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官窑制砖技术的起源与发展
苏州有着悠久的砖瓦制造历史。苏州土城建于战国时期,少数城门和水关已用砖石和木材建成。公元922年(五代梁隆德二年),岳在钱时,苏州的城墙都是砖砌的。据史书记载,建于钱的砖城高二十四尺,厚二十五尺,规模十分宏大,气势壮观。唐代苏州的砖瓦非常发达,在城乡民居建筑中广泛使用。明代苏州的工商业极为繁荣,砖瓦制造业也十分发达。当时的砖瓦业大多集中在北地墓一带。据光绪二年吴县衡山出土实物资料,公元535年(梁大同元年)地墓有砖窑,烧制仿铜雀5万只。
在明朝永乐年间,明朝的创始人朱迪迁都北京建造紫禁城。在苏州香山派工匠的推荐下,明故宫专门派官员到苏州土地墓(今陆慕)监督金砖的制作。由于鲁木镇的黄泥适宜制砖,且工艺精湛,烧制精良,技艺独特,所制金砖细腻坚硬,“敲得响,破得无孔”,所以永乐皇帝给鲁木砖窑以“御窑”的称号。
皇家窑砖被放置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天安门门和定陵,定陵是北京紫禁城的明十三陵之一。这些大方的砖上还标有明永乐、郑德、庆干隆的年号,以及“苏州巡抚”的字样。
官窑砖是中国烧结砖业的一朵奇葩。明清以来受到历代帝王的青睐,成为宫廷建筑的专用品。到明代嘉靖时,烧砖已进入鼎盛时期。清朝末年后,由于连年战乱,金砖的生产断断续续,销声匿迹。但长期以来,余姚村烧砖制瓦的传统代代相传。从1413御窑烧制金砖算起,已经过去了将近600年。
古代的金砖烧制工艺极其复杂,在明代著名的《天工开物》中有简要描述。上世纪80年代,在失传70多年后,苏州陆墓御窑开始抢救金砖烧制工艺时,主要依靠窑家祖辈口头流传下来的经验。经过多年的努力,这项传统工艺终于“复活”了。1990年,新烧制的砖在北京故宫维修中首次使用。
历经600年沧桑,古老的御窑如今再度繁荣。御窑生产的1万多块砖、砖及古建筑构件,不仅用于全国各地的古建筑修复和仿古建筑工程,还远销美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及我国港澳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