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仕强《三国智慧》语录
中国人在话没说出口之前会反对大事化小,但话一说出口,就是要面子,要问题。改变意味着承认你一开始就错了。对于一个中国人来说,承认自己的错误并推翻之前的主张是极其困难的。一定要给他一个台阶,他会按照你的意思做出合理的改变。——《三国志智论》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我们常常忽略它的另一面:在它的位置上,我们必须寻求它自己的政府。
中国人最讲道理,但你不能和中国人讲道理。为什么中国人交流这么难?两句话说完:第一句,中国人是世界上最讲道理的人;第二句话,你和中国人讲道理也是世界上最难的事情,因为他只相信自己的道理,从不相信别人的道理。你说的话我听的跟我一样;不一样。我根本不听。在中国,很难分清谁是儒道佛。往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类别的划分只是宗教斗争的一种手段。不要迷信。我奉劝大家,人在年轻的时候要多学习儒家思想,自强不息才能安身立命;中年以后多学习道教,无为而治保泰;到了老年,要参加打坐拜佛,与神自在。不管我们怎么做人,怎么做事,我们有三样东西很重要:第一个叫方向,第二个叫方法,第三个叫方法。只要有一个错误,就很难达成愿望,完成使命。
我们中国人很聪明,理解力很强。历代孔明多,三国时期堪比孔明的人多,刘备太少。我们缺的不是孔明,而是刘备。当然,孔明是伟大的,但是没有刘备,十个孔明都没用。因为千里马多,伯乐少,所以三顾茅庐会被传为千古美谈。一个事物除了内在因素外,还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内因可以自己控制,外因控制不了。所以只能把握内因,尽量保证不做错事。对于外界因素,我们只能客观地观察和分析其发展变化,然后根据情况做出合理的反应。人往往很自大,一不小心就很容易自大,所以谦虚是一种难得的素养。所谓心算,其实就是事先掌握大量充分有效的信息后,根据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进行科学推理,得出正确结论的过程。你是一个计划者。你要想想,如果有一天你被要求执行,你该怎么做。死了会不会很难看?做计划的时候要想:后人会怎么看你?归根结底,做计划的人不应该只考虑当下。在你死后,计划的结果仍然存在。不过现在很多规划都拆了,还是拆了比较好。没有证据,他们还在那里。天天被骂。
要有一种亲民的努力,就是要明白老百姓心里想要什么。没饭吃的时候,他告诉你吃是最重要的,其他都不重要;但是不要相信他,因为等他吃的差不多了,他就会开始挑这挑那,这叫与时俱进。老百姓的舆论随时都在变。你要走在他前面,但是不能太靠前。太远和太近他都不舒服。这就是困难所在。
经典的《大学》是中国政治哲学的独特精华。大学之道,从知名、亲民、止于至善的目标确定,到真诚、正直、养气、平地的目标具体落实;从田字到庶人,一个是修身养性的实践,而到知止的成功,大学就是中国社会的成功。小人从来不说自己是小人,都自称君子,做的事情还挺像君子的。当我们发现他其实是个伪君子的时候,他已经活了很久,开始捣乱了。这个时候,真正的君子已经被他害惨了。所以君子要自己创造条件,想办法把事情做好,尽自己的责任,才称得上真正的君子。——《曾仕强评三国之道:三国人物》
为什么君子打不过小人?原因是什么?简单来说,君子认为既然是君子,就应该很正直,不必耍什么花招。就说他要说的,做他喜欢的。其实这不是他的责任。还有为什么小人能活那么久?因为小人知道,如果他没有什么好隐瞒的,别人就会看出他是小人,所以他要把自己伪装成君子,不让别人看出来。求善终是人生最高目标!问心无愧地死去是善终,死不瞑目是恶终。因此,我们中国人发誓最严厉的判决就是这个人不得好死。有了这个认识,有些事情要做,先问问自己,能不能安全?在西方,人群社会的最小单位是个人,而在中国不是。中华民族认为人群社会的最小单位是家庭,而不是个人。这是非常不同的。只要你的家庭不温馨,你的职场就不会好,因为你每天都在那里坐立不安,下班就开始紧张。回家怎么会吵架?所以中国人一定是无忧无虑的。家族可以治国平天下。在中国,很难分清谁是儒道佛。往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类别的划分只是宗教斗争的一种手段。不要迷信。我奉劝大家,人在年轻的时候要多学习儒家思想,自强不息才能安身立命;中年以后多学习道教,无为而治保泰;步入老年,要参与禅修拜佛,与神自在。人生是一个阶段性的调整。什么是专家?专家致力于伤害人们。
如果你认为赚钱就是幸福,那么你努力了一辈子;如果你认为快乐就是幸福,那么这种人很浅薄;如果我说只有有成就才会幸福,那么这种人很苦恼;幸福的真谛是做你自己。家里温暖稳定。你觉得在外面受点苦也无所谓,因为回家了,自然就放松了。现在不是了。现在夫妻两个下班都背着苦恼和痛苦的包袱,回家都准备发泄。那两个人甚至立刻从屋顶上跳了下来。你要从现实中明白,夫妻之间的一切都是用陪伴、互相尊重、包容、理解的心情来解决的。我们中国非常重视面相和八字。想了解一个人,往往先看他的长相,再拿他的八字批一批。其实这些方法都不一定准确。了解一个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实际测试。在一个群体中,有观点是好的,但故意看你们斗个你死我活,自己人之间斗,是高度危险的。同事之间会互相伤害,最后老板也会倒霉。——《曾仕强论三国之智:官渡之战》
小报告在任何一个组织里受欢迎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它的领导非常喜欢听小报告。只要这个领导不爱听小报告,就不会有小报告。——《曾仕强论三国之智:官渡之战》用劝阻来劝阻人,用没意见来表达意见。这是中国人高超的沟通艺术。一个人说话的时候,让别人听是最有效的沟通。——《论三国智慧:说话的艺术》在我们的传统观念里,爸爸是在骂孩子,爸爸是在督促孩子。现在爸爸不骂孩子,不督促孩子,就不是他的责任。如果你自己不教你的孩子,谁会关心你的孩子?如果你不骂,别说别人,他在社会上长大了必然不会被骂。父亲不骂孩子,就是放弃责任。中国人相信天堂,事实上,他们相信自然法则。我们的迷信是什么?你相信上帝的迷信吗?其实上帝就是天,天就是自然规律。自然有规律。如果我们不相信自然规律,我们还能相信什么?但是什么是天,什么是自然法则?古人根本说不清楚,就造了很多“神”来帮他们解释。我们称之为“上帝”,如果我们能理解困难的真理。鬼神都是中国人想象出来的。所以,如果一个人把自然规律讲清楚了,我们会说:你是真神;如果很乱,我们也会说,你有什么想法?一个人没钱的时候不会想太多,心里也很踏实。反而有了钱之后,担心这个,怀疑那个,心里不踏实。所以最好说,钱刚好够用,越多越麻烦,这是很多人在追求财富的时候从来没有想过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不要羡慕别人,要安于自己的环境,要在自己的环境中为自己奋斗,才有人生的美好未来。
《论三国智慧》我们相信一句话:人心都是肉的。没有人是完全没有良心的,一个人要彻底去除良心是很难的,除非他自己骗自己。孔子说“不自欺”,就是不自欺。一个人欺骗自己是最可怕的,会让自己感到不安。一个人自欺欺人才是最可怕的。——《曾仕强论三国智慧》我们提供一个选择的标准,叫做“形势比别人好”。一个人能不能做到是一回事。只有在同样的情况下,才能得出谁强谁弱的结论。但是很少有双方情况完全一样的,所以你的情况好,我强也没用;我的情况好,主动权自然在我这边。我们常常觉得自己有时候好像被对方牵着鼻子走,这是形势使然。一个人什么都信,很可怕;但如果你什么都不能相信,那就可悲了。吕布的命运是谁造成的?为什么?一句话,很清楚:一切都是自己造成的!没什么好抱怨的。我们必须清楚,万事皆有本。那是什么书?《大学》里有一句话:从田字到庶人,都是以修身为本。良心是根本。所以我们不用要求孩子小的时候就考第一。读书好和以后的发展关系不大,因为孩子还小,需要积累。什么是盛世?繁华就是在几年内侵蚀你几百年的福报。哪个朝代不是这样?哪个国家不是这样的?看看美国就知道了。美国是一个把所有积蓄都花在手上的总统,然后下面的人再努力也做不到。事实上,唱“功”和“德颂”的皇帝,几年就把祖上攒下的资源都花光了。他们中有多少人接近人民?人生的价值一方面是物质的,一方面是人文的。我觉得现在我们已经渐渐觉得物质的东西其实很容易满足。我说物质上的东西容易满足,是指物质需求不能过度,一旦过度就没办法满足。不满足,永远不满足。一个领导,最好是用眉毛,而不是嘴巴。我们看到天空经常阴阳变化,风云变色,就是为了给人看脸。但是说中国人善于伪装是错误的。领导要用脸暗示干部,而不是给干部露脸,这就有点矮了。给干部露脸,干部会反感:你装什么脸?明天我就不为你工作了!自古以来,中国人就知道良好的政治秩序是经济、社会和教育的根本基础。近百年来,西方理论一直强调“经济”要与“政治”分离,道德影响不如法律有效。但是,我们清楚地知道,中国人民有自己悠久的做法,他们可以在现代化的浪潮中走出一条独特的道路。——《大学之道》
说实话,人是会看对错的,如果有一只看不见的手,那就叫命运——越看越看。没有理由,越看越不对。所以大部分选择接-班的人都会选择和自己有缘的人,也就是看眼神。因为天赋是没有客观标准的。我们现在太相信量化和客观标准,但事实上那并不存在。——《为官之道》什么是法家?它有三个主要项目,一个是立法,一个是司法,一个是执法。那什么是儒家思想?很简单,当你立法、执法和执法时,你必须仁慈。就成了儒家。为什么我们现在觉得佛法很可怕很恶心?法律让人觉得可怕,是因为在立法、司法、执法中不按良心办事。——《为官之道》当官的有当官的责任,老百姓有做老百姓的责任,否则就是不友好。官是贪官,民是刁民。你在亲什么?只有官好,民好,才能真正亲民。这是有道理的,和谐的点会慢慢出来的。——《为官之道》现在有些所谓的教育专家说教育要现代化,所以父母要和孩子做朋友。不知道他们在忽悠谁。儿子要尽儿子的责任,儿子的责任就是不要在外面为难父母。现在都没了。我学会了所有无用的东西,失去了所有根本的东西。在我们的传统观念里,爸爸是在骂孩子,爸爸是在督促孩子。现在如果爸爸不骂孩子,不督促孩子,那不是他的责任。如果你自己不教你的孩子,谁会关心你的孩子?如果你不骂,别说别人,他在社会上长大了必然不会被骂。父亲不骂孩子,就是放弃责任。“止于最佳”并不意味着找到最佳,然后停留在那里。那是不可能的。停就是停,在最好的地方坚持,不要让它改变。止于至善是此时此地最合理的寻找方式。时间一过,就变了,又变了。如果不变,那就根本活不下去。——《为官之道》很多企业,老板不上课不学习,干部上课学习。结果回来的时候,干部对老板说的话有不同的看法,他有一些比老板更新的想法。这个老板该怎么办?一个人为什么要学习?因为只要你三天不学习,你的语言就会很枯燥,你一直说那么多话,人家会讨厌的。你总是说同样的话,脸上的表情没有变化。这是令人憎恶的。有些人的脸很恶心,听他说话就觉得没意思。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不学习。——第二集《为官之道》我们要清楚的明白,一个人有能力,就是你有能力让别人接受你,欢迎你,认同你。这很难。一个年轻人只要觉得自己有能力,有挫败感,就是无能。这是很清楚的事情。——《为官之道》
中国人讲新,就要把旧和新结合起来,这叫承旧开新。这没有错。他们只要谈新,最后都会很惨。我们现在总是在说创新,每次听到创新这个词我都会不寒而栗,因为出现了三个问题:第一,我们会认为新的是好的,旧的是坏的;第二,一味追求新,就会喜新厌旧。第三,盲目求新,最后没有基础。不管做什么都会有人有意见。所以我说:道可为,道不可为,道为常。你说好,马上就有人说不好。你这么说很好,然后就会有人说不好。这很正常。否则,什么是正常?易经里有一句话叫“不要正典”,佛经里也叫“不要执着”。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只有改变才是合适的。但是灵活常常被误解。我年轻的时候是中学校长。我有一个深思熟虑的计划。不管怎样,上面发生了一些事情。我必须先知道。我会害怕谁?但现在不同了。现在下面都知道了,官方还不知道。为什么?因为官员忙,人家把文件放你桌上,你没时间看。当你无法掌控信息的时候,当你不确定一切都是先知的时候,你的态度就会发生变化。如果皇帝赏罚分明,最后被反派包围,因为每次反派表现最好,一入朝反派就被提拔,最后就像水浒传里描述的那样,皇帝很清楚坏人只有几个,却又无可奈何。我们能做什么?只好委屈宋江这些忠心耿耿的人了。奖惩分明在我们听起来很自然,但其实这种想法有点浅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