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影《夜袭》
类别类型
平台
年代2007
区域性大陆
导演安澜。
上演一出戏
主演王婷
何丹丹
刘天佐
徐洪浩
1937 10日军在平型关遭受重创后,改变了作战部署,突破了平型关至雁门关之间的晋绥军防线,随后沿同蒲路向太原猛攻而下。
八路军129师769团作为先遣部队,奉命插入敌后,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在苏朗口村周围的天空中,他们不时能看到日军飞机呼啸着掠过树枝,袭击我抗日军民。
八路军没有防空武器,看着日本飞机从头顶飞过,只能气得跺脚。团长陈锡联经常看着天上的飞机发呆。他查看了飞机飞行起落的规律,确定附近有敌方机场。
经过仔细侦察,证明陈锡联的猜测是对的。阳明堡有个日本机场,隔江十多里。
摧毁日本机场!一个大胆的决定从陈锡联嘴里冒了出来。但是飞机只在天上飞的时候见过。地面上是什么样的?机场有多大?据说飞机的外壳像铁一样坚硬。子弹能穿透它吗?有多少敌军在守卫机场?你有什么武器?你能一口吃掉它们吗?
打架?还是不打电话?陈锡联决定先摸摸情况。
于是,陈锡联决定亲自去现场侦察一下,看看敌人准备如何,仗能不能打。
果然,阳明堡东南旷野,一大群银白色的飞机整齐排列,在初升的太阳下散发着耀眼的光芒。
陈锡联兴奋地看着眼前的一切,激动地说:“太好了,这是一大块肥肉。吃一口就能香半年!”经过侦察,得知阳明堡机场是日军的一级机场。平时有24架轰炸机驻守。他们白天轰炸太原和忻口,晚上就停在这里。日军湘粤师团的一个联队大部分驻扎在阳明堡街,机场内通常只有一个小队警卫。
嚣张的日军在几个月内席卷了近半个中国。他们把阳明堡当成了自己的后方。他们万万没有想到,八路军竟然敢往他们肚子里钻,敢在他们屁股上插一刀。
陈锡联立即坚定了偷袭的决心。
打定主意,陈锡联立即作出了偷袭的具体部署。进攻机场的任务由三营完成,另外两个营负责破坏马县和阳明堡之间的道路和桥梁,阻击马县和阳明堡方向可能的增援。
为了用铁大衣对付飞机,陈团长把所有的迫击炮连和机枪连都拉了上来,提前在滹沱河东岸构筑阵地,必要时直接用炮弹轰炸飞机。
夜晚,阳光明媚,没有月亮,没有星星,天空一片漆黑。3营按照预定的偷袭路线偷偷渡过滹沱河,摸到了机场外围。
机场里一片死寂,值班的哨兵不在岗亭里。大概是敌人觉得中国的军队不堪一击,肯定不可能主动攻击他们,所以戒备特别放松。
三营官兵在营长赵大力的带领下,用铁剪刀剪开敌人的铁丝网,神不知鬼不觉地潜入机场。赵大力带10连到机场西北角,准备攻击敌警卫总部。110连直奔中央舰队。
11第二排的士兵第一次看到飞机。这些银色的大鸟整齐地排成三排停在机场里。没想到在天上看到它们有多大,现在却是庞然大物。士兵们正要冲上去,突然西北方向敌人惨叫一声,紧接着就是一连串清脆的枪声。原来,10连的行动被敌哨兵发现了。这时,双方几乎同时开火。
枪声响起,八路军的健儿们就欢呼着扑了上来,两个方向同时发起了攻击,一捆捆手榴弹扔进了闪亮的机身。突然,枪声、爆炸声、喊杀声混杂在一起。
我军开始全面进攻,炸毁带着铝皮飞来飞去的飞机,弄得残缺不全。几架满载汽油的飞机燃起熊熊大火,夜被几十尺高的火焰冲得通红,一举将4架飞机和100多鬼子送上了西天。战斗中,赵大力等4人壮烈牺牲。
从此,夜袭阳明堡机场的胜利像飓风一样吹遍了整个前线,极大地鼓舞了中华民族的抗战。
导演的解释
1937年7月,中国人民全民族抗战爆发,10年10月,忻口战役打响。八路军129师769团奉命北上敌后,牵制、阻击忻口日军。途中偶然发现山西代县日本“阳明堡”机场。23岁的陈锡联率领的769团果断出击,摧毁了机场和全部24架飞机。769团三营营长赵松德手下30多名战士壮烈牺牲。这是史料中唯一的记载。如何把这段历史搬上银幕,拍出好看的电影?把这部电影作为“共和国名人”系列的一部分,写一写陈锡联和他的团队。
如何写好陈锡联的故事,本着大事不虚,小事不武断的原则。大事非虚,即陈锡联率769团拿下“阳明堡”,炸毁日军飞机24架。这是历史事实,不能空洞。这是基础。至于怎么打,我们无法克制。这是我们的创意空间。
在这个空间里,将陈锡联塑造得不违背陈锡联的性格。论写历史(事件)与写人的关系,要从写人入手,以人带物,为人服务。在这个前提下,我们要对历史和事件有一个详细的了解,并在二者之间做出选择。
为了放手,除了陈锡联的本名,其他角色虽然都有原型,但也都是有创意的角色:勇敢正直的三营营长赵大力;鬼精灵的侦察排长狐仙;单纯执着的侦察兵小刘;一招“少女”从懦弱到疯狂;勇敢机智打友情的小飞刀;美丽阳光痴情的国民党爱国女记者郭和一群活泼可敬更可爱的年轻人,是这场战争的见证者、见证者和受害者。
战争和人民绝不能是两张皮,要紧密结合。战争中的人,战壕里的人,战斗中的人,生与死的瞬间,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最后的渴望,他们在一瞬间最原始的心理和行为都展现出来,引起今天观众的共鸣。展示战争如何促进人的崛起,激发人的潜能,改变战争的结果。
写情怀在展现人民军队威武之师的背后是深深的人性化,即官兵之情,战友情:陈锡联和赵大力,狐仙;小飞刀和小刘;赵大力和钢头;狐仙和少女等。写男女之间的爱情,设计郭纯洁、美好、灿烂的异姓感情。
这位演员的表演需要强烈的时代感。虽然当时陈锡联是团长,但二十出头的小伙子正值战时,肢体动作和语速应该是轻快的。
充分发挥影片的视觉冲击力,拍好战争场面,在现有经济条件下设计好每一个画面,把震动推向极致:(1)用1: 1建造机场,用1: 1建造7架日式中岛97战斗机;(2)建1: 7机场,造24架日机,成立特技队;(3)与电脑公司建立立体动态制作团队。三者合二为一,保证了电影战争场景的规模性、真实性和震撼的视觉冲击力。
美术设计、景观设置、化妆、服装、道具等造型部门要还原到1937的时代,需要强烈的时代感。
我拍了《夜袭》,大力推出《共和国名人系列》。我最真诚的创作诉求,在于通过影视这一最具影响力的大众传媒,呼唤和传承久违的革命英雄主义、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使命。