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为什么要分裂江南行省?

在中国的地理区域中,江南是一个地域概念,一般指长江以南的地方,没有具体确切的地方。

说起江南,很多人会下意识的浮现?江南水乡?、?禹岩江南?、?鱼米之乡?可以说江南这个词在文人骚客中有一种朦胧空灵的美感,很多人也在向往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的生活意境。

鲜为人知的是,其实在清代,江南的地域划分是非常确切清晰的,并不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因为清初就有江南行省。

第一,江南省分裂的背后在于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打压。

清初江南省,明代原名南直隶,顺治二年设置,清代刚入关,大致包括今天的上海、江苏、安徽、江西婺源县、浙江嵊泗列岛等地。

江南省虽然在清朝刚入关的顺治二年成立,但并没有持续多久。顺治十八年,分为江苏省和安徽省,江南省成为历史。

那么清朝为什么要分裂江南行省呢?

说白了就是集权,防止地方尾巴大到不能倒。

其实纵观中国历史,从秦始皇统一六国,成为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开始,历代皇帝都在一步步走中央集权的道路,要防备藩王、后宫、权臣、外戚、宦官以及下面的叛乱。

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也是中央集权的一个重要方向。地方势力过大,容易形成大到不能倒甚至颠覆中央的东西,比如唐朝的藩镇。

我们来看看清代的江南省。清初,其一省占全国三分之一的税收,是全国最重要的税赋之地。在科举考试中,江南省的上榜人数也占了当时全国的近一半。

这么重要的地方,如果被别有用心的人控制,无异于清朝的钱袋被捏了。前明的朋党之祸,当时刚入关的清朝并没有忘记。朋党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很多时候,就是因为老乡的情谊,开始互相帮助,甚至结成帮派,最后结成朋党。

江南省占了全国科举榜将近一半的人。如果这些人因为老乡之谊而同舟共济,结成朋党,对清廷统治者来说当然不是好事。

所以,无论是经济上的考虑,还是政治上的考虑,防止亲信的再次出现,清朝自然选择了将江南行省一分为二,避免地方政府大而不倒,威胁中央朝廷的局面。

第二,元代行省制度的一次大革新,对清朝影响很大。

虽然没有明确的史料,但证明清朝借鉴了元朝的行省制度。而中央政府约束地方政府的方式,比如清朝,最早是从元朝开始的,所以清朝分裂江南行省的决定一定是受其影响很大。

事实上,元朝可以说是中国大一统王朝中被严重低估的一个朝代。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元朝的统治简单粗暴,但毕竟是一个统一的王朝,还是有其闪光点的。

就省制而言,元朝有一个很大的创新,就是改变了秦汉以来地方行政区域的划分?山川便利?常规上对传统的行政区域进行了拆分重组,形成了纵横交错的省份和北方控制南方的格局。

也就是说,元朝以前和秦汉以来,地方行政区划一般是根据山川自然界限或历史传统因素来确定的。

但元朝为了加强地方管理,防范地方势力,根据山川险要与朝廷作战,甚至自行分裂,所以打破了这个惯例,不顾自然地理界限和地方人文经济,人为造成了犬牙交错、南北分省的局面。

比如秦岭以南的汉中划归陕西省,让四川盆地的北大门大开。如果四川省有人想根据流域的风险来主导政权,那么他不仅要拿下四川,至少还要拿下陕西省控制的汉中。这样一来,试图主宰政权的难度系数大大加强。

武陵地区纵向分割,江西、广东并入江西省,湖南、湖北、广西并入湖广省,行署分别设在南昌、武昌,形成北控南的局面。武陵地区山水相隔的便利因为这样的行政区划而耗尽。

元朝的行省行政区划,使行省失去了支配割据、防范风险的地缘优势,中央自然加深了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不考虑其他方面,元朝的这一伟大创举是相当辉煌的,可以说影响了后世几百年。

清朝初年江南行省分为两省,不得不说也有元朝分省制影响的因素。毕竟都是为了加强地方控制和中央集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