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因为迟到而犯错误的重大事件。

目前,全国各地的高考录取分数线已经公开,招生工作陆续展开。通知能否及时准确送达,成为了当前最重要的环节。因为高校通知书的及时准确送达,直接关系到考生的命运,关系到能否顺利走进大学的大门。目前,通知已经成为高考后又一件让考生和家长紧张的事情。

河北保定市距离泊头市只有200公里,但家住泊头市的杨涵最近收到了一封挂号信。她打开一看,原来是河北大学给她邮寄了2003年研究生录取通知书。按照规定,她已经因为迟到近两年而失去了读研究生的机会。(7月4日《北京日报信使报》)

当笔者在媒体上看到这则新闻的时候,第一感觉就是又一个悲剧因为通知迟到而重演。前段时间,笔者看到一则类似的新闻:收到高考通知书本是一件乐事,但前几天,义乌的陆先生收到孩子的高考通知书,却是满腔怒火,因为这份北京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录取通知书是去年发的,他的女儿到现在已经在北京另一所大学就读一年了。(据6月24日新华网)

当人们看到这两条消息时,他们会为“迟到的通知”感到难过和遗憾,因为通知涉及千千成千上万名考生和家长的利益。“一纸通知”的迟到和丢失,给考生造成了巨大的精神伤害和无形财产损失。每年主管部门都很重视这个事情,但是每年还是有问题。每次出了问题,各部门都是推诿扯皮。

目前,教育部门发送考生通知是教育部门和高校对邮政部门的一种授权行为。因此,笔者建议,首先,招生部门要与邮政部门签订严格的授权协议,明确双方的义务和权利,按规定操作。邮政投递部门要在投递过程中投递到人。严禁寄递或中转,防止出现错寄、漏寄、丢失等问题。对于由于客观原因导致地址不全的邮件,尽量准确投递,不要积压拖延,随意退回。其次,对于学校录取的学生,邮政部门会及时准确地将通知书发送到高校,建立完善的反馈机制。再次,合理划分招生部门、邮政部门和高校的职责,加强部门间的协调合作,加强相关人员的责任和职业道德教育。有了这些方法,我觉得考生可以避免不接受录取通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