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历史小说《李鸿章》
我尊重李鸿章的才华
我很珍惜李鸿章的学识。
我为李鸿章的遭遇而悲伤。
。
李鸿章(1823 . 2 . 15-1901.11.7),本名张彤,渐为义、付梓、邵荃麟,晚年为官。世界上许多人称李为,也称李二、先生。
。
著名作家肖仁福的《李鸿章》(共五卷)以历史小说的形式恰如其分地展现了这位晚清名臣波澜壮阔的一生,让读者跟随他的故事去重新体验和重新审视。
晚清的烽火与硝烟。
。
这本书分为五卷:
?迎贵胄,揭竿而起江淮。
?上台阶,求东南。
?接大任,捧干坤。
?创设情境,破画返老还童。
?力挽狂澜,天命难违。
。
?老官僚还是新先锋?
?李鸿章时代,政治上,以前稳定的皇帝独裁转变为王朝危机,地方督抚权力扩大;经济上,外贸金融比重与日俱增,现代工业蓬勃发展,沿海地区与外国的交流有了长足的进步,不仅带动了中国的经济,也拉大了与内陆的差距。
。
?李鸿章作为旧科举官僚的精英代表,摇身一变成为实业官僚的先驱,担任了中国史无前例的洋务总司令,一生都在列强之间度过。
。
?杰出的外交家还是精明的调停者?
?随着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李鸿章的人物形象几经沉浮:从当代舆论的哗然到民国时期梁启超的功过是非;从新中国成立到特殊时期被批判为汉奸,再到改革开放后被重新认识,乃至今天的理性崇拜。
?事实上,李鸿章收受俄国巨额贿赂,出卖国家政权,这是事实;他为中国的现代化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这也是事实。他与大国的交往应该被定义为“杰出的外交”还是“精明的调解”,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
。
李鸿章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在他自己的画里,他是少年,壮年是军人,中年是边防,晚年是洋务。他与曾国藩、左、张之洞并称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说,他是大清帝国唯一有能力与世界列强抗衡的人。慈禧太后称自己是“再造了之人”。
。
?钱穆先生说,历史往往在变化中进步,但它没有改变,也不会成为历史。人物的变化造就了晚清这个特殊而神奇的时代,也成就了一生求变的李鸿章。
。
面对这样一个有争议的历史人物,这样一部令人作呕的巨著,我必须怀着敬畏之心去读,不敢轻易下定义,也不敢轻易说对错。
。
历史的功过留给后人去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