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地名的由来
自唐代以来,全国各地都修建了孔庙来祭祀孔子。唐朝以前是祭祀周公的。汉景帝年间,文翁作为蜀郡太守,修建了周公礼堂,用石头砌成,保护书籍。它被称为“石室”。这条街因有文翁牌坊,原名文翁广场。后来战争结束,周公殿和文翁牌楼被毁,唐朝的人就在原址上建了夫子庙,办了学校。到目前为止,文庙还没有被完全破坏,这条街因此而得名。现在按照文庙的朝向,分为前街、后街、西街三条街。
热袜子街
明代中上层人士习惯穿羊毛袜,柔韧合脚,保暖舒适。这条街上挤满了卖羊毛袜的商店。夏天,他们卖油灯、布料和袜子。油灯布又叫云丝,轻薄细腻,轻爽,易加工,物美价廉。四川天气暖和,夏天袜子穿的时间长。因此,这条街被命名为夏袜街。
智慧街
明代有“各省首府都督”,官署称为都督署,负责征兵练兵,保卫省会治安,类似于日后的警备都督。这条街以衙门命名。到了清朝,杜威司令被废除,街名沿用至今。
红照壁街
明代皇城有城墙,御河环绕城墙。皇城南门(现人民南路百货大楼和新华书店)的雨荷河上有三座金水桥。桥前的空地是当年文武百官去帝都拜藩王时停马的地方。这里有一个赭红色的照壁,是皇室的象征。每年都会用赭石泥涂上,以示吉祥,因此得名。1927年红照壁被拆除,街名一直保留至今。
同仁路
清朝末年,少城的满蒙下层人民生活贫困。辛亥革命时期,成都的旗兵与军政府签订了上缴枪支的契约。军政府在支持城西一座石祠的基础上,扩大土地,建造房屋,设立“铜人厂”,招募旗人及其家属就业,生产织袜毛巾,物美价廉,销路很广。后来由于军阀混战,工厂停售,只剩下今天的街名同仁路。
小关庙街
成都寺庙多,城市少的多。少城之外,除了供奉关羽的山西阁,还有老关庙和小关庙。以前兵士强占庙产,将老关庙卖给有钱人建豪宅,将老关庙街改为玉泉街,所以今天只有小关庙街。
方然街
染房街紧挨着盐市口,紧挨着穿城而过的金河。明朝以前,这条街曾经开过土布染坊,向金河取经。后来由于金河堵塞,河道不畅,大部分染坊业外迁,只留下江南亭街一家规模较大的染坊。染坊的街名依然存在,但沿街的小店已经变成了卖手工加工的木锭子、象棋、多米诺骨牌、麻将、刀和刀柄的街道。解放前民间谚语:“染房街,无染房,将军对打麻将”是对这条街手工作坊特点的介绍。
猛追湾
府河的弯道从万福桥往东,向南经过清源桥(后称迎恩桥、大安桥,相当于今天一号桥的位置)称为猛追湾。相传为张起义武装,因被大慈寺僧人追杀而得名。
忠烈祠街
烈士祠堂建于民国初年,专门纪念在辛亥革命和护路运动中牺牲的烈士。当时军政府设立“集训局”,负责调查考核,只有考核合格的人才能入寺。烈士庙由专制时代的“惠福”改建(惠福是各省官员聚集祭祀皇帝的地方),其所在的街道原名惠福街,后改名为烈士庙街。
罗马式街
四川使用的古马来自建昌(岳西、西昌一带),古称“措麦”。马瘦,能走山路,适合四川山区。成都马市在市郊,不在市区。蒙古人占领成都后,甘肃、内蒙的马又肥又壮,用处不大,在市区设置了很多地方养马。清初成都有满蒙八旗士兵驻守,陕甘宁蒙古马数量剧增。为了满足满清贵族买马的需要,在少城外的皇城后门有一个骡马市场。康熙雍正以后,四川没有发生大的战争。
骑兵的作用降低了,马市也搬到了城外,但街名一直保留至今。
成寿街
清除省城保安的问题,是游击队处理的,比都司的武官味道更高。他们管辖的士兵白天在街上巡逻,晚上守卫城门。他们类似于武警,权力很大。他们可以进屋搜查囚犯。游击衙门又叫城防衙门(省立图书馆的后门),因其所在街道而得名。
十二桥街
1935年前后,刘向任四川省政府主席时,拆除了南大金街口城墙,平整了城外的墓地,修建了一座跨河十二桥的木桥。桥虽不大,他却想大张旗鼓地记录自己的功绩,并在桥上刻下碑文,说扬州城外有二十四桥,与唐宋文人之笔押韵。如今这座桥只剩下一半,还能分享扬州的明月,所以被称为十二桥。桥头新建的街道被命名为十二桥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