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的种类(二)——气功的起源(转载)

动词 (verb的缩写)从气功的起源

这是根据气功的起源和演变来分的。具体可分为儒、道、佛、医、武气功、民间气功六大类。其实从最根本的渊源来说,有儒释道。

(1)儒家功德:人们认为儒家是搞学问、搞社会科学、搞国家治理的,但一般不认为儒家有气功。这不是现在唯一说的。从唐代开始,儒家只是传播知识,讲五经四书(当时还不叫五经四书)等儒家著作,而不是传授如何学习。其实儒家有修身养性的根本大道和方法,这就是气功本身的内容。所以儒家功夫也叫修身或治学。现在搞气功的人都讲“中和之气”,但什么是“中和之气”,儒家讲得很清楚。什么是“中和”?(不是化学中和)儒家的“中和”二字,指的是“中和”和“和”两个字的总和。“中”的意思是“情志不发”,即情志的情志不发,心中无情志。这种精神状态所导致的体内气的状态称为“中”。“中国”不是指不偏不倚,而是什么都没有,没有情绪,安静。“和”是指情绪不是由外界刺激引起的,而是当你受到外界事物的刺激时,你要对事物做出反应,所以不是那么安静。你要在反应的过程中表现出“和谐”。什么样的反应状态叫做“和谐”?《中庸》说“中节即和”,你发出来的思想正好适合外在的东西,客观上和主观上是对应的。用现在的话来说,叫真唯物主义反映论。它看起来像什么,你反射它,就像一面镜子。外面的一个东西拍下来,就跟它一样,这叫“和”。如果把静的状态和处理事物的状态结合起来,就叫“中和”“中和”就是自然,就是事物的本来面目。安静的时候,承受不起任何情绪。是本来的样子,是正常的规律。当你与外界事物互动时,你自身的主观性和外界的客观性必须结合得非常好,你头脑中的反映是由外界事物的客观存在引起的。打个比喻,有五样东西,你只是反映了五样,这是客观反映。你对五分之六的反应,有一分不是客观的,是主观的,这是不对的。有五个你反映四个,你主观上排除一个,这也是不对的,不是它应该有的状态。所以“中”和“和”都属于事物的自然状态。这是儒家气功最根本的道理和指导思想。它要求自然,又不像其他气功功法,让你在日常生活、工作、人际交往中保持“中立”,所以儒家气功是最难练的。儒家说的很多东西是让你去实践的,而不仅仅是学习的。孝、孝、忠、信、礼、义、廉、耻,都属于气功。现在在我们的智能工作中,把儒家工作的这些原理作为处理日常生活、陶冶性情、修身养性的内容,这也是气功生活的内容。儒家讲特训方法吗?孟子讲培养“浩然之气”,“不忘不扶”。气功,只要在日常生活中练习,恰到好处,保持自然状态,以培养“浩然之气”和“不忘助人”为指导思想,就属于儒家思想。孟子还讲了“揠苗助长”的故事,意思是说,修身养性,要顺其自然,不要推波助澜,“不忘自己的心,不要助长他人”。《大学》中有八个纲领,分别是“修身、治国、平天下”。其实就是让你在日常生活中更好的练习,保持“中性氛围”。

(2)道学:从历史渊源上看,道与道并不相同。道教在春秋战国时期非常兴盛。道教是东汉以后根据道家学说和神仙学说创立的。道教是道教的变种。其实道教气功是包含在我们道教工作中的。现在气功只要练精、练气、练神,都属于道学。聚精会神,炼气,炼神,炼神不离神,这些都应该属于道学。目前,中国大多数气功属于道教。道家功是土生土长的功夫。春秋战国时期,对精、气、神的强调都是分开讨论的。性灵说是从战国末期到秦汉时期提出的。这是因为道教是逐渐发展起来的,而这种发展与医疗气功有关,在讲医疗气功时要提到这一点。道教流派众多,演变过程非常复杂。一般道家的本事就是练精、练气、练神。道家做事有不同的方法,从精开始,从气开始,从神开始。在不同的时间,他们练习不同的事情。但无论道家属于哪一派,都强调精、气、神。道教有两个流派:全真派和正义派。正统派属于画派,掐派,念佛派。其实也是需要练元气的,只练捏和念咒是不行的。道藏写了很多正统的法术和咒语,也是精、气、神在起作用。清教徒也修行精、气、灵。道家功法最常见的是周天功、呼吸、呼吸。

(3)佛教:佛教由印度传入中国。佛教不叫修行,叫“修心”。修行,强调的是修炼和修行,基本是佛教。“性”,又称“真”,是指人体的生命功能或一个生命体的生命功能的总和,是一个生命中最根本的东西。最早的佛教著作是禅修,其中包括佛禅(中国的创始人禅宗在中国出生和长大)。佛禅是佛留下来修行禅的一种方法,基本上就是让你在头脑中得到一个印象或者一个概念,用这个印象和概念在头脑中修行。比如你修习禅宗,在你面前放一个东西,让你看一看。看完之后闭上眼睛想想那个形状,通过意识去练习。从精神出发,从有形到无形,这就是佛教的工作。无论你以后从事禅修还是禅宗,都离不开这个最根本的理念。我在之前的讲座中并没有这样总结。这个讲座将告诉你儒释道的基本特征。道教的“禅定”应该属于佛教的变异,现在佛教也变了。真正修行佛教的人很多都是从密宗出来的,真正把佛教的功夫当成气功,也是近几年的事情。以前佛教不叫“功”,因为佛教说“人”的身体是无用的,是负担。练完了就扔掉,就需要那种精神,练完了就拿精神去工作。它相信精神是不朽的,不死的。

一般来说,儒释道三教来源不同,修炼方法也不同。佛教讲修行“性”,其实就是修行精神,儒家修行精神,道家修行精神(其实是从修行本质出发)。这三个流派各占一个方面:精、气、神。没有不从本质出发的道家著作,佛教著作从精神出发,儒家著作从气(不是人体的气)出发。但是,这些武术千百年来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你吸收了我的,我也从彼此身上吸收了你的。到了宋朝的时候,武术和技术就更多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金元以后更加明显。比如创立道教全真派的王重阳,他讲的是三教合一,《金瓶梅正宗》是儒释道三教合一。儒家从宋宋明理学中接受了佛道的部分观点。只有佛教比较固执,不接受别人。它反对道教,说家人是“恋尸鬼”,说家人怕死,总想保存尸体。但他们在修炼方法上偷换了一些道家的东西,比如唐朝的智一大师,他就拿了道家的“六字诀”,佛教也有六字诀。“止观”的“止”是守腹,也是道家的东西。同时,佛教徒也认同儒家的行善天下、行善积德的思想。所以儒释道都是以自己为主不同程度的吸收别人的东西。明清以后,除了宗教教义是独立的,现实杂技的内容是混杂的,你根本分不清哪个是哪个。这次谈话的主要目的是让你了解现在的功法,很难说是哪一种。以后你看经典书,说是佛教著作,但也有道家和儒家,说是道家著作,也有佛家和儒家。

(4)医疗气功:中医气功是早期道教气功的一个分支。春秋战国时期,学自然科学的属于道家,学社会科学的属于儒家和法家。医学是自然科学的一部分,应该是道学的一个分支。其训练方法与道教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更强调人体内的经络。道教的发展和医学的成就相辅相成。随着中医的发展,道教气功理论也向前迈进了一步。以前道家学说说教,后来又讲精气,称为“气论”。中医精气神观确立时,道家修炼精气神,贾岛功与中医气功在很多地方是相通的。一般来说,后世的经络周天公,其实是属于大夫的工作,但道家也是练经络的,应该是受了大夫气功的影响。

(5)武术气功:金元以后武术气功占据了一席之地。武术气功起来以后,丰富了气功的内容(气功发展史后面会详细讨论)。因为气功的发展历史,经历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古典气功没有宗教。唐宋以后进入宗教气功,然后气功否定宗教。武术气功第一个否定,医疗气功不否定宗教。武术气功更强调形体训练,重在把精气神集中在身体上,强化身体各部位的功能。武术气功对普通人是有用的,练了以后身体会更好更踏实,因为武术气功是要打的,无论男女,江湖,国家,身体不好就不行。武术气功把精气神集中在形体上,强化形体的功能,力量更强,反应速度更快。道教气功把精神和身体集中在气上,佛教气功把精气集中在神上。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着力点和不同的目的。现在很多练武的人,不练气功,就练那个架子。其实真正的武术气功对现在的人还是很有用的。我觉得气功的发展应该沿着这条路走,越走越实用。武术气功很实用,但过去是用来格斗的,不实用。现在让我们把武术气功转过来,去掉杀人的方法,不是为了打架,而是为了健身。整个气功发展过程已经到了武术气功的阶段,比过去进步了一步。现在我们在武术气功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要让人“活”,而不是“死”。

另外,民间气功是儒释道的气功,走向民间,不系统。民间气功不应该归为一类,它只是一种存在形式。

六个。从杂技对人体的作用

这种分类方法是根据练气功后的好处和作用。分类方法和名词都是我们整理的,有实用价值。我们把它分成四类。

(1)曲病功:或健身曲病功。练这种气功,对治病的作用比较突出,其他方面就没那么突出了。我们称这种作品为曲屏宫。按道理,任何一种气功都应该有治疗疾病的功能,但有些运动突出了治疗疾病,比如放松和锻炼。当然,消除疾病的练习有很多种,结合不同的疾病有不同的练习和指导方法。例如,晁的《论疾病的原因和症状》包含了100多种指导方法,不同的疾病有不同的做法。也叫“祛病功”,完全针对疾病进行练习,在《手氏保元》中也有治愈力。清代金申敖著《犀烛杂病》,列明各病后的导法、练法。明代也有一本书《释姚远》,里面没有讲具体的练法,也讲了曲病功。练功的具体方法,在上面提到的两本书里最为突出,分别是《病因论》和《杂病源流》中的犀牛烛。这种功法,这种功门,都叫祛病功。如果有人说,我只想治病,不想做其他任何事情,那么我可以在郭林练习新的气功疗法。前几年很多患者都练过,很快就好了。对于患者来说,祛病技能是一个好技能。

(2)力量:如果练气功的首要作用是治病,那么在病治好之后,就要把人的身心健康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使人变得更强。健身主要是指身体。当然,身体强大了之后,精神也会强大,但是心理健康和提高精神层次不能划等号。一般来说,武术气功大多属于强功,硬气功也属于强功。练武术气功厉害,厉害到什么程度?一般能举起几千公斤重的东西。比如山东的刘院明(以前在这里做家教,现在去了加拿大,练智能技能头发变白,后来练特异功能)。他从十二岁开始练少林功夫,后来又练太极功夫和硬气功,能举起八百公斤重的罐子(里面装着铁砂),走十多步。

河南豹斗士何老汉,河南省政协委员。他已经79岁了。他以前练过武术,功夫不错。他一生杀过7只老虎,300多只豹子,都是活的。那是什么力量!前年我去河南孟县讲学,在开县会议上偶然遇见他。我在孟县召开的智能工作班三千人大会上说,听说你们县有个打豹子的老英雄,我想向他学习。无论我们在哪里聪明,我们都应该谦虚。我说这话的时候,有人告诉他。会后,他来到我的住处,说:“我是老豹子战士。你说要向我学习。我真的很想向你学习。你是气功大师。你当着几千人的面说要跟我学,我就跟你学。”然后和他聊了七个多小时。他谈到年轻时学习和练习功夫。我说:“怎么拍豹子?”他说豹子来了就跳,跳,咬,我就把手按在上面。我又问:“听说还能把豹子装进包里?”他说:“这是一个诡计。用手按住豹子脖子里的动脉,它的大脑就会缺血,昏迷不醒,一动不动。把前腿放在背上让脑袋往口袋里钻,把后腿放进包里,绑好,背走。”他打中的300多只豹子,只有一只被打死,是体重180多斤的豹子之王(一般豹子130斤左右)。你是怎么杀死豹子的?那一次,我抓到了这只豹子,正把它放进笼子里。周围的人看到一只那么大的豹子就喊:“豹王,不要咬……”刚一转身放弃,豹王“尖叫”一声冲出笼子。老头在后面追,他能追上豹子。一般他在七里之内追上,狼在一里之内追上。他跑得太快了。在一个悬崖上,豹子跳了下去。豹子不见了,他也跟着跳了下去。这真的是豹子王,真的很精细!悬崖下有个洞,它钻进去了。老人跑到这里,就扑上来用牙咬。老人一转身,一巴掌就打死了。老人头皮被咬,留下了疤痕。如果他稍微慢一点,他的头就会开花,但是他转身一掌打死了豹子。当他回去剖开豹子时,发现它的心、肺、肺都碎了。这位老人还活着。这说明练强技可以使人强壮,精力充沛,跑得快。

前面提到的刘院明老师告诉了我他去加拿大时的实习情况。他们练武术气功是为了跑得快,所以腿上绑着沙袋,穿着铁沙背心,一天到晚都是穿着带着,天冷天热都脱不下来。十天半月加上四两(背心前面一两,后面一两,每条腿一两),一年350天,也就是30多四两。五到十年后,当所有的沙袋都移走后,人就能飞了。这个强功就是武术气功,很有意义。另外,在60年代,我认识了一个修行蟾灵的人,和小说里说的不一样,就是修行蟾灵。他是平行站立,慢慢训练大腿站平,然后后仰伸直,形成两个直角。只要他这样站下来,他的功夫就全了。可以跳上三四层楼。三心并立的做法也是非常简单的强化方法。关键看你能不能站得很低。最好靠墙站,脱鞋,脚尖触墙,大腿放平,身体后仰,慢慢离开墙一拳宽,两拳宽,三拳宽,功夫就起来了。功夫就是这么练的。

(3)周天功:练完这种技能,身体的气脉就可以在周日通过了。星期天不是说绕着天转。古人通过观察天象把北斗七星斗柄称为周日。认为人和自然是一样的,人体也是天空一样的小世界。气血在人体内按照一定的经络或路线周转,称为周天。有些练习在这方面效果明显,所以叫周天公。周天公是道姑公的根本内容,道姑公多为周天公。道姑宫以前是大礼拜天,小礼拜天。练完周日,接下来就是炼丹,展现特异功能。古人把周日功夫练到这样的水平。现在气功里流行的很多武功都是周天公的演变。人们往往把周天功视为中国正宗的传统气功,但实际上,周天功只是中国传统气功之一。练周天公就比较复杂了,一层一层的。周天公有三种:子午周日、丹道周日、心性周日。正宗的道学功一般是练丹道和周天,医生气功和武堂宗气功是练经络和周天,有些武术气功是练意念和周天。这三种周天公都有不同程度的“打通”难度。丹道功是周日最难练的。现在练丹道功的人不多了。一般练小天宫,就要练性功能。我在全国跑了快二十年了,只见过三个人练丹道,周日结婚。周日练经络比较容易。一般来说,练经络需要100天左右。想法周日想一想就能很快理解。想法最好周日通过,小组练习几分钟就能通过;周日打通经络需要几个月;童丹路的星期天需要多少年?一般经络在周日通过身体就不会生病,但是心神在周日通过就不行了,病还是会闹。三个星期天的内容不一样,传播程度不一样,效果也不一样。我们从事智能工作的人必须了解所有的真理。我们应该对周天工有这样一个全面的认识。具体怎么练,后面会讲到每个具体的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