园的梨花在古村落中独树一帜。2017,大庙村被甘肃省列为美丽乡村旅游景区。这里生产的香梨以皮薄、汁多、味甜著称,“大庙香梨”还被申请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每年梨花盛开的时候,县里要率先在村里举办梨花节,扩大当地香梨的影响,促进销售,带动乡村旅游。为了增加农民收入。助力精准扶贫,加快贫困人口脱贫步伐。
靖远是一个文化大县,历史悠久,人文丰富。自古以来,静园就崇尚书画之风。刘老师在文化馆专职画师刘喜鹏的陪同下,用画笔描绘流动的山川;用色彩照耀世间万物的生命;用炫丽的墨纸,把心印在纸上,渲染出国画的气息。美丽的花朵挺立,梨花落羞花。民歌和书画一样,深刻地描绘了黄河儿女的喜怒哀乐。
黄河两岸,丝绸之路。一代代传承不尽的歌谣,是直击人们心声的涓涓细流。民歌《采棉花》是人与自然、劳动结合碰撞产生的最早的精神艺术之花。具有永恒的历史文化价值,李振荣老师带领弟子沿着山水唱出时代的乐章。山谷中的回声,河水的声音。灾后勇往直前的,是民族豁达乐观的声音。
靖远民歌沿虎豹口、玉龙山、珍珠沟、西征公园、英烈牺牲等地传唱。第一首红色民歌《虎豹情怀》、《亲人何时归来》,讲述了83年前那些红色峥嵘岁月里,先辈们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
在20世纪80年代。文化馆的李振荣、张普、周乃器等老师不遗余力地走访民间,记录笔记,记录乐谱,保存了口口相传的曲调。《靖远好地方》《去娘家》《亲人何时归》《虎豹之恋》等上百首歌曲。就像一幅生动的民间画卷,用当地的民间音乐艺术积淀了一笔文化财富,时间是一种无形的力量。
夏至寒来,秋至冬收,半干旱半干旱的靖远县平宝一个古老的农场,已经迁徙了400多年。李振荣思考和实践了四十年。一次次从黄河出发,水乡田园,沙漠城堡。访问和保护当地的音乐文化就像保护自己的家园。老祖宗的歌还在江里回荡,诗情画意的歌唱生活已经离我们渐行渐远。这可能意味着人生道路的不同,也可能意味着血脉的回归。
接近古代的李振荣,更是加快了守护的步伐,将收集到的200多首民歌汇编成册,刻录光盘,保存音像。一边编教材,一边深入学校和社团帮助排练,对他来说,留住唱歌就是留住希望,留住百年来人们生活的艺术和传统。古琴之韵,胡家之风。故土坚守远观,白鬓歌者知传承之道,开辟桃李满天下的人生境界。乡音未改,乡情难忘。好听的老歌,刻在心里。保护文化遗产,取之于民,还之以生命,是我们共同的回家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