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选择题和高中历史排序分析~多发几个问题~
举例:(2006年广东文学综合卷)口号通常是对某些政治理念的高度概括。符合这些口号提出的时间顺序的选项有:①助清灭洋;②向外国人学习,控制他们;③先定居异国;④对外争权夺利,对内惩办国贼。
A.①②④③ B.①②③④ C.②①④③ D.②①③④
例题分析:根据上述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可以选出正确答案C。在解决这类问题时,如果记不清某个事件发生的时间,也可以通过首尾判断找出最早和最晚的选项,这样就可以排除错题,选择正确答案。
示例1。下列关于隋唐的史实,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①李春设计并建造了赵州桥②火药开始在军队中使用③开创了武术和宫廷考试④编辑了《唐本草》。
A.①④③②
B.③①②④
C.④②①③
D.②①③④
例2。下列关于中日关系的史实,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①基本消灭了东南沿海的海盗②“奴隶国向国家纳贡...光武给它加封“③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④日军在旅顺进行大屠杀⑤日军发动豫湘桂战役。
A.②③①④⑤
B.①③⑤②④
C.④⑤③①②
D.②①④⑤③
例3。下列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史实,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莫斯科保卫战开始了;(2)太平洋战争的爆发;(3)签署联合国宣言;(4)开辟欧洲第二战场;(5)德国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A.①③⑤②④
B.①②③④⑤
C.④③①②⑤
D.③④⑤②①
解法解析这类试题最传统、最常见的解法是先写出历史事实的重大事件出现的时间,然后做出判断。它的特点是稳但是耗时多,严重影响解题速度,不值得带。最有效的解决方法有三种,分别是“开始判断”、“结束判断”和“开始和结束判断”。这种方法的特点是解题速度快,效率高,回答准确。诸如
例1参考答案a .常规的解决方法是先写下大事发生的朝代或皇帝,再做判断。如①、②、③、④分别出现在隋朝、晚唐、武则天、唐高宗年间,由此得出它们排列的顺序为143②。但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最佳方案是“初始判断法”。只要判断①出现在最早的时候,就可以排除其他三个答案,很快就可以得出正确答案。
例2参考答案d .常规做法是先写出与中日关系有关的重大事件发生的时间,如①明末(即1565),②东汉光武帝时期,③1972,④甲午战争辽东战役,⑤抗日战争后期(即1942那么顺序就是214533。但这个问题最好的解决方法是“最后判断法”,只要找出最后一个重大事件,比如这五个重大事件中,③是最后一个重大事件,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答案D符合,就得到正确答案,其他三个答案就不用考虑了。
例3参考答案b,常规解法是写下二战五大事件发生的时间,分别为1234⑤+09410年10月、19410年12月、1942年10月。所以得出正确排列的顺序是1234⑤。但是,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方法是“首尾判断法”,只要找出最早和最后两个大事件,比如①最早出现,⑤最后出现,只有一个答案B满足这个条件,其余答案都可以排除。
一、填充类型选择
填充型选择题不同于大多数完全陈述型选择题,其句式在表达上是不完整的。由于其答题方向不明确,给考试带来难度,同时增加了考查范围和备选方案中相似易混淆的知识点形成干扰项的可能性。
例:(2006年《全国文献集》第一卷)十月革命的胜利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产生了巨大影响。
A.找到了改造中国的新的革命道路。
b提出只有民主和科学才能使中国富强的观点。
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认识到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法宝。
例题分析:此题可采用直接选法求解,答案可初步判断为A,再用排除法验证,排除B、C、D,从而选出正确答案。回答这类问题时,一定要仔细考察问题的含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答案、限定词)。考生必须对题干中的历史事件或历史概念有全面的了解,并结合选项中涉及的其他知识点,将明显不符合题意的选项逐一排除。
第二,排序选择
排序选择是高考中难度较小的题型,要求题干中所列内容(时间顺序、空间方位和主次大小等。)根据题意的需要重新排列。其目的是测试考生对时空、历史等概念的掌握程度。
举例:(2006年广东文学综合卷)口号通常是对某些政治理念的高度概括。符合这些口号提出的时间顺序的选项有:①助清灭洋;②向外国人学习,控制他们;③先定居异国;④对外争权夺利,对内惩办国贼。
A.①②④③ B.①②③④ C.②①④③ D.②①③④
例题分析:根据上述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可以选出正确答案C。在解决这类问题时,如果记不清某个事件发生的时间,也可以通过首尾判断找出最早和最晚的选项,这样就可以排除错题,选择正确答案。
三、组合选择
其实组合选择题是早些年选择题的变种。容量大,范围广,学生失分多是个问题。这类题干一般由三组或三组以上的历史事件或现象组成,用数字进行回答和编号。这些不同数字组成的备选项都是按照一定的关系(类似的事件或现象)进行分解组合的。
例:(2006年重庆文综卷)以下机构负责管理监督事务:①唐下省;②元代御史台;③明代的检察员司;④清代王之会。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例题分析:用排除法可以解决问题。在这道题中,唐朝门下省负责审查政令,可以排除包含①的选项;从清初保留大臣会议,削弱皇权,排除带④的选项,得出正确答案C。从所选项目的排列组合特征也可得知:其中有两个是错的,没有一个是管理监督事务的,排除后即可得出答案。解决这类问题时,可以确定一两个不符合题意的选项,排除包含这些选项的组合,得到正确答案,这样可以提高答题的准确率和速度。
四、选材
材料类选择题是学生考试中的难点,是迷你版材料分析题的“改头换面”。其特点是将新材料(文字、图表)引入题干,创造新的问题情景,然后设计替代方案。总的来说,题目的形式是材料,备选是对材料的判断和解释,这就要求考生具备最大限度地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的能力、分析总结的能力和知识迁移的能力。
例:(2006年广东史卷)天津临时政府委员会第299次会议纪要显示,该委员会支付给公共工程局的下列款项用于履行这一条约。这个条约是
拆除山海关炮台1万元
拆除大沽南炮台1000元
大沽北炮台拆迁3000元...
A.《南京条约》和《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例题分析:在解答材料题中的图表题时,要充分注意图表的时间范围和数据变化规律,排除与图表不一致的选项。此题采用新材料设计新题型,再次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认知能力。拆除北京至大沽口的堡垒,显然是《辛丑条约》的内容之一。所以答案是d .解决此类问题的基础是认真阅读材料,考察题型要求;其次,认真分析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结合教材内容和历史基础理论对选项进行分析,剔除明显与材料不符的选项,或正确但材料中没有体现的选项。
五、因果选择
因果选择题重点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中因果关系的描述和解释能力,以及对知识的调动和运用能力。通常它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由结果推断原因,其结构是:梗是结果,备选项是原因。其词干中出现的象征性词语有“主要原因”、“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主要目的”、“根本目的”。另一种形式是以理推断结果或影响,其结构是题目是因,备选是果。试题中经常出现的标志性词汇是“影响”和“结果”。
例:(2006年广东历史卷)1914-1920我国生产的植物油、面粉等工业品出口量大增,但同期进口量大减。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有
A.五四运动b .中国人民镇压日货的运动
C.第一次世界大战d .中国工人阶级的罢工斗争
例题分析:回答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考察问题的含义,然后放在中国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背景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中考虑,而不是机械地照搬内因和外因的原理,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中国的资本主义是在内外双重压迫下诞生的,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控制程度直接影响着中国私营企业的发展。一战期间,由于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快速发展的机会。因此,正确答案是c .在解决这类问题时,首先要准确区分相关概念的含义,然后准确把握题干与备选项之间的逻辑关系(因果关系)。
第六,负面选择
否定选择题也称逆向选择题,要求考生选择不符合历史事实和历史逻辑的选项。其特点是题干部分采用否定暗示或限制,并用“不”、“不包括”、“不对”、“无关”等词语标注。
例:(2006年北京文综卷)二战后,西亚国家的发展有其区域特点。以下说法不符合西亚的历史发展:
A.改善农业环境,实现粮食自给。
B.一些国家已经步入世界富裕国家的行列。
C.产油国的经济发展模式越来越接近。
D.倡议建立石油输出国组织,对抗西方垄断资本
例题分析:这类题最好的做法是排除法和直选法相结合,即根据自己对史实的认识和理解,排除不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的项,或者确定符合题意的项。本题中的b、C、D符合西亚的历史发展,故不符合题意;但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说西亚“实现了粮食自给”是错误的,所以正确答案是a。
七、比较选择
比较选择题是将两个以上的历史事件或现象放在一起,让考生通过分析比较总结出它们的相同点或不同点,以此来检验自己的分析比较能力。在考题形式上,分为类比和对比两种。前者比较同一性质的事件、人物、观点,主要考察其相似性,如比较中国古代改革的相似性;后者是比较不同事件、历史现象或同一历史现象在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空间的表现,主要考察这些历史事件在性质和影响上的差异。题干中常见的提示有“相似点”(* * *相似点,相似点)和“不同点”。学习历史教学
例:(2006年重庆卷)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改良派的根本目标有哪些* * *相似之处?
A.推翻封建专制统治b .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道路
C.政权由资产阶级控制d .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例题分析: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先排除d项,因为改革派和革命派的反帝要求不明确;A、C项与改革派无关,不属于同一点,也应排除在外,所以答案为b,解决这类题的关键是考察题目的比较点和要求,注意结合课本对备选方案逐一分析,然后选出正确答案。
八、概念选择
概念选择题主要考察考生对历史概念的准确理解和把握,即在题干中提出一个基本概念,然后让考生在一个选项中选择对这个概念的正确解释或说明。其词干中经常出现的标志性词语是“对是的准确理解”和“对是的正确含义”。
例:(2006年江苏历史卷)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说法是正确的。
A.西汉时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B.隋唐时期就有了用活字印刷的书籍。
唐朝时,发明了管状火器“火枪”。
指南针在宋代被广泛用于航海和交通。
实例分析:这个问题中,改进造纸术的是东汉的蔡伦。隋唐时期的印刷技术属于雕版印刷。管状火器“闪光枪”发明于南宋。a、B、C都不正确,所以正确答案是d .历史的概念是对历史事实的抽象概括。在解决这类问题时,要善于抓住历史概念的本质属性,同时要特别注意一些隐含的限制性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