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学习历史有哪些历史规律?
比如在中国近代史的学习中,让学生接触到帝国主义五次侵华战争和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丧权辱国条约的具体史实。通过比较、分析、综合,逐步形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概念,可以认识到中外反动派勾结,把中国一步步推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为了挽救中国,必须进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革命。在这里,基于大量的感知,从具体到抽象,从零碎、肤浅到系统,抓住本质,形成概念,得出结论。这时候才算学过历史。在实践中,中学生不仅对具体生动的历史事实感兴趣,而且对抽象思维的过程感兴趣。可以说,如果对历史事实的感知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之源,那么理性知识的获得就是他们兴趣之流。所以应该避免老师在课堂上照本宣科或者把历史课等同于讲故事。2.从已知到未知,学生初步获得历史知识,这部分“获得”成为他们认识新知识的基础。历史事实和历史事实总是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联系在一起。这就决定了历史课新旧知识之间的紧密联系和制约。这种联系和制约决定了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必须遵循从已知到未知(包括从少知到多知、从浅知到深知)的认知规律。
从已知到未知的学习过程如下:(1)通过已知的历史概念理解未知的历史概念和规律。如果同学们知道了西周和东周这两个概念的划分的由来,通过分析比较,就会知道为什么在这个后文里的汉晋南北宋的划分是这样的。在了解了“文景之治”、“光武之盛”、“贞观之治”等概念后,通过比较和概括,我们可以知道,这些所谓的“治”或“盛”是受到大规模农民战争的打击,封建地主阶级为了维持其统治,在建立新王朝后不得不采取缓和阶级矛盾的政策。这样客观上调节了社会基本矛盾,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促进社会发展。从这一认识出发,学生可以得到“人民的革命斗争推动了社会历史的发展”这一重要的规律性认识。(2)通过已知的历史规律认识未知的历史规律。人们对法律的认识总是随着实践不断深化,学习历史也是如此。在掌握新的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学生可以通过已知的历史规律做出规律性的判断。如通过对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发展的了解,让学生认识到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不断进步发展的规律。当他们接触到中国近代史上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遭到可耻失败的历史事实时,他们就能认识到这样一个规律:任何逆历史潮流而动的人都不会有好下场。
从已知到未知的过程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过程。其根本特征是“循序渐进”。教师结合旧知识讲授新知识,不仅使新知识的讲授具有“逻辑性”,而且能使学生掌握新旧知识。3.从理解到记忆在学生学习和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记忆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于复杂的历史知识,我们往往侧重于记忆意思。理解是记忆意思的基本条件。但是让学生理解所学的历史知识并不容易。除了千变万化的具体历史事实,还有历史概念、历史规律、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需要理解。这些都是理性的知识,老师和学生都掌握不了。那么,理解的关键是什么呢?它在思考。思维是指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理解是这个思考过程的结果。因为通过思考,也就是思考的激烈劳动,加上有意识的记忆,记忆的对象很容易储存和保持。4.应用上述三个规律的结果是,学生在学习和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实现了第一次飞跃,即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理解的目的在于实践,学习历史知识的目的在于能够运用。同时,应用成果反过来促进理解的深化。
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应用往往表现为:(1)在新知识情境中的应用。完成“从已知到未知”过程的决定性因素是应用。是应用的结果引起了学生头脑中“由已知到未知”的变化。如果利用已知的中国历代文化知识,进行对比分类,就可以知道古代世界各国的文化状况和特点。回答历史习题,收集史料,都是历史知识的应用。通过对旧知识的运用、消化和巩固,我们获得了新知识,形成了某些方面的智力。(2)应用于文科其他学科的研究。这种应用往往能相得益彰。比如在政治课上讨论对“一国两制”基本国策的理解时,可以用历史知识来说明当前“一国两制”决策的必要性和正确性,把抽象的政治概念变得生动具体。(3)观察和分析实际问题。运用历史事实和规律,阐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合理性和必然性。此外,学生日常阅读的电影、书籍、演讲中,往往包含了历史知识的应用。至此,学生完成了一个学习历史的认知循环。以上四个方面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构成认知过程中的矛盾运动,促进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循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