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图书馆的历史沿革

张謇邀请了南通师范大学培养的中国近代建筑史上最早的著名建筑师孙志霞设计图书馆。他提出了具体的想法和要求,孙志霞画了设计图,然后他提出了修改意见。这些珍贵的张謇水墨建筑图,一直保存在南通博物馆。

张健首先以身作则。他整理了他的书,并把大部分分发到了图书馆。张謇一直主张国家的私人账本应该“公之于众”。他总觉得传到后代手里的书总有一天会不被保存下来。而不是给他们不值钱的零售额,应该提供给大部分当地人享用。在张謇的努力下,图书馆开馆之初,藏书近10万册,几年后增加到14万册。张謇对目录工作非常重视,亲自执笔,并聘请大师主持编纂。20世纪20年代初,南通图书馆藏书14万册,大小图书馆67个,为全国县级图书馆之最,私立公共图书馆之最。1929并入南通学院。据《李一航年谱》(时任南通图书馆馆长)记载,当时馆内藏书23万册。此后,图书馆一直处于保管和封存状态。1938年,为防止战争破坏,南通市图书馆将8万余册古籍转移至市区天宁寺小光塔北侧藏经楼保存。外面堆了些佛经做掩护,请寺里的和尚来看管。1952南通市政府决定重建南通图书馆。1953 65438+10月,图书馆更名为南通市人民图书馆,刘任副馆长。并借用中苏友协俄语教室(现南通博物苑浩南张謇故居)先行开展阅读工作,共有40多个阅读座位。7月,省文化局指示将图书馆命名为“江苏省南通市图书馆”。图书馆建筑为四合院住宅,阅览室约30平米,借阅室60平米。设有图书编辑部、图书推广部和阅览室,拥有20多种报纸和40多种杂志,40多个阅读座位,藏书1000册,1500张借书证。

1957经南通市政府批准,南通市图书馆更名为“南通市图书馆”,并迁回市区。遗址在原“南通图书馆”以北,濠面有西楼及其附属平房约40间,面积约1000平方米。西楼二楼有图书馆和书库,三楼有阅览室和办公室。1957年,郭沫若书写了南通图书馆的名称。此时,蒋云卿、蔡冠明、闵、费凡久、冯汉非等人向图书馆赠送了一批古籍,其中蒋捐赠的图书2000余册,包括元代刻本《隋史》1册(后定为国家级善本)、朱、明代《黄帝内经》600余册。图书馆藏书36万册,其中古籍65438+万册,发放图书证6000多张。图书馆还负责帮助建立43个工厂图书馆(室)、49个流通站、281个城市图书馆(站)。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南通图书馆也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图书馆综合体完成于1979。新馆占地1500m2,五个书库,10个阅览室。1982年,图书馆古籍典藏楼静海楼落成,这是建国后全国公共图书馆系统建设的第一座专用古籍典藏楼。静海楼占地面积1348平方米,地下设有500座的会场,三、四楼设有古籍书库,五楼设有外宾接待室和小会议室。这一时期,南通图书馆在建筑面积、藏书、人员素质、读者服务等方面都走在了省级公共图书馆的前列。在取得良好社会效益的同时,市图书馆还努力挖掘潜力,改善办馆条件,实现了由传统图书馆向现代图书馆的转变。建立了有30多台电脑的电子阅览室,在营业部配置了电脑。图书借阅和编目首先实现了计算机管理,南通图书馆网站已经开通,读者可以在网站上搜索部分馆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