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先生与秦汉史的起源

钱穆先生是20世纪中国的一位学术大师,被学术界誉为“一代宗师”。历史学家顾颉刚称赞钱穆是国史领域的第一人。同为大史学家的严耕望先生,与吕思勉、陈垣、陈寅恪、钱穆并称“近代四大史学家”,说钱穆先生是中国最后一位“纯儒家”。比如钱穆先生在北大教历史的时候,就破了一个记录。以前北大讲中国通史课,都是几个人合作,每个人只讲一个朝代或者几个朝代,而钱穆是一个人讲整个中国通史。更难能可贵的是,在谈到每个朝代的时候,他都是先咨询那个时代的人的意见,然后再做评论。钱穆虽然是在说历史,但却能回答当下人们关心的国家前途问题。据说就连大学里的教授、系主任也经常站在教室外面偷听钱穆讲课。

钱穆在研究历史时,坚持以学术思想为核心的文化史观。他认为影响历史发展最关键的因素既不是经济也不是政治,而是文化。钱穆认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运行背后有一种理念,这种理念是超越政治权力的,不仅不受政治的约束,而且往往承担着指导政治的责任。再者,意识形态、学术与政治之间存在这样一种关系:学术意识形态领导政治,政府由学术组成,政治改革必须有学术背景。

《秦汉史》是钱穆文化史观的代表作之一。是从秦统一到王莽的新政。整个东汉历史没有涉及,只能算是“半部”秦汉史。这本书的原著是1931北京大学历史系钱穆讲座讲义。当时课程教了一年,讲义还没发完。后来钱穆把讲义弄丢了,20年后再看到它在别人手里的时候,它是世界上唯一的孤儿。钱穆先生深受感动,深感悲痛,遂刊出作为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